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评论:应对镉污染亟须政府信息充分公开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1月31日13:45  北青网

  政府部门需要善待、善用新闻媒体,自觉接受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才能以积极充分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为妥善处置“镉污染”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广西柳州市处置龙江河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昨天发布消息,龙江镉污染事件污染团前锋昨天上午进入柳州水源保护地,并一度接近国家标准临界值。柳州市环保局负责人表示,目前柳州饮用水水源保护地的镉浓度在国家标准范围内,预计未来4天内可以保证控制在国家三类饮用水标准以内。

  1月15日广西龙江发现重金属镉超标,形成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位于事发地的河池市和下游的柳州市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但两个城市对新闻媒体表现出两种不同的态度。最初几天,河池市的信息发布极度匮乏,公众只能获得只言片语的零星消息。两周之后,河池市向媒体提供新闻通稿,称该市正全力推进龙江河段污染处置工作,污染水体镉含量呈下降趋势,但对事发原因、污染源、环保数据等关键信息只字未提。不同的是,柳州市一直利用报纸、电视公布事件进展及水质情况。从23日开始每两小时向市民公布柳江水质检测数据,并邀请媒体参观当地自来水厂及应急物资储备情况。由于政府信息得到详尽公开,柳州市民的恐慌情绪得到平定。

  河池、柳州在政府信息公开上的不同做法,代表了突发事件应对中的两种不同态度。以往常见的情形是,一些地方和政府部门对公开发布的信息严格设限,面对公众的信息渴求,大都以“救援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之中”相搪塞。现在,这些做法不但不适应突发事件处置的需要,而且可能给事件处置带来严重干扰,对社会秩序造成重大危害。2008年5月施行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要重点公开“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预警信息及应对情况”等12个方面的政府信息。关于突发事件的新闻发布,《突发事件应对法》草案中原本规定,新闻媒体不得“违规擅自发布”突发事件信息,事发地政府“对新闻媒体的相关报道进行管理”,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时删除了这两条规定,体现了保障媒体在突发事件应对中的采访报道权、舆论监督权的原则。

  去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意见》,其中强调抓好重大突发事件和群众关注热点问题的公开,客观公布事件进展、政府举措、公众防范措施和调查处理结果。综合地看,涉及重大突发事件的政府信息公开,包括事发前的常规防范、应急预案等机制与规范,事发后的政府举措、应对情况等动态信息,以及对事件的调查过程和处理结果,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是不可缺少的。

  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和中央的要求,广西“镉污染”事件处置亟须充分、完整的政府信息公开。有关地方和政府部门不但要公开阶段性处置情况,对事故处置全过程的信息也要保持动态公开;不但要发布“污染物得到有效控制”、“处置工作果断有力”等令人欣慰的信息,也要发布“污染事件使居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污染威胁进一步加大,可能导致事件等级升级”之类的警示信息。政府部门需要善待、善用新闻媒体,自觉接受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才能以积极充分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为妥善处置“镉污染”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