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B039—绿色推动者—北大环境公共政策研究社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4月27日16:41  新浪环保

  申报/推荐类型:B039—绿色推动者—北京大学环境公共政策研究社

  *推荐人信息(主办方将公布被提名人的推荐人姓名、单位)

  1.基本信息:

  姓名:贾峰

  目前所在机构:环境保护部               职位:副司长

  2. 推荐人简介(300字以内):

  国家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司副司长,原环境保护部宣教中心副主任,《世界环境》总编辑;北京大学、国家行政学院等7所高校兼职教授。从事环保工作20余年,多次任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项目专家和亚欧环境技术中心顾问;策划并导演多部环保电视节目,部分作品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主讲多门环境课程;任教育部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环球中国环境专家协会(PACE)副会长、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教育委员会(CEC/ IUCN)委员;美国华盛顿大学公共政策学院汉弗莱高级访问学者;曾就读于北京大学法律系和环境科学中心,获法学学士和法学硕士学位。

  3.申报机构/被推荐机构基本信息

  机构名称:北京大学环境公共政策研究社

  4.申报机构/被推荐机构简介

  机构使命(不超过200字):

  北京大学环境公共政策研究社旨在依托北京大学学术资源和人才优势,积极开展气候变化、环境、能源、经济等领域的多学科交叉研究和项目实践,推动学术界、政府、企业和非政府组织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吸引更多的有志青年投身环境、能源等公共政策事业的研究,为促进我国环境与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业务范围(不超过400字):

  研究社关注与环境政策相关的能源、经济、企业社会责任、公平贸易等问题并开展研究活动。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开展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企业社会责任和能源等相关领域的具体研究项目,为会员提供充实的理论研究机会;

  (2)组织与环境经济政策、环境保护立法、企业社会责任、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的学术研讨会,邀请相关专家和业内资深人士来北大座谈演讲;

  (3)组织暑期实践和参观考察,为校内外会员提供多种实践机会。

  团队介绍(可包含执行团队、核心志愿者团队和理事会等,不超过500字):

  北京大学环境公共政策研究社聘请环保部宣教司副司长贾峰教授和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张世秋教授作为指导老师,指导研究社的日常活动和工作。研究社设立理事会,聘请曾为研究社做出过重大贡献的成员担任理事,目前由阳平坚博士担任理事长,负责理事会成员的管理以及对现任执委会成员的监督和指导。研究社执委会由社长、副社长和各职能部门负责人构成,负责研究社日常事务性工作,为研究社全体成员服务,保证社团项目顺利进行。目前执委会有社长一名,总体负责社团事务,统筹安排,协调分工。副社长两名,协助社长负责研究社项目管理和团队建设。下设秘书处、项目部、宣传部和学术部。秘书处负责社团的日常事务和财务管理;项目部负责依托已有项目进行活动拓展,同时加强与外部资源的联系,孕育新项目;宣传部负责社团形象和品牌的建设以及相关活动的宣传;学术部负责项目资料的整理和汇总,以及社团内部成员的培训。

  5.申报/推荐理由(请注意以下内容均指在近两年之内的工作为基础): 

  请概述1-2个核心申报/推荐原因(150字以内):

  1)作为一个主要由在校研究生组成的学生社团,研究社在环境政策、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等领域所做的工作已经远超出传统的以组织活动为主的学生社团的高度;2)通过开展不同的研究项目,研究社在为国家环境政策制定、可持续发展和环保宣教等做出贡献同时,也为会员创造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给未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1)请简述申报机构/被推荐机构2-3个支撑申报原因的主要过往成功案例(800字以内):

  案例1)“千名青年环境友好使者行动” 项目,旨在对北京、上海、成都、广州、沈阳、西安六个城市的1122名青年进行节能减排培训,同时该千名受训青年又在自己所在的学校、社区对至少1000名公众进行培训,直接受众达上百万人次。在面对面培训的同时,受训人员还通过网络、个人博客等网络媒体向更广泛的人群宣传和倡导节能减排生活方式和理念,影响人群数以亿计,获得良好的宣传效应和社会反响。研究社骨干成员全程参与项目设计、负责培养教材编写并作为骨干培训讲师培训使者;两名会员于2010年“环境日”前夕受到李克强副总理接见。

  案例2)“从美国超级基金法立法执法实践看对中国环境政策的影响”项目,是由环境保护部政策法规司立项支持的前瞻性环境政策研究项目。主要对美国超级基金法的立法过程、责任分担体系、行政授权与监督体系、场地污染治理组织管理体系、场地修复的资金筹措机制,以及该法出台后对美国相关环境经济政策和棕地修复的影响、法律实施30年的成效和教训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该研究系国内首次系统研究发达国家在场地污染治理方面的先进经验,其研究成果为国家历史污染(土壤、重金属)的立法、政策设计以及技术、标准的出台提供了科学支持和决策依据。

  案例3)“中国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创新模式研究——贵州省凤冈县低碳可持续农业发展规划”是贵州省凤冈县委县政府独立出资委托的研究项目。该项目以提高当地农村社会福利、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政府、企业、社区、公众多方共赢为出发点,通过对当地农业发展的调研、分析,为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系统解决方案,编制低碳可持续农业发展规划;帮助当地有机农产品申请国际公平贸易组织认证,打造促进西部地区低碳农业发展、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福利和缓解贫困的成功实例。该项目不仅将帮助凤冈县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上形成创新性的成果和突破,而且会为中国西部农村农业可持续发展创新模式的探索提供借鉴。

  2)请简述申报机构/被推荐机构在推动生态环保议题或环保公益行业发展上最重大的贡献和成就(600字以内):

  1)“千名环境友好使者行动”项目通过对在北京、上海、西安、广州、成都和沈阳六大城市选拔出的1000余名青少年使者进行节能减排培训,同时受训的使者再各自培训1000名社会公众,使得全国范围产生了百万以上的绿色种子。他们深入基层各种场所开展低碳减排、绿色生活宣讲活动,广泛传播节能减排知识和理念,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引领公众加入到节能减排的社会行动中,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2)“从美国超级基金法立法执法实践看对中国环境政策的影响”项目隶属于“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项目”系列研究之一,主要致力于为我国日益凸显的历史遗留污染场地治理问题提出有效的对策和建议。 该研究系国内首次系统研究发达国家在场地污染治理方面的先进经验,其研究成果为国家历史污染(土壤、重金属)的立法、政策设计以及技术、标准的出台提供了科学支持和决策依据,也为后继污染治理方案的提出奠定了坚实基础。

  3)“中国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创新模式研究——以贵州省凤冈县低碳农产品开发和公平贸易为例”受凤冈县政府的委托,为凤冈县进行了公平贸易和低碳农产品的开发与市场发展的系统规划,帮助凤冈县政府识别其农业发展重点关键问题并提出创造性的战略方向,受到凤冈政府高度重视。项目旨在帮助凤冈将其农产品推向更广市场,切实实现地方“经济-社会-环境”系统的优化。

(编辑:SN041)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百度推广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