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亚行碳市场顾问:各地上马环境交易所过于仓促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12日16:40  南方周末

  吕学都泼冷水:“上马环境交易所,头脑发热”

  作者:南方周末记者 冯洁

  现有的几家环境交易所,真正做成排污权交易和温室气体减排量交易的,微乎其微。

  很多报告说,这是一个几百亿上千亿的碳市场,我不知道是怎么得出来的。

  各地的交易所,无非是在一个写字楼里,摆几台计算机,再装上相应的交易软件,真正参加交易的很少甚至没有。

吕学都
吕学都
国际碳市场需求
国际碳市场需求

  自从北京、天津和上海三大环境交易所开辟了中国碳交易的“农贸市场”后,一年多的时间里,河北、昆明、武汉、广州、杭州、大连等地迅速跟进。武汉近日更是高调提出建成国家碳交易中心的野心。“所有的环境交易所都得问自己两个问题,交易什么、卖给谁。”国家气候中心前副主任吕学都,一直以来扮演着“异见者”角色,频频给虚热中的环境交易所浇下冷水。

  他认为,从实际交易来看,自愿减排和其它非CDM类的减排量占整个交易量的1/3都不到。而中国碳市场的先天不足,则根植于联合国基于总量控制而生的交易规则,有减排义务,才有交易权利。

  吕学都自1991年即参与气候变化的科学研究、政策制定及国际谈判,是中国气候变化谈判代表团主要成员,曾任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京都议定书清洁发展机制(CDM)执行理事会(EB)副主席。2个月前,他刚从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任上,转任亚洲开发银行气候变化与碳市场顾问。

  南方周末:三年间,中国的环境交易所从无到有,从3家增长到近20家,怎么看到这种速度?

  吕学都:各地纷纷上马环境交易所,有点头脑发热。现有的几家环境交易所,从交易品种上来说,大多从产权交易做起,真正做成排污权交易和温室气体减排量交易的,微乎其微。

  北京、天津和上海三大环境交易所,最开始希望集中国内的CDM项目,通过交易所卖到国外,提高中国卖碳的价格。实际上,在过去的两三年里,一度出现了买碳者多而卖碳者少的局面,国内的CDM项目用不着进交易所,就会被买家直接买走。

  2009年之后,由于2012年《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届满后,发达国家是否继续承担进一步减排的前景不明朗,影响了CDM项目的交易前景。一些无法直接找到买家的项目,会拿到交易所挂牌交易。

  但CDM本身就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交易,项目产生的减排量,只能单方向转让给发达国家,不能用于国内贸易。

  南方周末:CDM出口不畅,自愿减排会不会成未来碳交易的主渠道?

  吕学都:从目前的情况看,自愿减排的交易量不会很大,价格也不会像CDM那么高。设想一下,在一个大家都只愿卖的市场上,谁会愿意买呢?大企业、公益机构及高收入群体,出于企业形象和社会责任的考虑,可能会购买一些,比如,某汽车保险公司购买了北京奥运绿色出行减排的8000吨二氧化碳。而对于个人自愿购买而言,减排产品还需要进一步设计、包装,让购买者能展示购买行为,而且这笔钱能真的用到减排行动上。

  从交易的实际情况来看,自愿减排和其它非CDM类的减排量占整个交易量的1/3都不到。

  南方周末:那未来中国碳交易的出路在哪里?尤其是中国并没有承诺总量减排的目标。

  吕学都:联合国确定的游戏规则决定了,中国参与全球碳交易,目前只有CDM一条单行道,除此之外无法与国际碳市场横向交易。

  联合国授权的全球碳交易,依赖于一套叫做“国际交易日志”(ITL)的计算机交易系统来管理和执行,由它判断某笔碳交易能不能进行,依据的是京都议定书为发达国家规定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这也意味着向发达国家分配了排放许可权,这些排放许可权可以用于交易,这就是减排量交易,或者叫碳贸易。

  而发展中国家不承担量化减排的义务,不受排放许可的约束,因此也就不必在国内分配这种排放许可,也就不能直接参加排放贸易。发展中国家可以把CDM项目产生的减排量卖给发达国家,但不能逆向交易,ITL会阻止这种逆向交易。

  南方周末:很多人觉得全球碳市场的规模未来可以和世界石油市场、证券市场相比肩,所以才赶着开张交易所,布局占位?

  吕学都:许多机构对碳市场规模的估算往往是重复计算的,水分很大。比如,10美元/吨减排量转卖一次,变成12美元/吨,再转卖一次变成15元美/吨,最后的买家接手时是20美元/吨。很多机构在计算交易额时,就会累积算出一个57美元的总交易量来。实际上,这是虚的数据。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EB)每年签发的减排量不超过4亿吨,目前的累积签发量也只有4.4亿吨。即使按照20欧元/吨的价格来算,占据了全球碳交易2/3以上的CDM市场也不过80亿欧元。很多报告说,这是一个几百亿上千亿的碳市场,我不知道是怎么得出来的。

  南方周末:既然中国的碳市场还未形成,很难通过交易赚大钱,各地为何如此热衷环境交易所?

  吕学都:还是利益驱动吧。不少地方看到了当年深圳、上海证券交易所以及其它期货交易的成功,又听说碳交易会非常火爆,都想抢先铺开摊子,想等着市场起来获利。各地的交易所,无非是在一个写字楼里,摆几台计算机,再装上相应的交易软件,真正参加交易的很少甚至没有。当然,交易所付出的成本也不是很高,不过是办公和人力成本。

  如果把2020年二氧化碳强度减排40%到45%,作为中国国内自己的控制目标,再把这些任务分解后分配到地方,并最终落实在企业头上,国内的减排交易是有可能蓬勃发展起来的。这也为各级地方政府管理减排任务,提供了除行政命令外更多的手段。不像现在,有些地方政府为了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不惜采用停水停电简单粗暴、最不可取的办法。

  但即便如此,这个市场仍不可能像CDM那样火爆,交易量也只需要建立一个管理全国的交易中心,并在每个省建立一个末端交易平台,无须环境交易所四处开花。

转发此文至微博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专题 南方周末绿色版

更多关于 碳交易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