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气候变化与公众利益:公众参与的新路径”国际会议隆重举行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4月06日14:46  新浪环保 微博

  2012年3月31日,“气候变化与公众利益:公众参与的新路径”国际会议在武汉大学法学院120学术报告厅隆重召开。

  随着气候变化议题的不断深入,气候变化对公众利益的影响以及公众参与气候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开始成为国内外各界高度关注的一项议题。本次会议由武汉大学70后学者学术团队“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环境法治”、“传播学理论创新”和德国阿登纳基金会(Konrad-Adenauer-stiftung, KAS)共同主办,旨在探讨公众、媒体和民间组织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新途径。

  会议从早上9点开始,首先由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宋朝阳博士、德国阿登纳基金会上海办公室主任何彼得(Peter HEFELE)博士和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会长蔡守秋教授分别致辞,正式掀开了此次会议的序幕。致辞后,开始分四组主题分别进行主旨演讲和现场讨论。

  会议第一组讨论的主题是“中国环境与气候政策:法律与机构体制改革框架”,由“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环境法治”团队负责人秦天宝教授主持。秦教授以2012年武汉大学樱花花期后延为出发点,引发出了对气候变化原因的分析,他指出导致气候变化的原因可大致分为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而此次会议需要讨论的主要就是法律、政策、新闻媒体以及民间组织在应对由人文因素导致气候变化的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问题。其后,河南大学张建伟教授发表了“碳交易在中国:问题与展望”的主题演讲,张教授通过借鉴域外碳交易的实践指出了中国(特别是河南省)开展碳交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对未来的展望提出了一些可行的解决路径。第一组另一位主题发言人是德国观察(German Watch)政策主管Christoph BALS先生,他在“弃核背景下德国当前面对的气候政策挑战”的主旨演讲中向与会者介绍了德国在作出“弃核”决定后公众的反应以及弃核背景下所面临的诸多挑战和问题。

  在“传播学理论创新”团队带头人纪莉副教授的主持下,会议开始了主题为“改变思想与行为---媒体对环境与气候政策所起的作用”的第二组讨论。第一位发言人是来自《南方周末》能源与环境版的曹海东编辑。他回顾了“PM2.5监测事件”的大致进程,向大家介绍了媒体议程的设置、环境政策的制定与完善,并由此引申至一个较为新颖的话题“行动性新闻”,指出媒体在政策制定过程中起到的推动作用。其后,《碳商杂志》的孙杨编辑发表了题为“绿色智慧的沟通平台”的发言,指出在构建开放型“生态社会”,将所有利益相关方联系起来的过程中最最关键是公众的观念问题,并提倡通过教育和大众传播提升社会大众的节能环保观念和意识。第三位发言人是来自德国新闻社北京分社的安蓝德(Andreas Landwehr)社长,他以一名境外媒体人的身份比较分析了中、德两国媒体所面临的不同问题,他指出媒体是服务于人民、社会,媒体应充分发挥与群众的互信互利关系,做独立的媒体,有信誉的媒体。最后一位发言的是来自新浪环保频道的章欢主编,作为参与此次会议唯一一位网络媒体人,她回顾了中国媒体助推环保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网络媒体在促进公众参与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并与大家分享了新浪环保频道的几个经典案例。

  由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康保锐(Berthold Kuhn)教授主持的第三组讨论“非政府组织在环境与气候保护政策中的角色与作用”在下午1点30分左右开始。首先,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周志家教授发表了题为“非政府环保组织的发展及其对公众参与的影响”的主旨演讲,指出了现阶段中国非政府环保组织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西方的经验提出了可行的改善措施。第二位发言人是来自厦门市绿十字环保志愿者中心的马天兰女士,她较为详尽了介绍了该中心的核心文化、开展活动的方式已经公众的回馈等,引起了与会者的高度关注。最后一位发言的是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国际顾问施龙博士(Dr. Patrick SCHRÖDER)。他在演讲中指出了非政府组织在碳排放交易市场的角色问题,并与大家分享了欧盟的相关经验。

  会议的最后一组讨论中,主持人李广兵副教授采用“圆桌会议”的方式,除会议既定的康保锐教授、BALS先生、《江西社会科学》杂志社编辑王丽霞女士、《中国改革》杂志社编辑秦旭东先生等四位发言人外,另邀请了两位同学上台与大家一起分享关于“促进公众参与环境与其后政策的新途径”一议题的见解和看法。几位发言人各抒己见,从不同的视角提出促进公众参与的路径,让听众意犹未尽,受益匪浅。

  在会议总结阶段,何彼得博士和秦天宝教授分别表达了对气候变化和公众参与问题的未来展望,并指出会议的时间有限,但是大家对会议主题的关注是无限的,它将伴随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此次会议还吸引了德国驻北京大使馆、德国驻香港总领馆、《武汉晚报》、瑞典乌普萨拉大学、清华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经济学院、WWF、自然之友、中国青年气候变化应对网络等近百位从事媒体、高校教育、NGO等工作的专家、学者和社会人士以及学生的积极参与。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51)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