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环保产业如何解决政策不当和市场失灵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07日09:15  中国环境报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环保产业一直被认为是“新兴朝阳”产业,近年来,尽管产业已初具规模,领域不断拓展、发展速度逐步加快,但一直未能实至名归,潜在市场与现实市场差异较大。客观地讲,环保产业为环境保护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撑,但产业技术装备水平仍处于“有”和“可用”的水平,环境服务业发育不良,综合供给能力和供给水平相对较低。总体而言,环保产业仍然对环境管理支持不足、保障不力,环保产业的发展与环境保护需求并未完全吻合、协调,对其的支撑引领作用不足,个别领域甚至出现技术产业瓶颈。环保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国家对其战略性、基础性的要求存在较大差异,有必要集中反思一下如何才能把这个产业培育好。

  一直以来,大家对环保产业的规模化、集中程度存在着较大争议,哪个阶段应该集中,“规模化”到什么程度才合适,业界一直有着很多争论。我认为,对这个问题要仔细甄别,不能认为环保产业的规模化是现阶段的一个必然选择,不能认为单纯依靠做大做强就能解决产业发展的问题。

  首先必须认识到,环保产业是一项非传统的经济产业门类,与国民经济39个行业纵向门类有着较明显的差异。作为一个横向体系,它主要是以环境保护为目的,以满足环境保护需求、与环境管理密切相关的政策驱动型产业。从这个角度看,环保产业本身的经济属性可能是第二位的,如果单纯用抓产业、抓经济的传统思路来促进环保产业发展,结果可能适得其反。

  其次,环保产业对环保工作的支持和引领作用是其最主要的目的,与此同时,环保产业的高渗透、高关联性,也决定了环保产业对其他行业的绿色改造作用巨大。

  作为一个特殊的产业,环保产业发展过程中最迫切、最关键的问题,是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在现阶段,要着重解决政策不当和市场失灵两方面的问题。

  在政策层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一是部门协调稍显不足,政出多门与政策缺位同时并存。二是现有的市场准入以资质等前端管理为主,以传统建筑设计和施工管理为核心的资质管理往往不能很好适应环保产业专、精、特、新、细的特点,对环保技术和工艺关注不够,后期动态管理明显不够。三是市场机制下政府推进环保产业发展的有效切入点和抓手尚不明确。按照单纯产业管理的思路推进环保产业又日益乏力。环保部门对环境的监管没有有效延伸到环保产业的监管,环境相关规划、政策要求留给产业酝酿准备的时间空间明显不足,环保产业还处于“被需求”的阶段。市场机制下“首台套”及其示范、推广、应用政策和模式尚未有效建立。四是针对性强、系统配套的扶持、引导政策不够,产业还处于自发性和松散型状态,环保产业政策基本靠“靠”,靠“要”,靠“套”。

  而环保产业市场失灵、准入制度形同虚设、低水平竞争等现象,也和缺乏有效、有力的市场监督直接相关。一方面,前置性、过程性的技术政策、设计规范、建设标准体系缺乏或者没有效力,另一方面,对环保产业市场的后期监管也是长期缺位或不到位的。

  总之,环保产业发展的重点问题在于“质”,而并非表面的“量”的问题。抓环保产业可以考虑两个思路。一是汰劣才能扶优。应当以环保设施建设市场为重点,建立“黑名单”制度,开展市场整顿。着力抓好环保技术产品、治污设施是否实质性满足、落实相关环境要求这一关键环节,淘汰与鼓励并重,逐步形成“国家规范、地方监督、行业自律”的多层次监管体系。二是抓小才能做大,必须把金字塔的底层做起来、做扎实,才能做好上层。

  针对环保产业发展现状,我建议应当建立8项制度,包括:环保规划、环保产业提前预告制度;环保产业抽样调查、定期统计制度;过程性的工业污染防治技术体系,包括技术政策、技术指南、技术导则、设计规范、建设标准等;完善环境监管制度的链条设计,把环境监管延伸到对环保产业的监管;加强后期监管,对治污设施进行后评估,建立公告退出机制;鼓励推动环保设施设计、建设、运营一体化;制定《环保工程设施建设招投标管理办法》;推行集成(综合)服务商制度等。(吴舜泽)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