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安环境转型为节能服务商

2012年10月18日19:57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王世玲、袁荃荃 报道

  今年冬季,位于山东莱阳的化工厂冷却塔,可能会显得有些另类:不再排出热腾腾的“白气”,而是被回收利用后转换成热量输送到附近建筑物内的暖气管道中。

  完成这一热气能量“搬运”的过程,用专业语言来表达就是“工业循环冷却水(冷凝水)余热利用集中供热”。具体原理是:采用热泵技术,将工业循环冷却水中的低品位热能(一般在50度左右),提取出来,并加热至供暖温度,为建筑冬季集中供热。

  这些专业性描绘,在能源研究者看来,可以总结为一个新兴产业,即:利用工业余热、余压及可再生能源的节能服务产业。

  盾安环境(即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股份有限公司)下属的盾安(天津)节能系统有限公司于2012年6月25日与山东省莱阳市人民政府签订《莱阳市可再生能源城市集中供热合同》,计划投资额5亿元人民币,利用莱阳市工业余热、废热、城市污水废热等可再生能源解决城市集中供暖及工业供汽。工程建设规模为不小于500万m2的建筑供暖及工业供汽,建设周期2012-2014年。

  “盾安通过专业化的节能技术和服务帮助工业企业提升能源效率、实现节能目标并降低了产品能耗及技术、财务风险,地方政府也解决了市政项目的民生投资问题,社会大众则享受节能减排带来的碧水蓝天,从而形成真正多方共赢的局面。”盾安环境总裁葛亚飞如是理解节能服务行业的实质和内涵。

  随着国家对节能减排指标的细化和加强,敏感者已嗅到节能服务产业“春天”的味道。

  “根据我们调研,预计‘十二五’期间,工业余热利用项目的节能潜力将达到9000万吨到1亿吨标准煤,市场规模也能达到3000亿元。”国家发改委能源所能源系统分析研究中心主任周伏秋对本报记者表示。

  国务院最近印发《“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力争到2015年,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4.5万亿元,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2%左右,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5%以上。

  或许是看中了“十二五”节能产业空间,作为暖通空调行业的龙头企业,盾安环境依托其自主研发的污水源热泵及工业余热利用技术,进军新兴的节能减排产业,致力于由传统的产品制造商向系统集成服务商的转型。

  事实上,盾安环境在节能服务行业的布局正在提速:从2010年2月6日收购太原炬能再生能源供热有限公司开始,截至2012年7月31日,已囊括了14个相关订单,其中仅今年上半年就有35.8亿元合同金额。

  尽管节能市场春天已来临,但一系列难题还挑战着每一个进入该行业的企业:节能减排宏观策略偏差,如重能源替代轻能源优化利用;节能的主要商业模式合同能源管理(简称EPC)的困境如投资大、周期长、融资难,甚至现行体制格局,如电力等热源企业非属地管理和供热企业公用公益性带来的“拿项目”难和回款难等问题。

  设备制造商转型节能服务商

  “从2006年开始,我就注意到,一些中小企业在从事节电方面的技术和项目,如:用节能灯或LED灯替代白炽灯,建筑物水系统和空调系统变频改造等”,葛亚飞回忆,“而事实上,中国能耗最大、浪费也最严重的应该是供热,而不是简单的节电及变频等,对北方地区的建筑而言尤其如此。”

  或许是基于这种思考,于2007年6月正式加盟盾安环境后,葛亚飞就开始逐渐关注节能行业。

  2008年初,葛亚飞和一位台湾朋友的聊天中,知道了一个令他和盾安环境都颇为心动的节能技术:污水源余热再生利用技术,由此衍生而来的是利用此项技术、采用合同能源管理(EPC)模式的节能服务产业。

  “2008年时那位台湾人说,欧洲有些城市如斯德哥尔摩城市供热来源都取自于城市的污水余热。”葛亚飞对本报记者回忆,当时他们就非常感兴趣这些技术,并萌生与该台湾朋友合作研发的想法。

  但2009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葛亚飞听说在山西有家企业已研发出该技术,并有几个项目正式运营。随后,葛亚飞动员盾安环境董事长周才良考察项目现场。“很激动!我们的设想居然在中国已有项目运营。”

  所谓污水源热泵技术是利用城市原生污水冬季水温高于大气温度、夏季水温低于大气温度的特点,冬季从污水取热供暖,夏季向污水排热制冷。

  这一节能领域有很大的市场前景。盾安环境的研究团队给出的分析是:截至2010年全国污水处理能力为6800万吨/日,计划至2015年新增4200万吨/日,按“十二五”期间全国均值为8900万吨/日计算,提取污水5℃热量,则可为4.3亿㎡建筑供暖,折合节省标煤761万吨/年,2011-2015年共可节省标煤3806万吨,占总目标的5.7%。

  而这令葛亚飞激动的企业,就是后来被盾安环境于2010年2月6日收购的太原炬能再生能源供热有限公司。此后,盾安环境开始正式涉足被葛亚飞称之为利国利民利企利社会的事业——节能服务产业。

