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VS灌溉和发电利益
海南省海岸线长达1811公里,陆地为海岛独立水系,全岛平均降雨量为1758mm,但降雨分布不均,加之没有堤围保护,受台风影响,洪涝灾害频繁。其地形为中间高四周低,河流由中部山区丘陵向四周以辐射状流入海,构成河流众多、河短坡陡等特点。因此,海南的治水一直以来以蓄为主,蓄、引、提相结合。
有关资料显示,海南全省自建国以来累计投入水利建设资金约70亿元兴建蓄水工程2400多宗总库容约100亿立方米。修建水电站300多座,装机约60万千瓦其中小水电2余万千瓦。
水库一般有防汛、灌溉兼发电三大功能。就海南而言,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水系构成,防汛的功用大于灌溉和发电。
“水库的防汛功能越来越弱化,利益功能被最大化。”海南当地渔业养殖业者指出,“在利益的驱使下,水库灌溉和发电功用往往被发挥到极致,而其防汛功用被人为忽略。”
此次琼海市损失最惨重的潭门镇,港口68艘30吨位以上的大渔船在海上搁浅或沉没,被损坏的渔船更是不计其数,渔民经济损失巨大。
采访中不少渔民矛头直指上游合水水库。渔民认为,合水水库管理单位明知汛期水位有严格控制,却只顾自身利益和眼前利益,利用此次暴雨大量蓄水,最终因超限蓄水以至于遭受特大暴雨不得不加大排水量,严重侵害下游村民尤其是港口渔民的利益。并称合水水库泄洪没有及时通知渔民,以至于洪水袭击潭门港,导致渔船被毁,更有保护渔船安全的渔民不幸在洪灾中遇难。
渔民称,大中型渔船造价达数十万至200万元,而保险公司仅对沉没和完全损毁的渔船进行赔偿,赔偿金额只有10万元左右。
文昌市东郊镇渔民也将矛头直指上游上坡水库。9日,水库泄洪导致东郊镇多个村委会渔民鱼塘被淹,鱼排被毁,渔民损失极为惨重。据有着40亩鱼塘的郑文汉告诉记者,仅他养殖的龙胆和白虾损失不下50万元。
应急预案如何应急
据海南省气象部门监测,自9月30日8时至10月4日18时,海南全境普降暴雨,10月14日至18日,海口、文昌、琼海等17个市县再遭遇强降雨。
与此对应的是,10月18日7时,海南省民政厅根据灾情启动三级救灾应急响应;8时,民政部启动国家救灾应急四级响应;14时40分,鉴于此次强降雨天气过程基本结束,海南省气象局决定终止全省暴雨Ⅱ级应急响应。
一些灾民历数此次暴雨洪水中应急预案不到场的事件:
10月18日,海南全地区全过程降雨全部结束,教育主管部门才宣布学生停课。
10月8日,文昌城区遭遇海水涨潮和暴雨洪水双重夹击,全城惨遭水淹,市民断水、断电、断粮,却没有预警信息发布。
10月5日,琼海市潭门港千余艘渔船被洪水冲毁,近百艘渔船冲入南海或沉没或搁浅,网上以及手机短信传播数十人被水淹死的谣言,当地政府直到8日才跟在谣言后面辟谣。潭门镇镇委书记苏才渊8日晚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首次披露:这些纯属谣言,此次洪水造成4人死亡。
文昌、琼海、万宁等地,水库泄洪下游村民未得到及时撤离,数以万计的农民稻田被淹,渔民鱼塘虾塘被淹,事先却没有预警和应急举措。
文昌、琼海、三亚市区严重内涝,断水、断电、断粮严重影响居民生活,也没有任何预警。
道路中断、信息不畅、水库损毁、堤岸崩塌……
灾民对此次水灾的应急机制表示出质疑。
防汛应急预案的“核按钮”到底安置在哪里?什么时候才是启动应急预案的最佳时机?应急预案还需要向上级层层报批?应急预案为什么不能应急?
