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公益时报:部分屡教不改企业成最大污染隐患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10日10:12  公益时报

  编者按:近来,持续而频繁的污染事故触动了公众的神经,也再一次将环保部门推向了风口浪尖。日前,本报组成调研小组,对发生污染事件的企业进行深入调查,发现有许多企业都曾经是环保部的重点检测对象,都曾经被环保部警示或提醒过,但是他们多数对环保部的提醒置若罔闻,以至于最后酿成大患。为提高公众对环保的关注,对那些“隐患企业”敲响警钟,本报特推出《环境隐患企业调查报告》,枚举了部分“屡教不改”企业。

  从紫金矿业的污染事故到松花江化工原料桶事件,从大连新港输油管道爆炸到冀东水泥粉尘噪音污染——近来,环境污染事件频繁发生,将企业的环境责任再次推到聚光灯下。

  近日,中国环保部发布环境监控数据显示,中国近1/4的地表水处于污染状态,甚至不能作为工业用水,只有不到一半的地表水可以饮用。

  难以遏制的数以万计的大、中、小型造纸厂、水泥厂、化工厂等企业的污水正直接排放至江河。而石化企业为方便污水排放临水而居,似乎更成了利益、政绩、税收和GDP诱惑下的常态选择。除了水体污染,工业生产中的土壤污染和大气污染等同样成为全民的诟病。

  每一次污染事故,都留下了实实在在的痕迹。

  而实际上,这些事故并非不可避免。早在2010年5月14日,我国11家上市公司已经被环保部点名,认为这些公司“存在较大环境风险”,其中就包括数月后成为舆论焦点的紫金矿业。

  据相关统计,截止2010年8月初,除了导致福建汀江和广东韩江的大面积污染的紫金矿业外,剩余10家公司公告共提及33项环境问题,表示已经完成或正在整改的只有14项,而公司却在照常运营。

  一边公开点名,一边我行我素。

  环保部门说了不算的尴尬局面,并没有因为组建“区域环保督察中心”、升格“环保总局”为“环保部”等系列加强中央对地方垂直监管的手段而有所改善。甚至一些企业在面对环保部门的整改意见书屡教不改,暗中叫板。

  “前科”累累 紫金矿业终铸大错

  前科“累累”、屡遭环保部门通报的紫金矿业因为污染泄漏事件再次陷入“环保风暴”。7月3日,紫金矿业位于福建省上杭县的紫金山铜矿湿法厂污水池发生渗漏,9100立方米污水漏入汀江,造成汀江流域局部污染,下游数百万斤鱼类死亡。令人错愕的是,紫金矿业直至7月12日才发布公告披露了这起环境污染重大事故,瞒报长达9天之久。

  在紫金矿业污染事件发生后的一个多月里,紫金矿业和公众玩起来捉迷藏。在紫金矿业就此次污染事件发布的公告中,“持续强降雨”被放在了显要位置,似乎“天灾”不可预料。然而,7月15日深夜,上杭县政府新闻发布会公布的事故原因则从“天灾”指向了“人祸”:此次事件是一起由于企业污水池防渗膜破裂导致污水大量渗漏后通过人为设置的非法通道溢流至汀江而引发的重大突发环境事件。

  媒体对于紫金山铜矿湿法厂选址质疑不断。为什么这样一个湿法厂建在了村庄的古河道上?当地的地质构造是否适合建厂?这样一个存在先天隐患的项目在建设初期,又是如何通过层层审核的呢?而在当地居民看来,紫金矿业污水泄漏已经是公开的秘密,甚至有当地人向媒体表示:“不是这一次才漏,一直在偷偷地漏,都好多年了”。

  事实上,紫金矿业作为一家大型集团企业,在全国多省市有厂,其污染环境的事件发生已非一次两次,发展壮大的过程一直没能摆脱污染恶名。2010年5月底,在国家环保部公布的《通报批评公司及其未按期完成整改的环保问题》通报的11家上市公司中,紫金矿业涉及问题企业数量位列首位,旗下多达7家企业未能按期完成整改环保问题(当中便包括紫金山铜矿)。