  除了污水源余热利用,地热利用也进入了盾安环境的视野。如建筑面积96000 平方米的山西烟草公司太原分公司大楼项目等。

  但是,污水源和地热由于规模小(污水源热泵技术项目一般适合于小范围的供热或制冷)、区域限制(地热资源)等问题,短期内难以迅速做强做大。为此,盾安环境2011年开始把目光投向了工业节能领域,即工业余热利用,并迅速取得了显赫业绩。

  “污水源热泵项目和工业余热利用项目采用不同技术,在盾安环境,这两类项目涵盖了整个可再生能源业务,目前在手项目合同共计14个。”西南证券研究员李辉对本报记者分析。目前公司已获得的项目包括河北定州,山东泰安,江苏大丰,河北武安,山东庆云,天津宁河,山西平定和河南鹤壁等,业务正处于版图扩张阶段,且同业先声优势明显。

  盾安环境7月30日公告显示,公司下属控股子公司太原炬能再生能源供热有限公司近日与中国国电集团公司霍州发电厂(霍州电厂)签订《国电霍州发电厂冷凝热综合利用合作合同书》,计划投资额2.3亿元人民币。

  该项目是目前国内装机容量最大的电厂空冷机组冷凝热回收项目。

  对此,民生证券研究员刘静分析,这是该公司继与河北武安和华能众泰电厂订单之后,再次与电力集团下属电厂签订合同。“与中国国电集团的合作,将产生较好的示范和辐射效应,我们预计本项目对于2012年的收入和利润形成贡献。”

  突围EPC瓶颈?

  尽管企业和机构研究者,对再生能源利用和节能服务产业充满了期待。但争夺这块巨型蛋糕的参与者,还需要面对诸多艰巨挑战。

  虽然工业节能领域由于具有规模效应,一旦订单做成,有望成为区域性供热能源商,拥有自然垄断地位,从而获得稳定持续的回报。但作为工业节能的主要商业模式,即合同能源管理(EPC)行业还存在着诸多掣肘。

  首先是EPC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因此,从事该领域的企业普遍问题是,资金链紧张,融资压力大。

  西南证券研究员李辉近日在多份盾安环境的调研报告中表示,盾安环境目前签订协议涉及投资金额较大,BOT模式运营周期较长,在应收账款方面存在一定的风险。

  “该行业需要的投入成本确实很大,不过融资方面还好,有政府和银行扶持项目。”西南证券研究员李辉对本报记者表示。

  “我们的优势是上市企业,可以通过资本市场融资。”盾安环境董秘何晓梅称,盾安环境还有强大的后盾,即母公司盾安集团作为全国500强企业,下辖两家上市公司,总资产已超400亿元;集团拥有数家投资公司(如山创投等公司),专业进行投融资架构的设计和资本的运作。

  事实上,近期盾安环境通过资本市场已获得融资,“证监会核准的12亿公司债已经发行完毕,其中4.26亿用来偿还银行贷款,剩下的将近8亿元用来缓解现金流压力以及投入生产。”李辉表示。

  “该行业的投资周期比较长,但1到2年应该就能收上来应收款项,不必等到合同期满才核算节能效益,因为经过一两年合作就知道大概节能效益如何,后面节能量都会较为稳定和有保证。这方面的风险不必过分估计。” 厦门大学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对本报记者分析。

  对此,葛亚飞对本报记者表示,盾安环境也将考虑扩宽融资渠道如收益权融资、建立节能减排基金等。

  除了融资问题,在工业节能领域,盾安环境遇到的更大问题,可能在于热源难拿。

  如民生证券研究员刘静在盾安环境的研究报告中提示,“再生能源项目订单获取有困难。”

  “工业节能订单难拿的原因之一是,中国热源单位,尤其电力企业的体系架构问题。”一位节能领域的专家对本报记者分析,如电力企业的余热利用,一般地方政府和地方电厂都比较积极。因为,对地方政府而言节能减排是政治任务,供热是民生大事,而地方电厂也有相应的收益,“但地方电厂没有自主性,相关项目需申报到集团公司,而集团公司常常久拖不批,地方政府也只能干着急。”

  此外,订单获取困难还在于出现了具有优势的竞争对手,即一些大型用能企业组建自己的节能公司,如神华集团成立了北京神华中机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成立中广核节能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等。

  “政策鼓励大型重点用能单位组建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将会形成节能服务行业垄断,对专业化的节能服务公司形成了行业壁垒。”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副主任谌树忠提醒,这将会给这些经过多年发展起来的市场化的节能服务公司带来冲击和不公平竞争。

  “竞争可能存在,但目前还远不足以形成威胁。”葛亚飞对本报记者表示,尚未感到大型用能企业自建的节能公司带来的压力,因为节能领域是一个专业性强的行业,包括技术、资金、系统集成、项目运营经验、管理等。

  “热”能源商的想象

  “工业余热利用供热领域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做机械行业出身的葛亚飞,看准了节能领域带来的企业转型契机。

