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伟
在城市“毒地”的问题上,同样人口密集、寸土寸金的东南亚大城市与我国的大城市有很多相似之处。如今,东南亚的很多国家也发现,棕地给公众健康带来了不良影响。有鉴于此,这些国家通过立法、经济再开发等手段来对付“棕地”,取得一定效果。
工业化速度快造就“棕色地块”
除新加坡外,东南亚国家均属发展中国家,工农业在产业结构中占有优势地位。20世纪后期,东南亚国家工业化速度太快,过分追求经济发展而忽略环境保护,从而给东南亚国家留下了大量的“毒地”。在英文里,“毒地”经常是用“brown earth”来指代,直译就是“棕地”。
2006年4月的马来西亚《工程师》杂志载文称,各国从上世纪末开始不约而同地注意到了棕地的危害:被污染土地周围失业率增加,因为可用地块的匮乏导致新的发展计划受阻;由于居住地和就业机会的减少,棕地周边人口大量外迁;广泛的地下水污染和风吹带来的土壤污染物,对公众健康带来威胁;污染地块周围的生态系统稳定性瓦解;污染造成植被无法生长也造成外在景观损失。
面临“毒地”围城的东南亚国家,切身感受到土壤污染防治的迫切性,而欧美为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又给这些国家树立了榜样,遂将推动土壤污染立法提上了日程。不过,时至今日,文莱、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新加坡等国虽在相关立法或政策中对土壤污染防治做出规定,但尚无专门的土壤污染防治法律。
进入21世纪,东南亚知识界的有识之士感到时间紧迫,也开始行动起来,在2001年召开了第一届“东南亚棕色地块会议”,就棕地问题进行交流。2011年7月11~14日,马来西亚理工大学承办了“棕色地块2011”国际会议,探讨了棕地修复和管理等议题。与会者介绍说,目前棕地的修复技术主要分为原位修复法和异位修复法,原位修复法在东南亚国家很受欢迎,即在污染的原地点不移动受污染土壤,通过直接加营养物、供氧或使受污染地的地下水与降解菌充分接触,从而加快污染物分解。除了生物技术,纳米技术也逐步应用于“毒地”的修复中。
新加坡:
生态垃圾场也美丽
在东南亚国家中,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处于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在棕地治理、开发方面也颇具代表性。
作为东南亚国家中唯一的发达国家,新加坡几乎每10年就经历一次经济转型。20世纪60年代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主导,20世纪70年代转为经济密集型,20世纪80年代转为资本密集型,20世纪90年代又转为科技密集型,21世纪前十年则转为知识密集型,未来还要转型为创新密集型。
新加坡不断调整经济结构,实现了持续发展,同时“弹丸之地”的窘迫现实,给新加坡稀缺的土地资源带来了繁重压力。城市化浪潮不断扩散到郊区,新加坡的公司企业也从以前的市中心和中央商务区涌向郊区,留下一块块的棕地。
然而,一个人的垃圾可能是另一个人的黄金,棕色地块也有可能被开发成黄金地段。《新加坡房地产论坛》的文件列举了该国棕地修复开发的5个例子:
1.山景工业区1979年开始改造,如今已被开发成风景优美的居民区;
2.丹戎禺码头被开发成水岸住宅区;
3.罗伯逊码头仓储区被开发成商业区和居民区;
4.星狮集团的旧工厂被开发成混合用途区——包括购物中心和酒店等;
5.最近开发成功的项目是亚历山大物流园区,它被开发成高科技园区。
上述项目有的获得了更多的土地配额,有的则是借了政府机构的东风。不过,新加坡最赞的“毒地”治理,要数实马高岛垃圾场。
新加坡本岛以南约8公里的实马高岛,曾是城市主要废弃物的堆放地和焚烧厂。1999年,新加坡耗资3.6亿美元加以改造,用一条人工海堤把实马高岛和锡金岛圈起来做垃圾填埋场。海堤由砂子、石块和泥土堆砌而成,并铺设聚乙烯土工膜以防止垃圾场内的有害物质向海水渗透。焚烧过后的垃圾灰烬被运到这里填埋,上面再铺上泥土,然后再种上植物。实马高岛如今是以优秀生态环境而著称的垃圾场。有700多种不同种类的动物和植物和谐共处,其中还包括许多珍稀物种。大嘴鹭、马来西亚环颈鸻都在岛上筑巢,而濒临灭绝的中国白海豚也经常出现在小岛附近的海域里。孩子们常常在退潮后,来这里收集遗留在海滩上的海星或贝壳。
为了保护实马高岛上珍贵的野生动植物,小岛周边还种了两片红树林。如果有红树落叶或变黄,就说明附近的水质在改变,可能有垃圾污染了海水。这时,专业的管理机构就会前来调查、修复相关的设施。
但是总体说来,新加坡棕地开发的进度仍然是迟缓的,许多具有开发价值的工业区还在沉睡,比如金文泰附近的旧仓储区、穆罕默德·苏丹附近的空仓储区、巴耶利巴附近的旧工厂、仓库区等。新加坡在棕地开发上遇到的主要障碍,是经济上无利可图。政府提供的财政激励寥寥无几,税收政策提供的鼓励也很少,棕色地块的开发目前并不乐观。
