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北京大学唐方方教授:不搞低碳经济会受制于人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18日17:11  环球人物杂志

  环球人物榜 2010“绿动中国”环保专题报道

  开篇的话:近年来,“低碳”成为最流行的词汇之一。“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社会”成为各级政府的工作重点,“低碳生活”、“低碳消费”渐成时尚。那么,到底什么是“低碳”?“低碳”对于国家发展、企业生存和人民生活有着怎样的影响?从本期开始,本刊推出系列报道,围绕“低碳”这一话题进行多角度解读。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唐方方教授:

  不搞低碳经济会受制于人

  《环球人物》杂志记者  毛阗杰

唐方方
唐方方

  环球人物杂志:“低碳”和“低碳经济”的真正涵义是什么?这些概念是怎么产生的?

  唐方方:“低碳经济”这一术语,早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的一些文献中就已出现,但首次被正式提出是在2003年英国政府发表的《能源白皮书:我们的能源未来——建立低碳经济》之中。

  虽然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国际共识,但各界对这一概念的界定并不十分统一。低碳经济是相对于高碳经济而言的。到现在为止,我们的经济发展,主要以使用煤、石油等化石能源为基础,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即通常所说的“碳排放”)。而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实质是高效利用能源、开发清洁能源,进而追求绿色GDP;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的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的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理念的根本性改变。

  环球人物杂志:环保问题包含许多方面,为什么唯独发展低碳经济会成为各国的共识?

  唐方方:我认为,全球变暖等气候问题只是“低碳经济”被提出和流行的表面原因,其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经济和政治方面。在全球范围内,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工业已面临资源、环境和技术方面的瓶颈,各国从自身安全角度考虑,将尽量减少对别国能源的依赖。同时,西方发达国家已进入后工业化时代,依靠提高劳动生产率来促进经济发展的模式基本走到了尽头,急需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一批新的产业。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以发展清洁能源为核心的低碳经济成了首选。

  环球人物杂志:也有一些专家说低碳经济是个阴谋,我们要警惕发达国家设置的“低碳陷阱”。对此,您怎么看?

  唐方方:现在还争论低碳经济是不是阴谋,毫无意义。我们必须面对的事实是: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在着手推动低碳经济,也已经开始为低碳经济确立各种标准。这意味着,如果我们不搞或者不积极主动地介入,等到游戏规则形成了,我们就会受制于人。

  可以预见,在主要发达国家的推动下,低碳经济的标准一旦形成,将会立即转变成一种贸易保护手段。打个比方,到那时,欧盟也许会要求中国生产一台冰箱过程中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当量不超过10吨,否则就拒绝进口。真出现这种情况,中国的冰箱企业该怎么办?

  说到“低碳陷阱”,我认为最大的“陷阱”是发达国家“借标准卖技术”。它们惯用的手法是:说中国产品不符合它们的标准,然后乘机向中国兜售技术。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强硬一点,千万不能走汽车工业“拿市场换技术”的老路,最后市场给了别人,技术也没学到手。要学习我国高铁的例子,把德国的技术一次性买下来,予以创新和发展,形成自己的技术,然后产品还能出口。

  环球人物杂志:就中国国情来讲,发展“低碳经济”要避免哪些误区?

  唐方方:就目前来看,国内有些现象还是令人不乐观。比如,有的地方政府打着“低碳”的名义,盲目上项目,大量向银行贷款。有的开发商借着“低碳建筑”的概念,把房子卖得特别贵。但实际上,“低碳建筑”的成本根本没那么高;达到一定规模后,其成本甚至比普通住宅的还要低。类似的情况还有不少,这些都不利于“低碳经济”的发展。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丁仲礼院士:

  低碳经济只在中国被热炒

  《环球人物》杂志记者  苏睿

  环球人物杂志:很多人把“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画等号,这3个概念一样吗?

