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萃(发自德国汉堡)
10年前,我来到德国,开始了漫长而有趣的德国留学生活。
作为一名普通中国学生,在踏上德国的土地之后,我很快就发现,德意志民族是个不折不扣的“节水控”民族。
事实上,德国并不在最缺水的国家之列(编者注:德国每年人均占有水资源量是1872立方米,居世界第125位。中国则是2118立方米,居世界第120位),在德国各地,随处可见纵横交错的河流和星罗棋布的湖泊。但是,饶是如此,他们的节水意识还是非常强,在德国,上至政府高官、下至普通公民,都有这样的共识:用了不该用的水就是浪费,浪费水和其他自然资源是没修养的表现,是不道德的甚至是可耻的事情。
一节尴尬的“节水教育课”
那么,德国人追求节水到了什么程度呢?初到德国的我很快就大开眼界。
刚到德国时,因为还没办妥留学手续,我就暂时借住在一位德国朋友家里。
朋友一家住在汉堡的富人区,家庭条件称得上是相当优越,为了表达对我的友好,朋友坚决不肯收取我的房租,这在寸土寸金的汉堡的确是非常难得的大方之举。我在感动之余,以为这位“富人”朋友,一定是平日大手大脚惯了,根本不会把这点“小钱”放在眼里。
然而,第一堂让我尴尬的“节水教育课”很快就来了。
一天饭后,我抢着去洗餐具。谁知,陪我在厨房洗餐具的朋友夫人忽然不高兴了,并很不客气地要求我以后不要再这样洗餐具了。
我拿着洗好的餐具不知所措,搞不清楚自己究竟犯了什么错。朋友夫人看我一头雾水的样子,才告诉我:“你洗餐具时太浪费水了。”原来,我洗餐具是用流水冲洗,在国内很多人也是这么洗的。但在德国人眼中,这样冲洗极其浪费,是无法容忍的。
后来,还是朋友的小儿子手把手告诉我洗餐具的节水窍门:要先把餐具浸泡在水中,接着抹擦,最后再冲洗,这一套程序下来,果然要比我的流水洗法节约不少水。
看到连这么小的孩子都深谙“节水之道”,我好奇地追问他是从哪里学来的。
这位小“节水控”告诉我,在德国,学校里就开设有节水课程,课文常常用对比和数据来说明节水的重要性。
例如,我们日常消耗的水大部分用来冲厕所、洗衣服、洗澡。德国人均日常耗水,一天约是126升,40升冲厕所,30升洗衣服,30升淋浴或盆浴,10升洗脸刷牙等,7升洗碗,6升打扫房间,还有3升是饮用和做饭。
听完孩子的这番话,我终于领会到“认识德国人要从认识水开始”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每个德国小孩上学后,最先学到的就是“节约用水”。甚至在幼儿园,孩子们也要按需求跟老师要水喝,以免随便拿多了造成浪费。
同时,家长还以身作则,加强节水的“身教”。比如,我周末常到一个朋友家玩,有时我会赶上朋友给小孩子洗澡,朋友决不允许孩子在浴缸中玩水,而是直接把小家伙放到满是泡泡的浴缸中洗一遍,也不再用清水冲,就直接抱出来擦拭了。
联想到国内亲戚小孩洗澡弄得满地是水的场面,我不禁感叹,德意志民族真是节水从娃娃抓起,就算小孩子一时还不懂得节水,长大也会从家长的身教中得到启迪。
家庭提示:
“抹肥皂时将水龙头关闭”
后来,为了离学校更近一些,我在校园附近租了一间房屋。
房东太太性情随和,很喜欢和各国的留学生打交道。很快,我就和房东太太混熟了,经常在课余时间,帮她打扫房间,或到花园浇花。
在房东太太家,我发现在节水方面真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在对留学生开放的公共空间,随处可见“节约用水”、“节约资源”等提示牌。抽水马桶、洗衣机等与水相关的电器,全是节水型的。她甚至在家庭卫生间里贴提示——“刷牙或抹肥皂时将水龙头关闭”。
房东太太还给我传道授业,比如,做沙拉时,把洗菜的水存起来冲厕所;改泡澡为淋浴,非要泡澡的话,水放到一半就好,别把浴缸放满水;淋浴的话,打洗发水和浴液时,要把淋浴的水关上;洗衣时,要把洗衣机放满衣服再洗,用洗碗机也一样;利用雨水收集系统,收集雨水浇花草树木。
在德国,雨水利用率很高,很多家庭都用集雨装置,主要是通过房顶收集雨水,雨水经过管道和过滤装置进入蓄水箱或蓄水池,再通过压力装置把水抽到卫生间或花园里使用。
德国一些州和社区鼓励、帮助居民购买集雨装置,并提供一定的补贴。环保组织或基金会也支持市民充分利用雨水,开辟网站或热线电话,向居民介绍利用雨水的科学方法,以及在何处购买集水装置、如何安装和使用集水装置等。德国还制定了一系列有关雨水利用的法律法规。德国的新建筑,无论是工业、商业还是居民小区,均要设计雨水利用设施,否则,政府将征收雨水排放设施费。
工业用水新工艺能循环50次
工业用水一直是耗水大户。如果算上工业用水和因此污染的水,德国人每人一天的耗水量就飙升到5288升。
在工业大国德国,工业用水量约为120亿立方米,其中80%用于冷却,生产用水只占20%。近年来,工业的节水重点是减少用水,提高水的循环利用率。目前,工业循环用水平均已达4次,最新工艺可达50次。纺织工业用水几乎可以全部循环。
著名的汽车制造商——德国大众公司的生产用水可以循环利用5至6次。此外,它每年收集利用的雨水达300万立方米,约为其用水量的10%。大众公司代表了德国工业节水的方向。
农业则是德国的另一个用水大户。据统计,德国水域中氯化物含量的55%、磷含量的45%来自农业。与此相应,德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点是减少污染,保护水资源。具体措施是:1.发展生态农业。鼓励农民不用化肥、不用农药,以减少对水域的污染。目前德国的生态农业只占农业总面积的2%,但有10%的农民表示愿意发展生态农业。2.采用高新技术。如让卫星技术控制农机,根据土质和植物生长需要来控制施肥量,以减少施肥过多造成的污染。3.因地施种。根据土质来确定种什么,让特定植物吸收土壤里多余的硝酸盐等成分。4.制定相应的农业政策。农业政策不能只从国际市场的竞争考虑,要顾及生态平衡的需要。
消耗一吨水要花5欧元
除了全民的节水意识高,德国水费高昂,也是人们热衷于节水的一大动力。德国的水费是一年一交。水费分为两部分,一份上水一份下水。上水就是指自来水,下水就是用过的污水。上水每吨交1.31欧元,下水每吨还要交3.74欧元,加在一起,消耗掉一吨水要花5欧元左右,将近40元人民币。
德国出台了不少有关水的法律,各州都有具体法规规定地下水的抽取量、抽水地点及时间等。德国政府号召“人人拧紧水龙头”。环境部门还专门建立网站,向公众介绍节约用水的小窍门,比如,给花园浇水最好用雨水,而且最好在早晨或晚上浇水,这样可以减少水的蒸发量。
一些德国家庭打扫卫生时,一桶水先用来擦洗家具,再用来擦洗门窗、拖地板,最后用来冲马桶。
也许,有人会说德国的节水控们过于抠门了,可是,正是这一点一滴的节约习惯,使德国成为一个有人的地方就有绿树鲜花的美丽国度。如今,节水已成了德国人的一个习惯,而很多外国人到了德国后,也会在潜移默化中慢慢养成同样的习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