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猪大战
作者:南方周末特约撰稿 赵一海
发自浙江杭州
野猪来袭、持续升级,枪患、猪患、制度之患,谁更为患?
今年夏天,浙江近十个县市尤其山区均传出野猪肆虐毁田伤人的消息,官方估计的野猪规模竟达15万只。而全国近20个省市都曾经或正在演绎着“人猪大战”。这背后究竟预示着我们的生态修复、野生动物保护、粮食保障、狩猎机制诸方面的几多困局?
飘洋过海的野猪
封闭的山村开始盛传外星人造访的秘闻,甚至有人深夜巡山时,看到不明亮光。
十余个最先进的红外线探头,正紧锣密鼓地安装在最美丽的杭州西湖畔的群山之中。
除了预警森林火险之外,它们更负责24小时探察方圆10公里,监控野猪来袭。
近年来,关于野猪的见闻,在西湖边上密集传播。最富戏剧性的场景是,月明时分,一只满身水迹的野猪爬上苏堤,在几位女士的尖叫声过后,旋即消失于茫茫夜色之中。
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官员麻剑辉坚信,“这绝对是极小概率的事件”,他觉得,野猪必须不畏人烟,勇敢地穿越山脚下的村落,方能抵临西湖水域,这相当不容易。
不是每只野猪,都能惧于人声而全身逃遁。2008年的一个清晨,在玉皇山侧的中国丝绸博物馆逗留了数小时之后,一只野猪在众人追赶之下,仓惶逃到正门外的公路之上,为公交车所撞。几番挣扎后,负伤的野猪又不慎跌落沟渠,在围观民工石块猛砸下,惶惶然游了百米,终于毙命,留下“西湖畔最惨野猪”的段子。
野猪不时犯境,迫使西湖风景区的管理者们频发警示,希望游客结伴而行,不要与野猪对峙;甚至不要穿着过于浓艳的衣服,尤其是红色。
尽管四肢粗短的野猪,偶尔破坏了西湖的诗意,但是更多的本地居民则乐见城市山林中的野猪增多,“这证明城市生态好”。
这种乐观很快被证明是轻率的,今年夏天,浙江近十个县市尤其山区均传出野猪肆虐毁田伤人的消息,新闻披露出的野猪规模竟达15万只,甚至一海之隔的舟山群岛的居民也在惊叫,“野猪居然从大陆长途渡海而来!”
“野猪是近十年突然增多的”,丘陵山地占全县面积80%的淳安县里商乡村民张志国回忆,大约八九年前,他家靠近山脚的稻田中间,突然出现了一个直径约10米的怪圈。齐腰高的稻子被碾平,干枯的稻穗被压进了土层。封闭的山村开始盛传外星人造访的秘闻,甚至有村民自称在深夜巡山时,看到闪烁的不明亮光。
在蹲守数夜之后,好奇的张志国和亲友们揭开了谜底——一家四口的野猪群,制造了这一切。张志国记得,在这个靠近千岛湖的山乡里,野猪与村民争夺生存资源的历史由来已久。儿时的他,总能看到长辈们从深山里抬出几十具野猪的尸体。直到稻田怪圈出现,他才又突然意识到,历史或将重演。
如今玉米地里再度留下了一连串巴掌大的脚印,张志国拾起一截细小玉米棒,上面还留有酒盅大小的牙印,而玉米粒尚未饱满,“一年的收成都毁了”。甚至有愤怒的村民,被迫将离成熟仅有一月时间的数亩玉米提前割掉。
里商乡村民们还无法精确统计今年的损失。而附近的屏门乡塔山村,今年野猪连续破坏两个月,玉米总减产量可能在1.5万斤上下。这个数字是全村玉米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强。
更为苦恼的是,曾有人亲眼看到,深夜里,一只野猪正在自家门前不到10米的地方拱食番薯。为了避免与野猪形成对峙,这位村民只能默不作声。
“人高一尺,猪高一丈”
曾有村民提议,在山林里投放避孕药,或者对雄性野猪进行麻醉阉割,从根子上消灭种群。
每到夏初,在深山里吃惯笋和橡子的野猪苦于食物紧缺,便会迁移到离农田较近的浅山区。进入冬季以后,野猪又再次退缩到罕有人迹的深山区。
“野猪危害在玉米接近成熟时达到高峰,玉米收割后则基本消失。”富阳市龙门一村的鲍师傅总结。
默不作声者毕竟少数。其间村民与野猪的战斗,总是不可避免。
野猪的食量并不大,但为了吃到顶端的玉米,通常会压倒整株玉米秆,啃食数口后又去下一株。几经折腾之后,玉米地几乎与“碾场”无异,据鲍师傅经验,一只成年野猪一个晚上就能把半亩地碾平。
最初的几年,村民们还是照旧扎起稻草人,在田间挂起破衣裳,“最好是汗味很浓烈的”。可时间一长,聪敏的麻雀,也已不在乎这些沿用千年的“摆设”,遑论动物智商排名第十的野猪了。而野猪的反击也远胜于麻雀——麻雀在稻草人身上仅作驻留,而野猪则直接将其撞倒,甚至“开膛破腹”。
让地处杭州山区的建德市农民最为苦恼的还有,猪灾和雀灾总会接连出现。每年7-9月野猪横行田间,紧接着9月下旬稻谷抽穗时节,漫天的麻雀又将野猪尚未“扫荡”的粮食消灭殆尽。
与对付麻雀相近,当地村民也吹响了类似“呜呜祖拉”的刺耳喇叭。然而野猪喜好夜间活动,于是有人在田边将易拉罐结成串,野猪一碰机关,便会听到“哗啦哗啦”的响声。或者在木桩上点亮蜡烛,用亮光威慑,有时还会像祭祀先祖般焚香。浓烈的香味和明亮的烛光,“才能让我们安心回家睡觉”,淳安县浪川乡一村民说。
这些都还不够。在浪川乡,几十位躁动的村民终于按捺不住,自发组成了“护秋队”(当地俗称)。野猪一旦出现,村民能够依仗的,最多是一支电筒,一根长约一米半的手腕粗的木棍,以及响彻山间的喊叫。
除去在番薯地上铺满锐利的树枝,在田边砌筑砖墙,不少村民选择了撂荒,数年与野猪的缠斗,已让他们倍感疲倦——在富阳市龙门一村,“山坞里的许多良田已经没人种,仅剩下村口路边的田地还有人拾掇”,该村一自然村仅有三分之一的耕地还在种植。村民们很难获得任何来自官方的补偿,,“因为野猪属于省一般保护动物,赔偿义务多由县级财政负担,但县级财政往往并没列出此项开支”.。
曾有村民提议,在山林里投放避孕药,或者对雄性野猪进行麻醉阉割——试图从根子上消灭野猪种群。然而意见反映至林业部门后,终因“不现实”而被否决。
而最新版本的民间智慧来自于温州市永嘉的一位青年。为了让务农的岳父免受猪患,电气自动化专业出身的他耗时两月,发明了“太阳能全自动声光驱兽器”——白天,它吸收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储存在蓄电池中,晚上野猪出没时,警报器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发出声响,LED灯也会不时闪亮。据称,此青年已申请了专利,意欲大有作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