  丁仲礼:“绿色经济”,针对的是资源和环境,即通常所说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经济;“循环经济”,是针对资源利用而言,强调“3R”原则,即Reduce(减量化)、Reuse(再利用)、Recycle(再循环);最近提出来的“低碳经济”概念,主要是针对能源而言,强调在经济活动中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量,以达到减排温室气体的目的。总体而言,“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是“绿色经济”的两个方面。

  环球人物杂志:为什么“低碳经济”能够超越“绿色经济”,受到更广泛的追捧?

  丁仲礼:必须强调的是,低碳经济只是在中国才被炒得这么热。在国外的门户网站和媒体上很少见到对这个概念的热炒。事实上,碳排放增加是否会导致全球气温的大幅升高,在科学上还有争论。即便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是导致全球气温升高的直接原因,对当今中国而言,最迫切的环境问题也不是抑制气温升高,而是提供新鲜的空气、清洁的水,以及减少对人体有直接危害的污染物排放,比如二氧化硫、大气粉尘、氨氮、重金属等的排放。

  2006年,中央提出“节能减排”口号。但这里所说的“减排”指的是对人体健康有直接危害的各类环境污染物,而不是国际上谈“减排”时所特指的碳排放。很多国内人士把这两个概念混为一谈,很多媒体和研究人员对“低碳经济”和“减排”还一知半解时,就盲目跟风炒作,导致“低碳经济”的风头盖过“绿色经济”。

  环球人物杂志:那么,您认为低碳经济是发达国家的“阴谋”吗?

  丁仲礼:低碳经济肯定不是阴谋,而是人类发展的美好愿景。从长远看,随着科技的进步,它将会逐步实现。所谓的“阴谋”,是指在气候变化国际谈判过程中,发达国家利用“低碳”来阻碍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的企图。

  去年在意大利举行的八国峰会上,曾有一个提案:到2050年,全球碳排放量要减排50%;其中发达国家减排80%。这听起来不错,但我们仔细算过这笔账:以1990年为基数,到2050年全球减排50%的话,2006—2050年的排放空间只有8000亿吨二氧化碳。在此期间,发达国家人均排放量将是发展中国家的3倍以上。也就是说,即便它们减排80%,也是以不到15亿的人口占掉44%的排放份额,剩下的56%由发展中国家50亿的“穷哥们儿”分割。按照这个提案,到2020年,我国就没有排放空间了,为了经济发展,就只能向他国去购买排放额度。所以,这个提案是世界历史上一个罕见的不平等条约,它将把世界现有的贫富差异固定化。

  环球人物杂志:因此您一直强调“排放权就是发展权”。

  丁仲礼:排放权就是发展权,即基本人权,这是我国政府的立场。根据这个理念,未来排放空间应基本做到人人平均。以某个时间点开始的人均累计排放为基础来分配今后的排放权,才能体现公平正义原则。历史上我们排放得很少,1990—2005年的人均累计排放量只有美国的1/20。现在我国人均排放量也不高,接近世界平均水平,远低于发达国家。我个人对我国在近些年碳排放量的快速增长没有任何“负罪感”,这是一个国家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

  环球人物杂志:为了实现低碳经济这一美好愿望,当前我们应该怎么做?

  丁仲礼:现阶段来说,中国真正实现低碳经济很困难,因为目前的低碳技术其实并不低碳。如太阳能板的生产加工,其实是个高耗能过程——生产一块太阳能板所消耗的化石能源,可能与它利用太阳能20年所节约的能源相当。科技进步需要时间,只有技术成熟了才能真正产生低碳效果。企业在上马新能源项目时,须量力而行,认真评估投入和产出比,谨防一哄而上,出现“低碳泡沫”。中国政府和民众要真正弄清楚“低碳”的相关概念,正确认识目前中国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和我国资源能源的特点,提倡节约,避免重复建设,同时加大引进和吸收低碳技术的力度。

  未获《环球人物》杂志事先书面许可,任何媒体不得转载《环球人物》杂志图片及文字内容,违者《环球人物》杂志将追究其侵权责任。

转发此文至微博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低碳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