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 > 环保项目 > 2011年第四届SEE-TNC生态奖专题 > 正文
申报/推荐类型:C029—绿色知行者—北京赵章元
*推荐人信息(主办方将公布被提名人的推荐人姓名、单位)
1.基本信息:
姓名:冯永锋
目前所在机构:光明日报 职位:记者
2. 推荐人简介(300字以内):
冯永锋 1971年11月出生于福建,199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95年-1998年在西藏日报工作,1998年至今在光明日报科技部工作。出版环保书籍多部。
3.申报人/被推荐人基本信息
姓名:赵章元
4.申报人/被推荐人简历(500字以内):
赵章元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主要从事水环境、近海环境污染的研究,他在职期间,曾经对北京阿苏卫垃圾填埋场导致的地下水污染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2005年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退休后,一直坚定地站在垃圾污染受害者的一边,被公众誉为“最值得信赖的环保专家”,是绿色知行者的典型代表,是中国公共知识分子的典范。
5.申报/推荐理由(请注意以下内容均指在近两年之内的工作为基础):
请概述1-2个核心申报/推荐原因(150字以内):
在中国环保专家普通不敢出来说真话的时候,只有赵章元能够出来说真话;在中国的垃圾焚烧专家们都蔑视公众的基本权益的时候,只有赵章元认定,公众的权益至高无上,并坚定地以自己的学识去维护之。
1)请简述申报人/被推荐人1-2个主要过往成功事例,以及在其中所担当的角色(600字以内):
2006年以来,垃圾焚烧厂的迅猛建设引发了公众的强大恐慌。在公众无法找到环保专家替其说话的时候,只有赵章元站了出来。不仅及时地把“业内消息”向媒体和公众发布,而且尽自己的所有可能,发表演讲,利用一切机会传播垃圾焚烧厂的潜在危害;开通博客,撰写大量的文章,揭示垃圾焚烧厂所必然会导致的危害;参与辩论,与大量坚持焚烧有理的专家进行抗辩和对话。一次又一次地兑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基本良知。
2)请简述申报人/被推荐人在推动生态环保议题或环保公益行业发展上最重大的贡献和成就(600字以内):
2008年以来,北京、广州、上海、南京、武汉等地公众持续地抗议在居民小区边修建垃圾焚烧厂。而2008年9月,环境保护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质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这份文件附件中的“生物质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查的技术要点”第6节的有这么一段内容:“根据正常工况下产生恶臭污染物(氨、硫化氢、甲硫醇、臭气等)无组织排放源强计算的结果并适当考虑环境风险评价结论,提出合理的环境防护距离,作为项目与周围居民区以及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的控制间距,作为规划控制的依据。新改扩建项目环境防护距离不得小于300米。”赵章元认为,300米外建垃圾焚烧炉太危险,因此,紧急给环保部上书,同时在媒体上大量传播这个观点。
此后,他参与了多次垃圾焚烧厂有关的讨论会,每次都是他既孤独又强大地屹立在公众权益、环境权益的立场上,虽然饱受攻击,但一直坚持自己的观点,持续撰写大量的文章,揭示垃圾焚烧厂可能带来的诸多危害;认定公众参与才是环境保护的唯一出路;垃圾焚烧只会给中国的环境制造更多的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