《海南省防风防洪工作预案》规定:汛前实施防洪责任制,把大小水利工程的防洪责任落实到各级行政领导身上,责任到人。汛前,责任人要到责任联系点检查落实防洪工作,出了问题要负相应责任。
《预案》还规定:江河流域发生洪水时,要按既定的江河防洪预案和应急措施进行防御。当洪水超过警戒水位时,有关市、县和有关单位要紧急动员和组织沿江沿河无防洪工程的低洼地区群众撤离,同时做好沿江沿河地区城市的防洪排涝工作。
沿海地区则根据海洋部门的风暴潮预报,当潮水位可能超过警戒水位时,各有关市、县和单位要积极进行防御。防风防洪责任人和抢险队伍要上岗就位,做好沿海低洼地区、码头和港口的防潮排涝及群众、重要物资安全转移工作,并做好可能出现的海啸、大海潮的防御救护准备。
“应急预案简直就是纸上谈兵。”采访中,不少灾民对于针对应急预案提出质疑,并称“应急预案一点也不应急。”
南海网一位网友慨叹:本来,暴雨来之前央视早就发出黄色警报。一个正在建设国际旅游岛的省份,如果有国际意识的话,在这场暴雨来之前就应该在事先做好有国际意识的防洪防灾工作。
他认为,海南应该邀请具有国际防灾经验的、与海南相似岛屿的日本、中国台湾的防洪专家来海南商量对策,组织一支具有专业经验的防灾队伍,添置防灾设备,培训救灾人员,发动社会组织义工,号召企业捐钱捐物准备救灾,组织人员深入社区教育民众如何抗灾救灾,以及新闻媒体如何客观真实及时展现灾情信息,灾后除恢复重建民众如何防病防疫、总结救灾经验教训等等。
“暴雨下了一周了,电视台依然还在播放娱乐片,新建的歌剧院正在上演精彩节目,我居住的小区也从没有见张贴一张如何防灾宣传画报,居民小区与乡村也没有见到什么社区人员来帮助群众。更不见在国际旅游岛圈地运动中瓜分海域与土地的获得暴利的企业与集团出面捐赠的画面信息。”这位网友说。
呼唤立法保障
“应该将海南的防灾工作上升到法律高度。”万宁市副市长吴阳明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这样更有利于符合海南省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思路”。
每年都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到底让海南的社会经济发展受到多少影响?民众的生产生活受到哪些影响?种植业、养殖业、农业、渔业、旅游业等各产业每年受损的统计数据到底有多少?其真实性是否经得起拷问?
记者调查发现,不少渔民对于养殖业的损失闭口不谈。一个根本的原因是“损失实在无法估算”,而另一个原因则是,“报的越多当地政府得到的补偿越多,农民还是得不到补偿,”所以很多村民“干脆选择不报”。
村民举例告诉记者:一个鱼塘,投放鱼苗的成本是固定的,养殖成本也是固定的,但养殖的技术、环境和条件等因素决定着鱼苗成长的大小,也直接决定着后期收益;被洪水淹没以后,鱼塘虾塘到底还有多少存量也无法估算。因此,村民对于地方政府上报损失的统计数据表示质疑,同时也因为几乎每年都有上报损失的情况,但几乎都没有多少补偿,甚至没有补偿。因此,很多渔民选择不报损。
而记者采访了海南几家保险公司,因为“养殖业风险太大”,几家保险公司几乎不做这方面的业务,原来有这项业务的保险公司,也逐步退出市场。
“每年国庆后,都是海南防汛最为关键的季节。每年汛期海南的道路、供电、通讯、桥梁、渔港等基础设施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和损失。”吴阳明告诉记者,“海南几乎每过2—3年有一次大的灾害发生,基本成了一个规律。海南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旅游资源,而在当前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大背景下,面对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如何在政府层面上建设完善预警机制,从财政预算上加大对防灾抗灾以及灾后重建的投入,都是海南此次特大暴雨洪灾必须总结的教训,也是从长远着手又亟需解决的根本问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