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评论:资金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动力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02日14:04  第一财经日报 微博

  不出所料,南非德班会议甫一开幕就笼罩在阴云中。令外界最为关注的《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和资金问题,好像很难引起人们任何乐观情绪。

  据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项目经理李雁分析,资金机制可能成为谈判的棋子。作为去年坎昆大会一大宝贵遗产,各方已经决议成立“绿色气候基金”,由发达国家立即注资使之尽快运转,并保证长期资金来源。许多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寄望于这个基金能干些实事。

  会议刚刚开始,各方还处于观望、试探阶段。气候组织大中华区总裁吴昌华对记者称:“目前欧美经济不景气,冀望德班会议取得重大突破不现实,不过长久来看,各国绕不开气候问题。”

  资金确实是一个绕不过去的问题,发展中国家希望发达国家提供更多的资金和技术转让应对气候变化,发达国家则不想承担减排承诺,资金金额各方也一直争持不下。毋庸置疑的是,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产业必须遵循产业发展的规划,不断地搭建利益链条,其中自然少不了资金这一动力。

  低碳“很差钱”

  作为积极推进低碳建设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能采取的策略以及面对的境况已经很清晰。

  气候组织日前在北京发布了《中国的清洁革命四:财金战略》,根据专家调查预测,“十二五”期间中国节能减排和发展可再生能源方面的年均投资需求至少在5000亿~10000亿元以上,大部分接受气候组织采访的专家认为“十三五”期间的年均投资需求将更高。

  本报记者取预测中间数,每年投资按7500亿元计算,“十二五”期间也将达到3.7万亿元,按照预测的最高值,将达到5万亿元。

  中国在“十一五”期间低碳方面财政投入2200亿,据专家分析,这笔投入撬动整个社会投资2万亿元,如果按这近10倍的比例推算,“十二五”期间中国在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方面的投资无论如何都是一个天文数字。

  专家的预测并不仅是财政投入,还囊括了各种主体的投资。国家正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低碳产业的商业机遇很大,一般的行业因为存在盈利空间,企业投资积极性很大,不存在投资缺口。但上述气候组织报告认为工业、建筑、交通和居民生活领域节能改造的投资中有一定比例不会产生资金回报或成本回收期较长,可能需要政府支持。

  吴昌华认为,巨大的机会带来了巨大的融资机会。她的团队建议通过各种金融手段,建立碳交易市场等等为低碳行业融资。但她也称,包括能效融资和新技术融资在内的融资方式在中国开展得并不顺利。

  据本报记者了解,目前多家国际碳交易公司均在中国设有分公司,但谈到具体情况,气候资本一位副总裁说:“目前交易并不多,不够普遍,但我们仍然看好前景。”

  技术“不给力”

  任何一次转型都是产业技术先行,低碳发展也是如此,它会酝酿一批新产业和公司,不过,中国在这方面并不太乐观。

  “绿色经济也需要构建一个完整产业链,需要逐步培育各个环节。”吴昌华对本报记者称。国内目前新能源产业发展迅猛,风电装机量已经达到世界第一,光伏的产量也遥遥领先。“但在技术领域,却乏善可陈,光伏产业有国外技术封锁的原因,但也有国内企业的原因。”全国人大法律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茂林在一个新能源论坛上称。

  新能源一片火热,但其核心的储能技术仍不完善。“像太阳能和风能这样的间歇性能源,需要储能转化提供持续性供电,但储能仍然在前期研发阶段,技术众多。”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储能专业委员会会长俞振华对本报记者如是说。

  俞振华曾先后运作两家储能公司,他说,国家大力支持储能技术发展,但因为技术发展不明确,提供的资金有限,一家以研发为主的公司获得的经费支持仅占其年运营成本的20%左右。

  国家大力扶持战略新兴产业,将会加大在新能源、装备制造领域的投资,或许是个机会。

  上述气候组织报告还建议在技术创新之外,加强金融创新和税制改革。加快碳交易市场的建设,形成绿色发展的氛围。通过金融创新,能为各种类型的企业建立各种方式的融资渠道。通过税制改革,真正鼓励发展绿色产业。

  “就企业来说,会在现有条件下积极进入能盈利的领域,抢占市场,技术创新被忽视了。”中国新能源投资网副总裁对本报记者表示,“政府要以税制和制度为企业营造创新的氛围。”

  吴昌华也强调说:“只有通过一点点的努力,才能逐步构建起完整的产业链。”至于“十二五”期间年均5000亿~10000亿元的低碳投资,有多少能进入到创新领域,则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张旭东)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