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生活,希望天天都是这样的蓝天白云!”一场暴雨洗清雾霾,一阵秋风刮走尘埃,昨天的京城,天空湛蓝,空气清新。空气质量不负众望——PM2.5仅为3微克/立方米,而且还是24小时均值,是国家标准75微克/立方米的二十五分之一;对比看,上周浓雾绕京城,PM2.5一度高达203微克/立方米。
早高峰浓度也是3
“空气质量几乎可以用透明来形容。”昨天上午,暴雨洗礼后的京城,天空是大块的瓦蓝,丝丝白云作伴,让人心醉的碧空令很多摄影迷赶紧端起了相机,微博控们也用手机记录下了京城这超级难得的好天。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数据显示,位于车公庄站的PM2.5研究性监测显示,截至昨日16时,PM2.5 24小时均值为3微克/立方米,即使在八九点钟的早高峰期间,PM2.5也都只有3微克/立方米。
回忆起上周京城遭遇高温高湿天气后陷入浓雾,当时的PM2.5数值与昨天有天壤之别,尤其8月30日当天,PM2.5研究性监测数据的24小时均值高达203微克/立方米,高出国家标准近3倍。比起来,昨天的3微克/立方米仅仅是8月30日PM2.5值的一个零头。
今天空气质量仍优
有时候人体感觉和空气质量监测的数据有些差别,不过昨天大家的直观感受和数据却极其贴切。市环保局数据中心监测显示,昨天北京市的空气污染指数仅为15,空气质量为优。
北风是辛勤的城市空气清洁工,昨天北风不小,但没有沙尘混杂其中作怪,所以迎来了如此优质的蓝天和空气。据预测,今天全市空气质量依然为优,秋高气爽,非常适合外出活动。
晨报记者 吴亭 王海亮
■相关新闻
大城市本月起逐6小时细报天气
晨报讯(记者 王海亮)今后,您登录中国天气网点击北京的天气,将能看到“逐6小时精细化预报”,每6小时里天气的细微变化,都有精确的描述。记者从中国气象局获悉,从9月1日起,各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24小时天气预报不再以12小时为“分水岭”,而是细分为上午、下午、前半夜和后半夜4个时段。从此,我国正式启动大城市逐6小时精细化天气预报。对北京来说,2008年之前就已经开始了逐6小时精细化预报,今后关注的将是不断改进和完善预报技术。
国家气象中心预报系统开放实验室副主任薛峰解释说,传统的预报方式长期以24小时过程预报为公众提供服务,分为白天和黑夜两个时间段,启动逐6小时精细化预报服务后,天气预报精细为4个时段,公众可以了解到24小时内逐6小时的天气现象、最高最低气温、降水量、盛行风向和最大风力,其中降水量将精确到毫米。未来,大城市逐6小时精细化预报业务还将拓展到全国地级以上的城市。
■马上就访
北京“逐6小时”已多年
市气象台台长乔林告诉晨报记者,2008年之前北京就已经实现了“逐6小时”,从2008年开始还实现了“逐3小时精细化预报”。所以此次9月1日启动的大城市逐6小时精细化天气预报,对北京来说只是延续以前的做法,今后将会不断改进和完善预报的技术,并研究公众获取气象信息的更好更多的渠道和方式。
中国气象局预报与网络司有关负责人称,大城市逐6小时精细化气象要素预报业务,将逐步把精细化天气预报与天气对城市运行和社会活动可能带来的重大影响相结合,开展与城市交通、水文、电力、旅游、会展等行业相关的影响预报。乔林对此表示,北京在重大节日和活动时,曾经开展过对未来一段时间的逐一小时预报,“在北京奥运时就曾经做过最精细的逐一小时预报。”
晨报记者 王海亮
智投·资讯 | 行业专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