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 > 环保项目 > 2011年第四届SEE-TNC生态奖专题 > 正文
申报/推荐类型:B046—绿色推动者—自然之友上海小组
*推荐人信息(主办方将公布被提名人的推荐人姓名、单位)
1.基本信息:
姓名:马军
目前所在机构:公众环境研究中心 职位:主任
2.推荐人简介(300字以内):
马军 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 1999年底完成出版《中国水危机》一书,2002年至2006年从事环境咨询和环境管理机制研究。2006年5月建立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持开发和运行中国水污染地图和中国空气污染地图数据库,推动环境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
3.申报机构/被推荐机构基本信息
机构名称:自然之友上海小组
4.申报机构/被推荐机构简介
机构使命(不超过200字):
本小组认可和遵从自然之友的愿景和使命,希望在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中,
每个人都能分享安全的资源和美好的环境,并愿意为建设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
平台,让环境保护的意识深入人心并转化成自觉行动而真心实意,身体力行。
业务范围(不超过400字):
一、倡导和推动环境领域公众参与机制的形成;反映和代言弱势的呼声,影响环境公共政策;
二、通过丰富的环境教育活动,倡导更多公众增强环境意识,提升行动意愿和能力,选择绿色生活方式;
三、促进环境NGO间的合作交流,形成合力; 支持草根环保力量的发展,扶持其成长;
四、建立良好的志愿者管理机制,稳步发展注册志愿者;并逐步构建定位明确、机制合理、团队能力较强、拥有良好的社会公信力、优势渐成的民间环保组织。
团队介绍(可包含执行团队、核心志愿者团队和理事会等,不超过500字):
上海小组拥有已注册志愿者50余人,核心志愿者20余人。小组领导机构为经选举产生的工作委员会。本届工委会由五人组成,经2010年12月召开的小组年会选举产生。组长是何洁。
经过历年参与各个环保项目推进,小组已经形成由核心志愿者、环境专家、热心居民、公益律师、媒体伙伴等组成的比较有战斗力的团队。
经本届工委会讨论决定,本年度按项目分为五个小组,分别是:环境信息公开;城市居民水资源状况认知及利用和梯度电价调研;环境污染调查与干预;自然讲堂;社区垃圾分类与减量,等。
目前本小组正与上海市静安区曹家渡街道协商,托管其绿色低碳社区建设项目。如获成功,将组建新的项目团队。
5.申报/推荐理由(请注意以下内容均指在近两年之内的工作为基础):
请概述1-2个核心申报/推荐原因(150字以内):
在自然之友北京办公室和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的全力支持下,上海小组积极参与了上海富国皮革污染事件调查和协调社区居民与之冲突事件,促使利益相关各方出现在谈判桌前,开始对话和分享,使得冲突得到一定程度的舒缓,从而创造了在上海这样的特大城市,本土环保公益团体在环境冲突管理中发挥正面积极作用的新案例,为目前中国普遍发生的因环境问题而引发的各种利益冲突事件寻求新的解决之道提供了某种借鉴。
1)请简述申报机构/被推荐机构2-3个支撑申报原因的主要过往成功案例(800字以内):
注:请在这里主要陈述事情的背景、事实过程和直接结果。
上海富国皮革作为中外合资企业1995年设立于上海宝山大场地区,2008年转制为外商独资公司,经过多年经营,已形成品牌。然而,在上海市、宝山区两级环保部门留下了2004-2009年连续六年污染纪录,并多次被列为环保违法企业。临近的上海大学新校区以及北章村、上大聚丰园、祁连新村等居民区长年为臭气所困,甚至影响健康。社区居民已经进行了近10年的投诉和抗争,均无根本解决,矛盾一触即发。
自然之友和IPE在调研、沟通时发现了这一情况,决定进行调查和干预。自然之友上海小组作为在地环保组织,担负了第一线实务工作。小组成员通过多次申请政府信息公开,多次深入实地考察。小组成员还多次到社区与居民代表沟通商议,了解基本情况,找准定位,以社区居民为沟通主体,真诚协助居民与富国皮革进行博弈。同时,IPE和自然之友北京办公室通过绿色供应链追溯,推动媒体关注,做了相应支援。
在多方共同努力下,终于迫使富国皮革转变态度,于2009年9月23日举办了“公众开放日”。上海小组经过与IPE、北京办公室以及社区居民代表多次认真商议,确立了自身定位和参与方式。在上海小组成员陪同下,受害居民代表首次进入厂区,与企业负责人进行了面对面接触,促成了这一对话在理性、平和、真诚和开放的氛围中顺利进行。
在随后的日子里,上海小组多次参与了居民与富国皮革违规排污行为的对话调解,包括由IPE和自然之友北京办公室促成的第三方检测、第二次“公众开放日”活动等,确保了社区居民的切身利益,促进了事态的平和进展和解决。
通过这些努力,目前社区居民与富国皮革的利益冲突和矛盾已经得到明显缓和。
2)请简述申报机构/被推荐机构在推动生态环保议题或环保公益行业发展上最重大的贡献和成就(600字以内):
注:请在这里主要陈述所做事情的实际社会影响。
2008年以后,上海小组工作开始进入项目化新阶段,在只有兼职志愿者的情况下,仍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项目有:
推动政府环境信息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相关条例从2008年5月1日开始实施,上海小组立即行动,依法向政府部门申请公开环境信息,这在各地小组中处于领先地位。从该年7月起,组织会员以个人名义分别向上海市、浦东新区、闵行区、嘉定区、松江区等环保部门申请信息公开,申请结果放在“上善若水”专题博客上予以记录和公开。这项工作坚持至今,申请范围已扩大到了全市各区县,不仅锻炼了小组成员,学会如何依法履行公民职责,也促使政府相关部门逐渐改变态度,不再反感和不理解了。
环境污染事件调查与干预:2009年初,小组成员开始关注松江区居民对空气污染问题的投诉,采取了现场调查、申请信息公开、动员媒体、专题研讨等办法予以干预和支持。在多方力量共同关注下,促使该区政府部门立即采取了关、停等措施,改善了环境。正是在此基础上,2009年4月起,小组开始关注富国皮革污染事件,在北京办公室和公众环境研究中心支持配合下,取得了一定成效。此后,这一内容成为小组固定项目,设有专门项目小组,相继关注了松江居民受废品回收站污染侵害事件、高桥化工企业排放污染空气事件,等等。在项目进行中还联手热心公益的律师,进行了法律援助工作。目前已在项目小组中逐渐形成了志愿者、媒体人士、法律人士、居民代表等核心成员团队。
社区垃圾分类和就地消纳:从2009年5月起,在浦东三林世博家园的金色里程、新里程两个社,开展了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工作,至今已坚持了近两年。小组成员和志愿者定期到社区,指导居民进行垃圾分类、回收,得到了居民的理解、支持。今年3月,自然之友各地小组网络学习在那里组织了现场交流。如今,这一项目正在坚持的基础上,逐渐向其他社区推广。
此外,上海小组还展开了自然讲堂、绿色生活倡导、海滩净滩行动、汽车尾气排放监督、自然农法倡导等等活动,并与上海其他环保公益组织积极合作,共同促进上海环境的改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