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美谈判激烈 青年各自“揭短”(图)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07日10:05  中外对话
中美青年与美国代表团团长乔纳森·潘兴交流合影中美青年与美国代表团团长乔纳森·潘兴交流合影

  当地时间11月30日,坎昆气候谈判正在艰难进行,与此同时,在距主会场一小时车程的气候村,三十多名中美青年却在讨论个人对客观现实的解读如何形成了不同的“现实”描述。尽管中美两国在气候谈判中的针锋相对愈演愈烈,但两国青年正在打开互相理解的渠道,寄望于未来。

  “我们希望促进双方认识到在政治交流前,文化交流的必要性。”筹备人之一,王怡婷说。她是美国芒特·霍利奥克学院(Mount Holyoke)大学大四学生,专业是环境与国际关系,去年曾作为COP15中国青年代表团的成员,在哥本哈根与美国青年交流。这次交流的参与者包括中国青年代表团、学生同盟、美国可持续发展、阶梯型气候网络的成员,其中相当一部分青年有与气候相关的专业背景或在相关领域工作。

  自哥本哈根谈判始,中美两国就透明度等问题的口水战伴随我们度过了坎坷的一年:天津会议上,美国对二氧化碳排放大国中国在MRV问题的不肯让步“非常失望”(美国代表团团长乔纳森·潘兴语),而中国代表团苏伟则指责美国利用透明度问题,逃避减排责任。

  “中国人非常重视传统的家庭观念。”上台演讲的中国青年之一,北京大学学生史湘莹说。她展示了中国青年在学校里的“乖”和学业负担,也谈到大学里丰富的社团活动。而美国青年Ethan Buckner介绍美国家庭的多样性。

  此外,双方讨论的话题更涉及气候变化。“中国学生提供的数据令我印象非常深刻,比如详细的图表。”被邀请参加交流的耶鲁大学森林与环境研究中心博士徐安琪博士说。她在社交网络twitter上对此次交流的介绍很快得到一些美国记者注意和转推。

  “中国的文化的特点是好面子,所以在世界上最为人所知的中国城市往往也是最富裕的,但中国的现实远非如此。”北大学生陈颖翱说。她介绍了中国包括人口在内的一些现实问题,并认为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影响巨大。美国青年施嘉瑞(Jarey Schy)展示了游说集团对政府的游说资金情况:“2009年是一个峰值,达到34.9亿美元,而当年正赶上气候法案出台。”施嘉瑞说。在他展示的游说者排名中,最大资金来自美国商会,达到6.8亿美元。施嘉瑞介绍,包括美国商会、通用电气、埃克森美孚在内的游说者都代表传统能源产业。

  “这次的交流将比哥本哈根更加深化,”王怡婷说,“在坎昆,我们将进行两次研讨会,并组织双方私下交流感兴趣的问题。”她介绍,今年的交流之后将开展后续活动,如推动两国高校间项目合作。

  “我们从文化、制度差异上讨论分歧的根源,可能仍无法借以推动谈判双方解决当前具体分歧,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希望在青年身上深化这种认识,以期唤起未来的改变。”王怡婷说。她认为应该把一个国家更人性化,而不是机械的视为对手。

  回到谈判桌,中美对立似有松动。两国代表团团长解振华和乔纳森·潘兴都对外谈到了两国已经开展的积极对话。“我感到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

  潘兴在29日新闻发布会上说。但前路仍远。

  “中美两国相互信任,对全球许多事务的推进都有重要意义。我们推动的交往对全球有着史无前例的意义。”一位中国青年说。

  关于作者 孟斯 中外对话北京办公室副主编

转发此文至微博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坎昆 气候谈判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