  带着这种预判,盾安环境于2011年4月专门在天津成立了节能服务产业的运营总部——盾安(天津)节能系统有限公司。

  “2012年1-7月份,盾安节能签定的节能服务合同总额已超过35亿元,稳稳奠定了自己作为业内领先者的地位。”葛亚飞表示,这一领域,行业和企业都会成倍增长。

  盾安环境由传统设备制造商转型“系统集成服务商”的设想,已见雏形。葛亚飞对本报记者表示,盾安环境今年空调零部件事业部和环境优化与系统集成事业部,两个板块的比重一样,明年节能板块将超过空调零部件板块。

  “今年8个项目完工运行,预期明年再做10个项目。”葛亚飞称。

  尽管市场前景看好,但发展之路并不平坦。

  “工业余热利用和污水源热泵项目已喊了这么多年,为什么没有做得很大,是有种种原因的。最关键是行业、企业应扭转一个看法,即要把财政补贴看做额外奖励或鼓励,不能变成不给补贴就要死掉的状态。” 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北京办事处能源与气候变化高级顾问杨富强对本报记者表示。

  “合同能源管理的财政补贴目前还是只针对节能效益分享型合同。像节能量保证型合同、能源费用托管型合同都还没能纳入扶持范畴。但我了解到,北京已经在考虑将扶持范围扩展到节能量保证型合同。未来,扶持范围扩大是一种趋势。” 周伏秋对本报记者表示。

  西南证券研究员李辉对本报记者表示,按合同量来看,2012年盾安环境可能有1个亿的财政补贴,预计今年整个可再生能源业务贡献收入10亿元。

  民生证券研究员刘静称,“一亿补贴,不是2012年一下子发到公司手里,是2011年到现在,根据每个项目的节能效益、完成指标来逐步申请。现在能给到公司的也许只有上千万,剩下的都需要等待逐步下拨。”

  “国家补贴有当然更好,但我们不会把它看得太重,因为节能服务企业要想做强做大并持续发展,最终还得靠自身的实力,而不是靠财政补贴。”葛亚飞称,相比中小节能企业,盾安环境在资金实力和技术、管理、系统集成服务能力等方面有自己的独特优势,不会靠财政过日子。

  “煤改气”的节能误区

  节能减排强力推进下,节能服务业“井喷”之势引发着资本与市场的想象。2010年4月作为新型产业之一的节能服务业,首先迎来政策利好,即四部委联合颁布了《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其后,陆续出台了政策“礼包”,包括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提出给予节能服务产业“三免三减半”的税收优惠政策。

  从决策者之意看出,合同能源管理将成为中国用能单位实施节能改造的主要方式之一。截至2012年上半年,我国注册的节能服务公司已经达到4000余家,总产值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

  但是资信良莠不齐的企业、财政补贴专项制的漏洞、节能量考核第三方评估者的缺失等,都给这个貌似未来蓬勃发展的行业,蒙上了阴霾。

  在葛亚飞等节能行业先行者看来,工业余热等节能领域发展不充分,还跟地方政府的节能减排宏观策略相关。

  “现在的节能减排手段可以说是‘简单粗暴’,即淘汰小锅炉,上天然气等。”葛亚飞称,决策者们没有精细的考虑把余热余压等现有资源利用起来,或者把热源优化分配。

  目前全国多个城市正在进行煤改燃气供暖,这种模式存在如下问题:大量天然气依靠进口供需矛盾突出;政府拿出大量补贴;冬季供暖高峰堪忧;挤压地下有限空间。

  “将煤改燃供暖,变为煤改工业余热或可再生能源供暖,减轻城市对天然气的巨大需求和资金压力。”葛亚飞称。

  此外,具体到操作层面,不少耗能企业对节能存在认识误区,即认为节能减排主要就是设备的升级或技术的替代,而没有意识到能源管理在系统节能过程中的重要性。

  “其实,节能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统筹考虑系统每一个环节的优化设计及优化运行,才能实现整体节能的最佳效果,而这正是专业节能服务公司的优势所在。”葛亚飞表示。

  为此,葛亚飞建议,政府主管部门要加强引导,耗能企业要主动转变观念,提升“节能系统集成”的意识。对于既有工业项目在提升设备和技术效率的同时,通过对系统各个环节的优化设计,对能源的梯级利用和优化利用,提升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我国海军与海监渔政今日在东海演习维权
  • 体育NBA季前赛-三巨头三节51分热火大胜活塞
  • 娱乐台湾电视台播出淫魔富少不雅照遭处罚
  • 财经消息称日化巨头将对洗发水洗衣粉提价10%
  • 科技摩托罗拉移动每况愈下:吞噬谷歌利润
  • 博客官员名片特殊作用 朝鲜的幸福家庭
  • 读书高瞻远瞩:邓小平给中国领导人十忠告
  • 教育揭秘富二代教育问题:贵族式留守儿童
  • 育儿宝宝没奶喝哭闹不休90后老爸报警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