  2009年4月25日,紫金矿业位于河北张家口崇礼县的东坪旧矿尾矿库回水系统发生泄漏事故。2008年2月,紫金矿业因存在不良环境记录而成为首批“绿色证券”政策中10家未能通过或暂缓通过的企业之一,这一事件使得紫金矿业险些未能登陆A股市场。

  2006年底,位于贵州省贞丰县境内的紫金矿业贞丰水银洞金矿发生溃坝事故。尾矿库中约20万立方米含有剧毒氰化钾等成分的废渣废水溢出,下游两座水库受到污染。

  粉尘噪音污染达六年 冀东水泥拒搬迁

  过去6年内,冀东水泥扶余公司周边村民一直饱受噪音、飞灰、减产之苦,他们一直盼着水泥厂早日搬家。在2010年5月14日环保部发出的《关于上市公司环保核查后督查情况的通报》中,扶余公司和冀东水泥属下的其它5家公司一起榜上有名。在环保部的黑名单上,冀东水泥因涉及问题企业6家、数量仅次于紫金矿业,位列11家上市公司的第二位。

  扶余公司的母公司冀东水泥,早在1996年就在深交所A股上市,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水泥上市企业。首都国际机场、京沪高铁、北京奥林匹克中心等国家重点工程都曾使用该公司产品。

  来自扶余县项目招商网的消息显示,冀东水泥在华北大本营之外,还布局西北、东北,实施“三北”战略。近年来冀东水泥扩张过快,忽视了环保问题。在此次冀东水泥被点名的6家子公司中,因卫生防护距离不达标的企业除了扶余公司,还有泾阳、辽阳、鞍山三家。

  环保部措辞严厉的通报批评后14天,冀东水泥在给中国水泥协会会长雷前冶的公开信中明确提到,“扶余公司立即与当地政府和环保主管部门联络与沟通,于6月10前拿出搬迁方案。”然而时至今日,水泥厂西、北两侧受害最严重的十几户村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村委、乡政府和水泥厂从未告知他们可能要搬迁。

  6月18日,扶余县政府做出《关于冀东水泥扶余公司卫生防护距离内居民未搬迁整改落实的报告》,并上报吉林省环保厅,等待批复。但是,扶余县政府决定不搬迁,而是增设绿化隔离带,督促企业加高围墙、增设防尘屏障,督促企业加强机械噪声管理,用来缓解水泥厂生产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早在2004年冀东水泥扶余粉磨厂建成投产前,当时的吉林省环保局就对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作出批复,要求搬迁厂界周边不足400米范围内的225户居民。

  扶余县政府承诺,负责搬迁事宜。2007年,扶余公司的母公司唐山冀东水泥拟扩产再融资,按照规定,需要向证监会提交省级环保部门的核查函,包括其下属子公司的环境核查情况。

  据此,同属吉林大区的冀东水泥吉林、磐石和扶余三家公司委托吉林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作出了一份核查报告。该报告明确指出,厂区西侧居民区不满足安全防护距离的要求,政府应对附近居民实施搬迁。

  同年,扶余县政府再次作出书面承诺,表示要在2008年末将居民全部搬走。然而,到了2009年11月,上市公司环境核查后督查操作阶段,环保部东北督查中心前往扶余,发现工厂自开工建设以来,尚未有一户实施搬迁。

  四年收12张罚单 澳联擦不净的“脏玻璃”

  2004至2008年,广东澳联玻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澳联玻璃)接连收到12张环保罚单,成为令环保部门头疼的“牛钉”,被当地居民戏称为“擦不净的脏玻璃”。澳联玻璃周边人口密集,除了一边是施工工地和破烂的厂房外,另外三面都被住宅、商铺等环绕。澳联玻璃的废气和噪声污染严重,周围的居民都不敢开窗。

  从1994年开始,澳联玻璃就因超标排放,屡遭群众投诉。仅在2004年至2008年,澳联玻璃厂因排放不达标,先后被处罚了12次。环保部门有关负责人甚至通过媒体公开批评澳联排污“长期超标,非常离谱”。

