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业名词PM2.5成为流行语 空中污物越小越危险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23日13:39  新民周刊
新民周刊2011年第46期封面 新民周刊2011年第46期封面

  昂贵的空气

  21世纪什么最贵?

  人才!

  2011年冬季什么最贵?

  空气!昂贵的空气!

  我们呼吸的空气从没有像今天这样糟糕过。公众对空气质量的关注也从没有像今天这样热烈过。郑渊洁在微博上“七问”环保部门,潘石屹贴出美国大使馆的监测数据……PM2.5这个生僻的专业术语瞬间变成网络热词。将PM2.5列入常规监测评价体系,并公布监测结果的呼吁骤然强烈。

  专家、教授吐露实情,PM2.5不仅是一个科学问题,更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如果采用现行的空气质量评价体系,80%的城市空气是达标的。但是采用了PM2.5的空气质量检测评价体系,80%是不达标的。

  到底是要GDP还是要昂贵的空气?地方政府面临着一道看似简单却极其复杂的选择题。这一次,环保局即时响应了公众的要求,首次制定出PM2.5标准,将各方争议的PM2.5、臭氧(8小时浓度)纳入常规空气质量评价,并收紧了PM10、氮氧化物等标准限值。很显然,从制定标准到彻底改善环境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正像一位官员表态的那样,虽然挨骂,但也很感谢公众,因为这是他一直想做的事情,“阻力一直很大,而现在,因为公众的参与,事情可以做得快一些了”。(陈 冰)

  空中污物:越小越危险

  我们为什么要关心这些肉眼难寻的微粒?越来越多的证据证实,空气中的颗粒污染物,个头越小越危险。中国的空气质量,已经在悬崖边上。

  记者/黄 祺

  受伤的大鼠与人

  记者闾丘露薇最近在她的电视节目中,采访了软件商人贝志城,他是一位关心北京空气污染状况的网民。节目中,贝志诚给闾丘露薇展示了他办公室里空气净化器的滤网,滤网上积满细细的灰尘。专业人士介绍,事实上,滤网上看到的灰尘,并不是节目中讨论的“PM2.5”。能够肉眼看到的大气颗粒物,粒径一般都在10微米以上,而粒径等于或者小于10微米的颗粒物,也就是“PM10”“PM2.5”肉眼是无法看到的。

  把滤网上的灰尘当做细颗粒物是一个误会,不过,这正好是一个缩影。仅仅在2个月前,听说过“PM10”“PM2.5”这两个专业名词的人,还只限于环境工程、公共卫生等学科的专业人群中,而现在,它们显然已经是流行用语了。

  PM10 和PM2.5,都是对大气中颗粒物大小的描述,PM是“大气颗粒物质”的简称,后面的数字,表示“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如果不是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普通人恐怕不会去探究这些冷僻字眼的含义。越来越多的科研成果证明,大气颗粒物,与我们身边的疾病甚至死亡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它们的个头越小,对人类来说就越危险。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宋伟民教授的研究团队,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科研人员在上海市区采集了PM2.5,将这些大气细颗粒物滴注到实验鼠的气管。实验鼠本身就患有高血压,实验得到的结果是,与滴注生理盐水的对照组相比,实验鼠血压和心率明显升高,心电图结果也有异常。更多的生化指标显示,细颗粒物染毒组的实验鼠,心血管系统受到了损伤。

  科学实验描述的或许是极端状态,我们没有被滴注高浓度的PM2.5,但是,越来越频繁的雾霾天气中,一个人日积月累地吸进细颗粒,很可能在某一天就会引发或者加重疾病。这已经不再是个推测,各种流行病学调查数据证实,我们跟实验室里的大鼠一样,因糟糕的空气而很受伤。

  宋伟民教授主持的另一项研究,以某城市中心城区作为标本,分析在这个区域中,大气PM10 和PM2.5日平均污染浓度与居民日死亡数之间的关系。标本是一个常住人口124万的城区,调查的时间是2002年1月至2003年1月。最后得到的研究报告显示,大气颗粒物浓度与居民日死亡数之间存在关联。

  越小越危险

  10月深秋的北京,连续遭遇雾霾天,空气糟糕到让人难以忍受,而空气质量预报却显示“轻度污染”。人们感受与官方空气评价的不一致,引发了一场讨论。环境专家解释,出现这种不一致的原因,是官方预报系统以PM10作为评价因素。公众呼吁,让更小的颗粒物PM2.5进入评价系统,才能准确地反映空气污染的程度。

  在公共卫生学者的角度看,监测和公布PM2.5的重要性,是给民众一个防护的提示,PM2.5对健康的影响,才是关心这个数字最终的目的。“如果官方能够预报PM2.5浓度,当然是一件好事,像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等敏感的人群,可以根据预报安排自己的生活,尽量少去户外,做好防护措施。”宋伟民教授说。

  人就像一部精密的仪器,每一个结构都是适应环境的结果。我们的呼吸系统,天然地有着阻挡污染物的能力,那些较大的污染物,在经过鼻腔、咽喉时就已经被阻挡,即便是能够进入气管、支气管的脏东西,也可以随着气管内纤毛的运动,被运送出呼吸道。不过,人体也处处存在漏洞,对于微小的颗粒物,呼吸系统的屏障就无能为力。

  穿越屏障以后,细小的颗粒物开始以各种形式在呼吸道中兴风作浪。一个最直接的方式是,这些细微的颗粒物本身,滞留在敏感的呼吸道中,引起局部的阻塞和炎症。研究显示,2.5微米以下的颗粒物,75%在肺泡内沉积。我们可以想象,眼睛里进了沙子,眼睛会发炎。呼吸系统的深处,也是一个敏感的环境,细颗粒物作为异物长期停留在呼吸系统内,同样会让呼吸系统发炎。

