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蓝思众享气候变化观察团北大仓站活动来到红兴隆农垦局北兴农场,参观了北兴农场气象和土壤分析站,了解了当地的气象和土壤条件,土壤分析中心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让我耳目一新。
农业生产不仅仅依靠气候资源,也深受土壤条件的影响。三江平原北大仓是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区域之一,肥沃的黑土造就了北大仓,但若开垦不科学,如过度施肥等,可能使黑土地肥力减少、土壤板结,从而毁掉北大仓。
中国大部分农业区域,主要以单个农户为主,规模小,机械化程度相对较低。同时,由于投资成本有限,农田管理往往依靠经验,比较盲目,如施肥时不知道土地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肥料,需要多少肥料,常有一种肥料施用过多另一种施用过少的现象。这种经验方式也可能对环境产生一些不利影响。如施肥过多,就可能增加氧化亚氮的排放,同时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土壤板结等。
北兴农场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就像把农田当作一个“病人”,先“问诊号脉”,确定这个病人得了什么病,再开药方。技术人员先在田间采集土壤,分析土壤元素含量,然后确定土壤缺少什么样的元素,从而按需配置相应的肥料和量,实现“对症下药”,避免了过度施肥和不合理施肥,不仅实现科学种田,也达到了保护环境的目的。
当然,这种测土配方施肥的高级法子在大规模国营农场容易实现,对广大单户经营的农村地区来说,还是有难度的。毕竟,大规模农场有足够资金,这个条件不是谁都能够满足的。如果这种“科学开药”能够普及中国每一寸农田,会节约和保护多少农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