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民企投资风能产业呈现降温趋势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4日12:00  21世纪经济报道

  6毛钱的是非

  因为关注风电,所以在做清洁技术的相关采访时,总是想问问投资者们对于风电产业的看法。但得到的回答多少让人有些失望——风能的投资已经降温了。  

  投资热潮已过?要知道,就在采访之后几天的9月10日,首轮海上风电特许权招标项目(下称特许招标)才正要开标。

  “玩家基本上都是不差钱的国家队,没我们什么事。”一位投资界人士解释。

  几天后,这句抱怨又一次成为事实。特许招标如期在北京开标,央企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在2个项目中投出0.6101元/度最低电价,被认为必亏无疑。

  实际上,最近几年的风电和光伏发电特许权项目招标,除了曾有一家民营企业低价中标过一个风电特许权项目外,其余基本都是被国企以超低价斩获。

  在国内,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基本已成为国企,尤其是五大发电央企的天下。所以,这次特许招标也必然是“鹿死国企手”。

  只是没想到电价会这么低,连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也对媒体表示,这次招标企业的报价有些偏低。不过他还是评价,这对促进海上风电发展起到重要的里程碑作用。

  此前,大名鼎鼎的东海大桥项目,上网电价是0.978元/度。位于江苏、由龙源电力负责开发的,我国首个潮间带风电场项目,前期可研报告预计上网电价是0.8元/度左右。而我国内陆四类资源区的风电标杆上网电价分别为每度0.51元、0.54元、0.58元和0.61元。

  大略一想,在海里打桩要考虑水文条件、海底生物,成本会增加;海上吊装难度比陆上大,成本会增加;海上风电机组要防潮、防腐蚀、防台风、防雷击等,成本又增加。

  但这并不影响“国家队”巨头们志在必得的信心。一位发电企业的高层在开标前就曾劝诫一众“心痒痒”的民企,面对强势明显的国企,“还是等到政策稳定了、技术成熟了、竞争理性了再涉足。”

  其实,在吃“闭门羹”一事上,民企真不孤单,众多海外的风电设备商也已经预先被排除在外。原因很简单,进口风机的价格略高,影响风电场整体电价。

  实际上,有观点称,相比于进口风机,国产风机因为积累不够,质量上或有缺陷,但是通过加强服务功能,影响可能不大。

  当下,业内都在传播一个“传说”,称华锐在东海大桥风电场竖起的34台风机,每台塔筒里都住着一个人,盯着风机的运转情况。因为风机里面有一个程序,只要不是齿轮箱损坏得特别严重,有故障也还能保证叶片转动,但必须在风机里面操作切换,远控实现不了。

  而得益于中国人力资源的成本较低,只要风电场能多发50%的电,人力成本就会被削平。

  事实上,国企决策者们久经商场考验,显然也不会做赔本的买卖。

  此前,陆上风电特许权招标,我国一共做了6次,但最终确定的标杆电价比那6次的电价都要高。

  “经济上非理性,政治上很理性。”上述业内人士评价。

  一个最直接的判断来自于对国家政策的解读,我国政府已经将发展清洁能源纳入国家战略,逐年加大投入力度。相对于其他清洁能源,风能的开发利用最具产业化前景。

  国家对新能源的政策性驱动加大已是趋势,而风电发电成本过高的现实必然促使国家出台更有力度的补贴政策。否则,若是风电企业的大面积亏损甚至停产,将会挫伤整个产业的积极性,这显然是国家不愿意看到的。

  当然,这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博弈,最后谁更胜一筹,还要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