  1995-1996年的一项研究,对广州、武汉、重庆、兰州四座城市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发现,大气中PM10和 PM2.5污染水平与儿童呼吸道炎症、哮喘的患病率相关,污染水平越高,患病率也随之升高。

  除了自己“干坏事”,细颗粒物还像一辆辆可以自由进入呼吸系统的小车,其他致病的物质如细菌、病毒,搭着“顺风车”,来到呼吸系统的深处,造成感染。“因为它们非常小,跟同样多的较大颗粒污染物相比,细颗粒物的表面积就大很多,它们的表面就能携带更多的其他致病物质。”宋伟民教授这样解释。

  PM2.5对我们呼吸系统的损伤,听起来还算比较容易理解,起码,在雾霾的天气里,脏空气引起的呼吸不适,是很多人都能体会的直观感受。但专家告诉我们,细颗粒物PM2.5的危害还不止在呼吸系统,很多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或者恶化,也可能是细颗粒物作怪。

  不要以为只要远离大鱼大肉的不良饮食习惯,就能躲开心血管疾病,细颗粒物也有很多“办法”诱发心血管疾病。比如,细颗粒物可以直接进入血液,诱发血栓的形成。另一个间接的方式是,细颗粒物刺激呼吸道产生炎症后,呼吸道释放细胞因子引起血管损伤,最终导致血栓的形成。

  还有一些发现,让人更加担忧。近年的一些报告显示,人类的生殖能力正在明显下降,环境污染被认为是罪魁祸首。来自波希米亚北部的一项调查,对接触高浓度PM2.5的孕妇进行了研究,发现高浓度的细颗粒物污染可能会影响胚胎的发育。更多的研究发现,大气颗粒物质的浓度与围产儿、新生儿死亡率的上升,低出生体重、宫内发育迟缓( IURG),以及先天功能缺陷具有相关性。

  悬崖边上

  细颗粒物究竟有多危险?即使是专门从事研究的科学家,也不能做出最准确的描述。人每时每刻都在呼吸,每时每刻吸入的空气中都存在细颗粒物,而细颗粒物的化学成分多达数百种,要摸透细颗粒物损害人体健康的因果关系,是一个庞大的工程。

  不过,一些最直观的危险,已经被各种研究证实,其中最受到重视的,是细颗粒物的致癌作用。通过实验室的动物实验可以看到,颗粒物提取物可以让大鼠、小鼠诱发皮下肉瘤、皮肤癌和肺癌等。

  现在的研究认为,细颗粒物致癌的主要原因,是一种叫做多环芳烃的有机物。流行病学的调查发现,城市大气颗粒物中的多环芳烃与居民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关。多环芳烃进入人体的过程中,细颗粒物扮演了“顺风车”的角色,大气中的大多数多环芳烃吸附在颗粒物的表面,尤其是粒径在5毫米以下的颗粒物上,大颗粒物上的多环芳烃很少。也就是说,空气中细颗粒物越多,我们接触致癌物——多环芳烃的机会就越多。

  不管是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还是癌症,最终都会损害人体健康,甚至导致死亡。

  2010年美国航空航天局公布的一张图片,如今已经广为流传。这张显示全球PM2.5 浓度分布的图像上,中国东部沿海被染成浓重的橘红色,几乎是整个图片中颜色最深、范围最大的一片区域。

  如果联系细颗粒物的致癌性和对死亡率的影响,这样的图片不能不让人担忧,更坏的消息是,随着中国污染源结构的变化,细颗粒物对人健康的影响,也许还将加重。

  与美国六城市、墨西哥研究结果相比较,上海某区细颗粒物对死亡率的影响,危险度稍低,但这并不值得庆幸。

  宋伟民教授介绍说,这种差别的产生有多种原因。不同地区大气污染水平不同、人群对大气污染的易感性不同、人口年龄分布和颗粒物成分也不同。看起来,我们正站在悬崖边上:中国正在迅速走向老龄化,中国城市机动车数量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也就是说,中国的情况会很快与欧美相同,细颗粒物引起死亡率增加的风险,也很可能随之增加。

  高龄人群是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易感人群,在污浊空气到来时,他们往往最先被“击倒”。2010年末,上海户籍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331.02万人,占总人口23.4%,老龄化程度已经接近世界老龄化最严重国家。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慢性疾病,多出现在60岁以上人群中,如果空气污染的状况得不到改变,老龄患者的死亡率,很可能继续增加。上海某区的调查也说明了这一点:65 岁以上老年人群死亡的相对危险度,比65岁以下人群更高。

  从全国范围来看,目前中国的大气污染为煤烟型,工业用煤和北方冬季取暖用煤,向大气中“贡献”大量的细颗粒物。而在美国和西欧,细颗粒物大多来自机动车尾气的排放。毒理学和流行病学研究均证明,在各种来源的颗粒物中,源于机动车的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影响最大。

  不过,中国正在迅速成为“车轮上的国家”。最近几年中,严重的堵车现象从中国一线大都市向中小城市蔓延,在抱怨马路变成停车场时,人们也许还未意识到,“停车场”上空弥漫的汽车尾气,也把城市变成了“毒气室”。

  11月中,中国由北向南进入冬季,冷空气吹散浓厚的雾霾,也让这场关于PM2.5的讨论暂时平息下来。晴空之下,人们是否会迅速忘记,中国的空气质量,已经拉响了警报?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相关专题 新民周刊 > 专题图集

更多关于 PM2.5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