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甘南州委书记陈建华:以农牧互补转变发展方式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7月20日14:40  紫荆网
陈建华接受紫荆记者专访。 陈建华接受紫荆记者专访。

  紫荆网 (记者 王立伟)北京报道 3月12日,记者专访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甘南州州委书记陈建华。关于甘南自治州十二五期间的环保规划,陈建华侃侃而谈。

  “做环保建设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转变思想观念,思想观念不转变,总是按照传统方式放牧,人要增加,牲畜也要增加,必然出现草畜不平衡。”陈建华说。

  十二五期间,陈建华强调,甘南将转变发展方式,以“农牧互补”为发展战略核心,进行“牧区繁殖,农区育肥,农区种草,牧区补饲”,充分将农区和牧区的优势结合起来,提高农民和牧民的收入。

  记者:陈书记:您好!我是香港紫荆记者王立伟,十二五开局之年,甘南藏族自治州生态发展的整体规划有哪些?

  陈建华:青海是黄河的重要水源补给区,也可以说黄河是发源于青海,成河于甘南。甘南这一块给黄河水的补给量占黄河上游的58%,这是从黄河的角度来看。那么,从长江这一块,它又是嘉陵江的主要支流、白龙江的发源地。去年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舟曲就属于白龙江流域。白龙江发源于甘南碌曲县的郎木寺。从这两点上都可以体现出它在生态上的重要性。

  甘南州一直把生态建设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来推进。因为历史的原因,生态环境的破坏比较严重的。甘南是个林区,解放后,几十年的森林砍伐,将很多林区破坏了。再加上草原上由于牲畜、荒漠过多,草畜不平衡,80%的草原都退化了。因此,甘南的生态环境的问题日益严峻。根据这些情况,这些年,甘南在发展过程中始终把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作为重点进行推进。推进的措施主要有两点。一是认真实施好国家已经实施的一些生态建设项目,比如:退耕还林、退木还草、禁牧休牧等项目。二是根据目前的情况,抓住国家加大对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支持力度的有利机遇,做一些比较大的生态建设项目。比如像是甘南黄河重要水源布景区生态保护与建设项目,我们经过几年的争取之后,国家发改委于07年的年底正式审批,我们从08年开始正式实施,这个已经实施了三年时间,国家总共投资了30多亿。实施三年后,将作为游牧民定居点工程。

  咱们的游牧民千百年来过着居无定所的生活。为什么要搞游牧民定居点呢?就是因为牧民定居之后,就可以把草原牲畜做到城镇附近,或者是公路附近。这有什么好处?好处就是他们思想观念会发生转变。做环保建设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转变思想观念,思想观念不转变,总是按照传统方式放牧,人要增加,牲畜也要增加,必然出现草畜不平衡。

  记者:甘南湿地减少,土地沙漠严重,我们将如何维护 “黄河之肾”呢?您可以系统的谈谈十二五规划当中的绿色经济、生态经济的发展规划思路吗?

  陈建华:首先,所有的牧民都要定居。定居之后,牧民就可以过上现代文明的生活。牧民的医疗有保障,孩子能上学,上了学、有了知识才能改变观念,他们以后可能就不是只知道放牛羊,传统的进行放牧,而是会学习新技术,改变生产方式;一部分牧民的孩子可能会走出草原去其它地方发展,能获得很多新知识,能听到广播、看到电视,对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对当地居民的文化程度、教育程度、思想观念的提高都是很有好处的。

  其次,就是转变我们驯牧业的发展方式。我们提出了一个“农牧互补”战略。简单的说,十六个字:“牧区繁殖,农区育肥,农区种草,牧区补饲。”为什么要提这样的一个战略?因为,甘南是全国六大牧区之一,有四千多万亩草原,驯牧业是我们非常重要的支柱产业。从市场竞争力来看,牦牛、藏羊它们的市场竞争力非常强。由于现在人们越来越注重保健,牦牛、藏羊完全是吃草长大的,在生长过程中没有一点添加剂,完全是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健康食品。所以,它们的市场竞争力越来越增强,人们对他们的认识程度越来越高。因此,我们要把这块产业发展壮大。但是要发展壮大,不能通过原来仅靠天然放牧的方式。靠天然放牧,养的牛羊越多,对草原破坏的越严重。转变这个方式必须靠“牧区繁殖”,在牧区繁殖牦牛、藏羊,养到一半的时候,再放到农区育肥,培育三个月到半年,从而减轻草原的压力、提高周转率。

  记者:那这种方式出现之后,是不是也大大缩短了牛羊的出栏时间呢?

  陈建华:是的!通过 “农牧互补”战略的实施之后大大缩短了时间。以前,牛的出栏时间是五年到七年,羊的出栏时间是三年到五年。而现在,三年就能养出牛,一年到两年就能养出羊,比过去缩短了近一倍的时间。降低了草原的压力,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相配率。提高了相配率就提高了效益,增加了牧民、农民的收入。

  为什么要提“农牧互补”战略 ?甘南既有草原又有农田,草原有四千多万亩,农田有一百万到两百多万亩,其中有一部分土地效益很低。比如,在草原,要两年种一次农作物。因为天冷的时间比较长,种植一年农作物后还得再晒一年。两年种一次的青稞或者小麦,一亩地里好的青稞或小麦能收割三、四百斤,差的可能只有一、两百斤,产量非常低。那么,我们把一部分农田“退耕还草”,比如种上苜蓿。苜蓿是一种多年生的植物,每年都可以进行收割,种植之后还可以保护土地。这样,既有草原,又有土地,就把农区和牧区的优势结合起来,叫“农牧互补”。把农民和牧民的优势结合起来,提高了农民和牧民的收入。从产业发展方面,通过这个办法转变发展方式。我们已经实施了几年时间,具体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

  记者:从基层角度来讲,农民、牧民对新型模式的接受程度如何?

  陈建华:这几年比较受欢迎,比几年前要好很多。因为以前的生产方式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很多人可能一下转变不过来。现在,大家观念逐渐在改变,收入也随之提高。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41)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