  然而,对于一张张罚单和不计其数的群众投诉,澳联的态度却是屡教不改。据媒体报道,2007年5月13日,广州市经贸委代表市政府和澳联等20家企业签订了“十一五”期间节能目标责任书,在签约仪式现场,澳联公司中方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态度强硬:“我没法节能,除非搬走。”当年,广州市环保局对澳联玻璃厂实行“挂牌督办”。

  时隔一年后的2008年,该公司由于没有采取工程治理措施,被环保部门罚款10万元,并向金融、外贸部门通报违法事实,实施进一步行政处罚。

  2009年6月,环保部门再度向澳联玻璃厂发出关停通知,7月初广州市环保局局长丁红都誓言两个月内要擦干净这块脏玻璃。令人无奈的是,被丁红都局长点名的澳联玻璃厂一员工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居然表示:“你说你的,我做我的!”

  截止到现在,附近的居民仍然表示废气污染改观不大,有居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最怕的是噪声,吵得要命,晚上也经常吵。(废气)也只好了一点,晚上还是时不时闻到有些刺鼻的味道。”

  2010年8月,广州市向澳联玻璃下达了关停通牒,9月30日为关停的最后期限,并要求该厂制定永久性停产和搬迁方案。结果尚未可知,不知附近的居民是不是又是一场空欢喜。

  屡遭“点名” 晨鸣纸业自查11年未果

  2010年世界环境日前,山东晨鸣纸业出现在环保部公布的“未按期完成整改和出现新环保问题的公司”名单中。

  2010年5月31日,从国家环保部污染防治司公布的《关于限期完成上市环保核查整改承诺的通知》中可以了解到:山东晨鸣纸业有关责任公司环评手续不全,是导致被列入黑名单的直接原因。然而令业内人士不解的是,控股11年的子公司海拉尔晨鸣环评手续不全,时间显然太久。

  “我们的问题是手续没有办下来,并不是说超标、排放不达标等。”6月1日,晨鸣纸业证券代表范英杰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正在补办手续的晨鸣纸业发展势头不会受到“环保门”影响。

  针对环保部提出的6月25日前限期整改,晨鸣纸业表示会按规定进行整改。然而,晨鸣纸业近年屡陷环保门,在社会公益责任方面一直饱受诟病。

  晨鸣纸业在2008年2月底发布了获准赴港上市的公告,该计划已酝酿了10个月。而晨鸣纸业登陆H股、成为国内唯一一家A+B+H股上市公司的筹备阶段,正是其第一次遭到国家环保部门点名的时间。作为一家遭点名的“双高”企业,晨鸣纸业当年筹备港股上市,并最终上市融资成功,已经引发业界争议。三年后,晨鸣纸业再次遭到环保部点名批评,作为国内造纸行业翘楚,其社会公益责任遭到外界诸多质疑。

  作为高污染行业,造纸企业一直是环保中的“老大难”。但A股造纸企业中还有山鹰纸业等多家造纸类上市公司,唯独晨鸣纸业2度上榜。报告指出,晨鸣纸业出具的2009年社会责任报告,环保项目关键数据缺失,没有任何亮点。造纸行业就属于“双高”行业之一,专家认为,如果晨鸣纸业因环保问题受到国家环保部门严查,有可能会影响其融资,进而对其资金周转造成一定影响。

  挂牌督办 营口造纸厂“顶风”排污

  2010年7月,环境保护部公布了今年第一批挂牌督办案件,辽宁营口造纸厂“榜上有名”,被责令停止生产,限期治理污染。然而媒体前去这家造纸厂采访发现,机器仍然轰鸣,污水依旧排放。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国家部委和省里两个“督办令”,在这里成为一纸空文?

