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上海横沙岛:保护好原生态最要紧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05日09:30  东方网-文汇报

  若不是亲眼所见,很难想象高度城市化的上海还保留着这些宛如白纸一般的处女地:有的正待开发,雄心勃勃要建成理想城区;有的决心一直以最原生态的模样示人,做城市里的“桃花源”;还有的带点神秘色彩,“犹抱琵琶半遮面”……

  从今天起,本报和读者一同关注4处这样的上海“城市宝地”,同时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如何以先进而富有个性的城市规划,包括借鉴、吸收世博会带来的种种新的城市发展理念、规划思路和实践经验,在这些“白纸”上画最美的图画。——编者

  上海有个横沙岛,但多数上海人只知其名不闻其详,到过那儿的人很少。横沙乡乡长说,有一次他参加一个全市乡镇干部会议,发现不少同行不知道横沙在上海的什么方位。

  它是“崇明三岛”中最小的一个,位于长江口最东端,距长兴岛1200米,南望浦东新区,北眺崇明岛。横沙岛成陆时间较晚,1858年才露出水面,1886年开始围垦,现在全岛面积52平方公里,加上围垦中的15平方公里,总共67平方公里。

  由于长江带来的泥沙不断淤积,横沙岛和崇明岛一样,是一块不断“生长”着的新陆地。据介绍,到2018年,横沙岛将会“长大”到100平方公里,而到2030年,预计会有300平方公里,面积超过长兴岛。长期处于未开发状态的横沙岛,“天净、水净、气净、声净”,无疑是上海未来发展的一块无价“宝地”。

  没有一家工厂的原生态乡村

  横沙岛,绿树成荫、河网交织,农田、果园和翠竹环绕着红瓦白墙的村舍,好似一个乡野大公园。由于交通相对不便,横沙一直保持着未工业化开发的农村原生态。乡党委书记邢建良自豪地告诉记者:“我们岛上没有一根烟囱,没有一个脚手架工地。”这里也是上海?真难以想象。邢建良说,若问到上海郊区的哪里看传统江南农村,许多人会说朱家角,其实,看完整的乡村原生态,可能唯有到横沙岛。

  横沙岛上,目前有4万亩耕地,包括1.6万亩柑橘、1万亩水稻、7000亩扣蟹蟹塘、7000亩生态林。“横沙蜜桔”甘甜爽口,年产量3万吨,颇受好评,在上海市场上很有名气。岛上人口3.3万,但常住的只有1万,以务农为生;因为全岛没有一家工厂,其余2万多岛民常年在外打工。

  上海长寿人口比例最高的区域

  虽然横沙岛上农民的年平均收入只有8000元,低于其他市郊,但这里却是上海生活环境质量最高的地方。岛上水质纯净,地表水达到二类水标准,比黄浦江水高两个等级;空气则达到国家一级标准,二氧化硫含量只有中心城区的二十分之一,每平方公里降尘只有中心城区的三分之一,而单位负氧离子含量却是中心城区的100倍。

  横沙是上海长寿人口比例最高的区域,全岛3万人口中百岁以上老人,今年统计是8位,90岁以上老人则有100多位。按联合国百岁老人占总人口十万分之七的“长寿地区”标准,横沙岛的比例超过这个标准4倍。邢建良分析,横沙人长寿,一是因为岛上环境好,二是大家心态平和,过着平淡的田园生活,幸福指数相当高。

  保护好原生态就是最好的开发

  长江隧桥通车后,“崇明三岛”的开发一时成为热点。眼看着崇明岛上旅游“井喷”,眼看着隔江相望的长兴岛上新的造船基地等在风风火火建设,横沙人也有点不甘寂寞了,抱怨这几年一直没动静,基本没有投资商上岛,进进出出仍要摆渡,不方便。

  要说横沙岛发展的功能定位,其实早有规划。1992年,横沙岛就被国务院列为首批13个国家级旅游度假村之一;2002年3月,上海市政府正式批准将横沙岛建设成为森林生态岛,规划全岛森林覆盖率70%;2005年5月,原属宝山区的长兴、横沙两个乡划入崇明县,横沙岛的功能定位明确为“休闲度假岛”,主要开发国际会务会展中心、国际娱乐中心、低密度高档住宅别墅区、游艇俱乐部等项目。

  横沙岛距长兴岛仅1200米,以上海的财力和能力,造一座桥或修一条隧道根本不难;这儿距离浦东新区也不过8公里,而上海先已建成的东海大桥有30多公里长。但规划者担心,在未想好如何高水平地利用“宝地”之前,如果按“要致富先修路”的传统思路,急于解决交通便利,恐怕会对上海这片难得的“净土”造成生态环境破坏。据说,市领导对横沙开发一直持慎之又慎的态度,关键要求是,绝不能急功近利,破坏横沙现在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关领导多次指出,横沙岛对上海未来的发展意义重大,“十二五”期间要继续加强保护,为上海的全局工作作出更大贡献。

  横沙未来究竟怎么开发?是高级会务区?是度假胜地?或是世外桃源般的休闲场所?我们现在还不清楚。但有一点是清楚的,横沙岛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绝不能被破坏,目前来说,保护好横沙岛的原生态就是最好的开发。

  当然,岛上农民为上海保存这片“净土”作着牺牲。他们希望政府更加关心他们,增加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提高岛民收入,也更好地解决他们出行、医疗、教育等的实际困难。

  本报记者薄小波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生态城市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