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废料时尚
浪费的面料不仅是成本的损失,也对环境造成危害。
文|CBN记者 刘荻
培养了Tom Ford、山本耀司、Marc Jacobs、Jason Wu、Alexander Wang等知名设计师的纽约帕森设计学院,在今年秋天将给时装设计专业的本科生们开设新的选修课程,零废料制衣(Zero Waste Garment)。
在这门课上,未来的设计师们将学习如何利用制模和装饰来完成一件在生产过程中不产生下脚料的服装设计。学校认为大学三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设计和技术方面的能力,需要更加关注时装设计产业的可持续性,“这门课教给学生们的可持续性理念将为他们提供一个批判地检验自身设计的角度”。
当时尚界开始想与“绿色”沾边的时候,最常见的角度大概就是使用有机面料,这挺不错,但是一个可以大幅减少碳足迹的方法通常被人们忽略,那就是减少甚至消除废料的产生。
生产一件衣服通常同时产生15%至20%的废料,每天成千上万吨的优质面料从生产线上被剩下,然后送进垃圾填埋场,因为这样的成本要比再次利用它们低很多,也更加省事。最后出现在垃圾堆里的大量面料无论多么环保有机,也很难算件值得标榜的事情。
也许应该感谢帕森设计学院参与制作的美国设计师真人秀节目《天桥骄子》,最近节目给设计师们设置的一个挑战就是做一套零废料套装,这个热门节目让“零废料”的概念获得了相当程度的关注。
事实上,一批设计师们几年前就开始在这个方向上努力。毕业于中央圣马丁学院的设计师Mark Liu是零废料设计的先锋。在2008年伦敦时装周上,他展示了自己用一整块布料设计的服装。零废料所需的极致剪裁对于设计师们是个不小的挑战,Mark Liu利用拼图式剪裁(Jigsaw Cut)—调整衣袖、口袋和衣领的设计、把面料合理地拼凑—完成的服装不仅美观又不失细节,正如这个系列的名字“On the Cutting Edge”。
来自英国的零废料先锋Julian Roberts另有一套方法,减法剪裁(Substraction Cutting)。设计师需要设计的是衣服的中空部分,也就是人体将要占据的部分。同时,设计师很少用到尺子和数学计算,而是直接用自己的身体来指导空间测量。
类似的裁剪设计将会成为帕森设计学院学生们的学习内容。有机服装品牌Loomstate的创始人Scott Mackinlay Hahn将负责零废料新课程的教学。曾经创办男装品牌Usvsu的芬兰设计师Timo Rissanen则是帕森设计学院第一个可持续时尚设计方面的助理教授。Rissanen在悉尼科技大学的博士毕业论文的题目便是“零废料时尚创意”,除了拼图式剪裁,他还擅长通过简单地使用面料,直接将它覆盖在模特儿身上,然后打褶、分层、缝合,来制作零废料服装。
帕森设计学院希望这些课程能够让学生们相信零废料是可能的,而且最终的成品将会很美丽。他们计划先从美国人衣橱里最大宗的商品牛仔裤开始教学。“牛仔裤是浪费最多、污染最多的服装之一”,帕森设计学院时装学院院长Simon Collins表示,从染料、清洗到运输,在环境方面,牛仔裤可以说真的不太友好。学生们将学习如何改变牛仔裤的制造和保养方法,从选料、制作到洗涤,Rissanen还打算向学生们演示一条最经典的五袋牛仔裤如何通过设计节省布料。
除了进行零废料设计的理论研究,把技术传给年轻设计师,他们也希望能把零废料服装推进正式的大规模商业运转中。课程中最好的学生设计作品将在Loomstate位于加州的工厂生产,并于2011年春天在纽约的Barneys百货店销售。这是Barneys时装总监Julie Gilhart与Loomstate达成的合作项目之一。Loomstate品牌 2004年在纽约成立,专门经营有机面料服装,它的牛仔裤均价在300美元左右,足够让学生们干劲十足。Collins院长表示,“这也是为了证明大公司做零废料设计时装也可以赚钱”。
但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大多数生产商对于零废料设计的时装现在还只能浅尝辄止,部分原因在于成本以及制造商现有的设备基础。举例来说,用于贸易制衣的牛仔产品标准面料宽度是60英寸,而零废料设计所需要使用的面料宽度与此不同,虽然改变确实能够减少浪费,但这意味着要改装整个产品线,也就意味着彻底更新一批制衣设备的高昂代价。
尽管目前的商业化程度并不理想,但比起传统的丢弃或者以化学方法二次利用下脚料的做法,零废料设计仍然算是时装业减排一个可能的突破方向。两位零废料设计师Alison Gwilt与Holly McQuillan合著的新书《可持续时尚:改变制衣和穿衣方法》明年春季将在新西兰首发,一个零废料主题的展览“No Waste/Zero Waste”,也将于明年3月在芝加哥哥伦比亚学院举行。
目前这还是个技术活。当更多的年轻人来学习这些技巧,并在将来把这个理念融入自己的设计,零废料或许能成为时装行业的共识,并拥有更好的商业前景—想想沃尔玛抛弃白炽灯供货商对节能灯市场带来的影响,这样的前景并非不可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