  7月6日,营口造纸厂被环保部“挂牌督办”。几天之后的7月12日,记者来到紧临大辽河北岸的造纸厂,几经周折,得以进入厂区。透过一些厂房开着的大门和窗户,记者能清楚地听到机器的轰鸣声,企业自备电厂的烟囱也正冒着烟。在记者的坚持下,厂方工作人员引领记者来到了虽已投入使用、却并未达标排放的污水处理厂。黑色的废水在设施内哗哗流淌着,泛着白色的泡沫。现场管理设备的工人告诉记者,污水处理厂的进出水量为每小时5000吨左右。

  轰鸣的机器、冒烟的烟囱、正在运行的污水处理厂都显示,企业并未按有关部门“停产治污”的要求做,仍在顶风生产。 记者当即在厂区内致电营口市环保局负责人,被告知对方正在陪同环保部东北环保督查中心一行人前来造纸厂途中。很快,环保部门的检查组抵达厂区,证实企业继续生产、排污的事实。

  环保部东北环保督查中心副主任赵群英表示,营口造纸厂应该严格执行国家“挂牌督办”要求,停止生产、限期治理。

  在环保部此次“挂牌督办”之前,辽宁省环保厅已在2008年4月就向营口市政府下发了监察通知,随后营口市按照环保厅要求向营口造纸厂下达了“停业整顿”的命令。进入2009年,企业却恢复生产,违反了辽宁省有关规定。

  千万罚单 广石化连吃环保“红牌”

  2008年,中国石化广州分公司(广石化)因废水废气排放不达标被罚2000多万元,并被追缴200多万超标排污费。在广东省环保局年度公布的“重点污染源环境保护信用管理评价结果”中,广石化已经连续三年领到了红牌。环评不达标,一次被罚款和追缴排污费2200多万元,且连续三年吃红牌,广石化凭什么能够如此牛气冲天?在废水废气污染“双超”的情况下,三年来竟然无动于衷,惟一的表示就是向环保部门交罚款,难道只因“家大业大”?

  2009年,广石化因二氧化硫出现超标排放再度被评为“环保红牌企业”,再度被广东省环保局挂牌督办。广石化总经理冯建平表示,广石化将力争年底排污达标。亚运期间,广石化停产限产的可能性不大。冯建平还表示,广石化目前没有搬迁,异地重建的计划。他解释,无论广石化搬到哪里,总会产生排放,不可能做到百分百不污染环境。因此,广石化目前的工作主要是把现有的污染排放水平降到最低。

  2010年4月26日,广东省环保厅公布了上一年度全省重点污染源企业环保信用等级审核评价结果,中石化广州分公司被评为黄牌(环保警示企业)。

  超标排污 宁夏新海利拒停产令

  2009年4月15日,银川市环保局对未批先建、超标排污的宁夏新海利视盘有限公司处以20万元罚款,责令其立即停产。

  新海利公司主要从事光盘制作、生产,刺鼻的臭气是该公司在生产光盘过程中使用名为“聚碳酸酯”的原料在加热后产生的,而该单位室内的空压机、水泵以及楼顶的冷却塔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刺耳的噪音。由于该公司所在位置的东、南、北面均是住宅楼,相距不过10米,每日排放的臭气和产生的噪音让周围居民难以忍受。经环保执法人员监测,臭气、噪音均超过国家相关标准。在环保人员执法检查中,该公司负责人无法出具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经查,新海利公司未向银川市环保局报批环评文件,在没有获得允许的情况下,擅自于2004年9月建成投产,导致生产中排放的臭气和产生的噪声严重污染周边环境。

  接到行政处罚书后,新海利公司作何打算?4月20日下午2时30分许,当媒体和环保局执法人员来到该公司时,发现该企业丝毫没有停产的迹象。

  4月17日,银川市环保局发函至银川市工商局,商请依法吊销新海利视盘有限公司《营业执照》并限期搬迁,4月20日,银川市工商局就此事,报请自治区工商局展开调查。对于新海利公司多年超标排污、扰民的行为,环保部门曾多次责令其整改,并对其作出处罚,银川市政府也曾于2007年要求其搬迁至工业园区,但该企业一概置之不理。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事故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