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我国媒体环境问题报道力度逐步加强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6月21日12:37  中外对话

  中国媒体加强环境报道

  周维

  因为环境持续恶化,环境议题在中国媒体报道中的重要史无前例,数位中国资深环境媒体人这样表示。此外,他们认为,非职业记者(在中国的用语是“公民记者”)在发现和报道环境问题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不久前,第二届中国最佳环境报道奖在北京揭晓。这是2010年“中外对话”与《卫报》联合发起的环境报道评奖活动,旨在奖励中国优秀记者在环境报道中所做的贡献和努力。今年有14个环境报道分别获得优秀奖和特别奖,他们来自10家国内知名的媒体。

  颁奖典礼之后,数位来自中国知名媒体的环境新闻编辑对中国环境报道进行了评论。《南方周末》的《绿版》编辑曹海东说,能够拿出1/8版面做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报道的媒体是不常见的,而且十多个记者为一个版工作更为少见。成立于2009年10月的《绿版》以环境调查报道和产业报道著称。2010年,许多中国媒体纷纷创立了环境版面,财新传媒的环境报道擅长科学性,《21世纪经济报道》从关注低碳政策出发。2010年7月,新浪环保频道成立。腾讯、搜狐等中国各大门户网站也推出了绿色频道。

  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环境报道经历了从一般社会新闻中衍生、突显的过程。曹海东说:“环境报道是社会新闻的衍生品。”《南方周末》绿版的出现是有代表性的例子,曾在《南方周末》做记者的“中外对话”中国总编辑刘鉴强说,以前环境新闻不是主流报道,环境报道很少有机会上封面或头版。但从2004年开始,他发现自己的环境报道经常上头版,一开始他觉得这是一般的重大的社会事件,但后来发现这类环境事件脱离了一般社会新闻,很快成为重要的新闻报道类别。在诸多环境灾害、环境事件频发的今天,环境新闻成为社会焦点是自然而然的,《南方周末》的《绿版》和各大门户网站环保频道的出现,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与主流媒体相比,冯永锋却走着一条不同的路。他是《光明日报》记者,同时发起成立民间环保组织“达尔问自然求知社”,以公民记者的方式关注社会环境问题。达尔问每周的“公民讲座”,时常挤满了公众和媒体。参与环境事件调查的NGO、记者会同环境事件的基层参与者或受害人一起出现在分享会上,给大家讲述事件的前前后后。

  正是这些调查和其后开展的分享活动,一次次帮助媒体发现环境问题,并把关注引向深入。达尔问跟进一个环境事件的时间通常很长,他们会抓住事件不断出现的新情况,反馈给媒体,刺激大家的参与。于是更多的媒体参与进来,呼吁的声音越来越大。去年“中外对话”参与报道的克什克腾旗铁蹄马危机问题,就是达尔问和北京环保组织首先发现并发起关注的,此后,《中国青年报》、《南方都市报》、《时代周报》、新浪环保等媒体跟进报道。在几轮报道和多方努力之后,中国马协会在铁蹄马的故乡建立了保护基地,保护行动也得到了当地政策的认可。“大树进城”、活熊取胆、辽宁斑海豹是由达尔问将民间组织的声音放大,进而促成了媒体的集中报道。达尔问自然求知社在民间组织和媒体之间建了一座桥梁。

  报道写出来了,如何将之推广,是媒体们考虑的营销问题。微博出现以后,营销方式不一样了。刘鉴强从一个普通用户的角度,道出了微博给他带来的改变。自从用手机上微博之后,他发现自己不再需要从中文网站看新闻了。

  现在许多媒体都在使用微博来推广报道。《南方都市报》深度新闻部主任喻尘说,《南方都市报》做日本地震报道时,派了10个记者去前线,后方则有大批的编辑和维护人员更新官方微博。在那期间,他们官方微博粉丝增加了十几万。现在除了《南方都市报》的官方微博,部门也有部门的官方微博,报社还要求每一位记者开通微博。

  微博也为公民记者提供了更广大的平台。辽宁斑海豹的生存状况就是人们用微博“随手拍”传播之后为社会关注的。还有归真堂与活熊取胆等许多例子,都是先微博关注,再变成媒体报道的。

  用网站业内人士的说法,微博的出现是互联网发展的3.0阶段(1.0是门户网站,2.0是博客平台)。新浪网副总编辑周晓鹏说,微博的操作非常简单,就是关注、被关注、转发、评论、上传等,但它的机制非常有效。微博最核心的其实是关注功能,就是我可以选择这个对象,不像以前门户网站一样,网民没有选择,是编辑选择后推荐给网民看。微博网民选择的信息都是他最感兴趣的,然后通过转发形成裂变式的传播。这样的传播效果非常强。

  周维,“中外对话”北京办公室助理编辑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41)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