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珠海拟到2040年建成宜居宜业宜游幸福之城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04日11:14  南方日报

  回答汪洋书记“三问”,确定未来30年目标

  南方日报讯(记者/王晖辉通讯员/朱宗) 珠海市委近日召开的六届八次全会回答了省委书记汪洋的“三道题”(认真总结过去30年珠海是怎么干的、干成了什么、有什么经验教训;今年珠海用什么样的实际行动迎接特区建立30周年;珠海今后30年怎么干)。全会提出,到2020年,建立特区40周年之际,基本建成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实现在珠三角地区人均首位、生态一流、文化繁荣、法治优良、社会公平的发展目标,成为广东发展新的增长极、科学发展的排头兵。到2040年,建立特区60周年之际,把珠海建设成为有国际影响力的生态城市、旅游城市、创新城市和港口城市,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之城,成为活力实力魅力兼备的理想之城,以生态文明新特区的面貌引领特区发展潮流。

  今年是珠海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30年来,珠海在几乎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实现了经济跨越式发展。GDP年均增长20.3%,2009年达1038.66亿元;人均GDP年均增长14.6%,2009年达6.99万元,突破1万美元,分别比1980年增长了210倍、51倍。在30年改革创新中,珠海开创了“科技重奖”先河,开办了全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香洲毛纺厂,兴办了全国第一家中外合作酒店———石景山旅游中心,创建了全国第一个跨境园区———珠澳跨境工业区,启动了全国第一个“一岛两制”新区———横琴新区,率先探索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之路,较好地发挥了特区“试验田”作用,为全国不断深化改革提供了新鲜经验和有益借鉴。

  珠海市委书记甘霖说,近年来,在总结特区发展成就和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珠海市明确了新一轮大发展的目标和思路,围绕建设生态文明新特区、争当科学发展示范市,顶得住传统发展模式的压力,抗得住一时快慢得失的干扰,守得住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底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008年以来,珠海坚持把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促进当前发展、夯实长远发展基础的战略抓手,滚动实施总投资3000多亿元的“十大重点建设工程”,其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近2000亿元。港珠澳大桥于2009年12月开工建设,广珠铁路于2008年4月全面复工并将在明年底建成通车,广珠城际轨道将于今年底建成通车,高栏港高速、珠海机场高速等将于两年内陆续建成,集装箱码头、煤码头、矿石码头等建设快速推进,拱北口岸改造全面启动。珠海以港口、机场、口岸为三大节点的集疏运体系进一步完善,珠江口西岸交通枢纽城市雏形初现。

  随着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珠海产业结构调整也取得了重大突破。2008年11月建立的航空产业园已成为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省市共建先进制造业基地,引进的中航通飞项目将在今年航展前生产第一架飞机。从2008年7月起实现港口经营开发、港口行政管理、港区建设发展一体联动,港口、港区开发步入快车道,一批重大项目相继落户,高栏港经济区正在打造世界级的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国家级的石油化工和清洁能源基地、区域性的港口物流中心。珠海市先进制造业将实现“上天入海”的突破。珠海最为人称道的生态建设也实现了与经济发展的双赢,城市绿化、污水处理、节能降耗等生态环境指标位居全省前列,被确定为“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生态城市建设又迈进了一大步。  珠海正顺利实现2008年“谋篇”、2009年“启动”、2010“升温”的发展预期。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珠海 宜居宜业 生态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