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低碳经济 两学者建议碳汇交易应成云南新财源
前不久,云南获批成为全国13个低碳试点省市之一。记者从省发改委获悉,云南省的试点实施方案已经上报省委、省政府,正等待批复。那么,面对这样一个机遇,云南应该如何把握机会,发展低碳经济呢?
我省两位学者就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来自昆明理工大学的教授侯明明认为,碳汇交易应该成为云南最大的新财源,建议中央给予云南特殊的开放政策,将云南设为低关税区,就可以延长云南的资源开发期50年,在最低资源消耗的条件下,实现发展。而云南大学教授施本植则建议我省尽快确立碳汇经济的相关理念,助力发展碳汇经济。
核心观点
碳汇交易还未像炒股那样热
记者:国际碳汇市场已经启动好几年了。是不是人们可以像炒股票、期货、石油一样炒减排指标呢?
施本植(云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目前,国际碳汇市场还不是非常热闹。除了大家在观念上还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国内发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都存在着争议。此外,还存在许多技术层面与法律层面上的问题,如配额的认定等问题,这些是导致碳汇市场很难像股票交易形成统一市场的难题。
树立理念 减少对资源消耗浪费
记者:对于低碳试点省份建设,你有何建议?
施本植:云南在发展碳汇经济方面潜力很大,因为云南森林覆盖面积比较大。但是,在节能减排方面压力也比较大,整个生态环境不仅脆弱而且非常敏感。所以,要尽快确立碳汇经济的相关理念,树立起碳汇这种新理念来管理我们的日常生活与社会经济,建立起可持续消费、科学消费的意识。
企业需要发展循环经济,引入清洁发展机制,加强环保、节能减排技术的创新,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尽量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或再生时间长、资源消耗多的资源的使用与浪费。对于普通市民来说,减少水、电等各种资源的消耗与浪费也是一个低碳的过程。
核心观点
碳汇交易应成云南最大新财源
记者:据媒体报道,中国即将启动国内碳汇交易市场。国内碳汇交易市场的启动,对于云南这样一个生态保护和发展经济矛盾突出的省份,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侯明明(昆明理工大学教授):从全省来看,作为山地占国土面积95%的云南省,只要山区百姓从林业中能获取稳定的、持续增长的收入,社会经济发展就可以实现跨越了。而碳汇交易这种国际合作模式,可以让山区百姓从中获利。所以,“碳汇交易”应是云南最大的新财源。
丰富资源可创造上万亿元财富
记者:云南素有动物、植物、有色金属王国之称,资源丰富,但是科技含量不高。对于低碳试点省份建设,你有何建议?
侯明明:云南气候多样性造就了生物多样性,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其中有价值的基因可以创造上万亿元的财富。
建议中央给予云南特殊的开放政策。如,将云南设为低关税区,只要关税下降5个百分点,大量物流、人流资金就可以从云南这个大通道流向东南亚、南亚,可以延长云南的资源开发期50年,就可以在最低资源消耗的条件下,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时,通过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发展生物经济和旅游业,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记者 杨质高 实习生 孙琴霞(春城晚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