马来西亚:
废矿区改造艰难起步
过去20多年来,伴随马来西亚的经济增长,由制造业带来的的环境问题也浮出水面:空气、水和土地都被污染了。但政府和公众对棕地的关注度还是不够高。与美国污染企业必须承担棕地的修复费用相比,马来西亚的企业和公司和中国一样,在法律上并没有清理棕地的义务。马来西亚玛拉科技大学的助理副校长苏海米博士指出,这是由于公众、服务机构和管理者等缺乏意识,从而导致特定立法的缺失。
近些年,马来西亚环境局通过了几个涉及棕地问题的提案,最新提案还参考了近年召开的棕地会议上提出的三个指南文件,即《污染地块评估和报告指南》、《污染地块修复指南》和《污染地块规划和管理指南》。但是,这些指南目前尚不具备强制性的约束力,只能靠当事企业机构自愿遵守。苏海米博士希望,环境局的提案能在马来西亚“第十大马计划”中成为正式法规。
棕色地块研究专家巴拉穆鲁甘博士指出,在棕地上建起了建筑物之后,再采取补救措施是代价高昂的,虽然短期内难以察觉危险存在,但无疑对生活在其中人们的健康是有影响的。
棕地的修复工作虽然在马来西亚经常遇阻,但还是取得了一些成功。苏海米博士曾在《工程师》杂志上,重点介绍了废矿区、垃圾填埋场的治理案例。
马来西亚霹雳州、雪兰莪州和柔佛州有大量的锡矿渣。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锡矿开采,留下了占地11.37万公顷的废矿区,大量有毒金属如铅、镍、锌等,使这些废矿区在地产交易市场上“姥姥不疼舅舅不爱”,无人问津。经过各方努力,如今11%的废矿区已经开始修复和开发。昔日的棕地上,已经建成了居民区、娱乐区、农场、果园和高尔夫球场。
一个典型案例是首都吉隆坡市的铁河废矿区,被改造成一个人气很旺的高尔夫球场和娱乐场所。
全马来西亚约有230个垃圾填埋场,每个占地20~150公顷。不再使用的垃圾填埋场大多被废弃了,也没怎么进行处理。2001年,随着马来西亚对地下水的污染状况进行评估,垃圾填埋场污染地下水的情况才为公众所知。政府正在努力将垃圾填埋场改造为居民区和娱乐区。例如,吉隆坡周边的武吉加里尔居民区和马六甲州的野新公园,就是在以前的填埋场上建成的。然而,公众仍然对这些地块的长期安全性心怀忧虑,担心健康受损。
土壤被污染,会殃及地下水的水质。因为降雨通过土壤的垂直过滤转化成地下水,这个过程容易受到被污染土壤的“毒害”。上个世纪,马来西亚对地下水保护不力,当局更看重地表水源保护。1998年的大旱使雪兰莪和吉隆坡遭遇水危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凸显出来。此后,马来西亚当局才开始重视地下水的保护。1997年,该国环保部门发起了一项全国性的监测行动,第一阶段在马来半岛47个棕色地块上打了79口监测井进行监测,第二阶段在东部的沙巴州和沙捞越州设置监测网络,2002年这些任务已经完成。这种监测对马来西亚政府监测严重污染地区的工作大有裨益。
越南:
美国帮忙解越战遗毒
越南经济在东南亚国家中相对落后,旅游业、制造业和农业渔业是主要产业。近年来,越南的经济飞速发展,但空气污染和水污染也日趋严重。据越南相关资料介绍,该国目前有300余个工业区,70%的工业区尚没有废水处理设备,90%的生产性企业将废料直接丢在垃圾场,给越南留下了大量的棕地。
除了制造业造成的土地污染,越南还有一处不堪回首的“旧伤”,就是越南战争期间美军喷洒的橙剂。橙剂是美军为对抗丛林中神出鬼没的越共军队专门制造的落叶剂,因封装在210升的橙色圆桶中而得名,其功效是造成树叶、草叶脱落。越战虽已经结束40年,但是橙剂残留物中的二恶英仍在持续毒害越南的环境和人民。
为了消除橙剂造成的土地污染,今年5月8日,越南和美国的科学家在河内举行研讨会,讨论使用“核内热脱附(IPTD)”技术治理受橙剂污染的土壤。一位美国专家在会上表示,作为美国国际发展署与越南国防部合作项目的一部分,IPTD技术将应用于清理岘港机场地区受橙剂污染的区域。
IPTD技术是一项先进的、在欧美及亚洲部分地区有成功应用实例的技术,可以用来清理危险废弃物。美国国际发展署副司长唐纳德·斯坦伯格表示,在岘港机场地区应用IPTD技术进行清理过程中,将会执行十分严格且谨慎的操作流程,以保证工作人员及当地居民的安全。
看来, “解毒还需投毒人”。
前景:
开发成本仍然太高
东南亚学术界对“毒地”改造已有较普遍的共识,那就是为提高棕地的开发规模,政府必须在财政、税收上为开发商提供优惠,这样才能激励开发商积极参与。
目前,东南亚国家的房地产市场上,棕色地块供过于求,主要还是政策倾斜不够,开发成本太高。但大面积棕地的改造开发,除了创造就业机会、增加税收,还有助于消除环境危险,清除“邻居们的眼中钉”,提升社区健康指数。
总之,棕地的治理恢复能为政府和民众带来双赢,但大多数东南亚国家在这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