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员手记:不要让长江江豚仅成为标本

2012年10月19日17:35  新浪环保 微博

  观察员林晶晶

  在武汉白鱀豚馆,工作人员带我们参观标本馆。还在门口,福尔马林的味道和氛围就涌了上来。标本,是指保持实物原样或经过整理,供学习、研究时参考用的动物、植物或者矿物,有针插,有液浸,本意是收藏以供后世研究或者纪念。在这里我看到了中华鲟那样的带着浓厚史前色彩的标本,也看到了著名的白鳍豚“琪琪”,新奇的情绪过去,目光还是离不开这些被标签为“标本”的物体:已然死去,却保存着身体,形在而神不留。

  寻常生物是不需要这么精细地被制造成“标本”的,长江江豚作为一个族群的逝去似乎让人们举手无措,因此更加留心“标本”的保存。

  想象有这么一天,攫取了地球的统治权,他们有意或无意,直接或间接地把人类逼上灭绝之路,也兢兢业业地制造人类标本,供后世研究学习。

  听起来像某种被害妄想症类型的科幻片,极端又悲观。然而这几乎就是现在发生的事情了。又或者想象这么一个世界,除了各种野生动物、自然界的生物都几乎灭绝了,如果人们想认识哪怕一只猫,也要到类似动物馆那样的集中饲养机构中去观瞻,只因为除了那样的机构以外,地球上再也没有人以外的生物的存在空间了。这个世界听起来也很夸张,但是却并不遥远。

  在江豚人工饲养馆观看江豚喂食的时候,一开始只是觉得江豚实在“萌”得一塌糊涂,怎么会有人忍心让它们受伤害甚至主动伤害它们呢?又想到既然外面的环境那么恶劣,与其让它们相继死于野外,不如都圈养起来好了。

  随即想到,那样做的话,它们最好的结局不过是终日在狭小的水池里从这头游到那头,偶尔顶着皮球消遣一下罢了。这就是我们对人类以外的生物所做的事情:毁了它们的家园,毁了它们的生活方式,如果它们恰好符合人类的审美价值,就挑一些代表圈养起来,自以为是为它们付出了很多。

  可是这颗被径自命名为“地球”的星球明明不仅只属于人类,一直以来守护着地球生态的,更不仅仅是人类,而我们却肆意破坏其他所有者的生存权。

  除了特定的科研人员以外,我们大部分人只在某种生物进入“濒危阶段”并逐步走向灭绝之后才稍微关注一下它们,只在口头上说着应该保护环境、保护它们,然后继续延续杀鸡取卵式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任由灭绝物种的范围扩大。

  标本馆的收藏提醒着我们这么美丽的生灵曾经也住在这个星球,我们应该做的却远远不仅仅是参观标本馆或者干喊保护环境的口号。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我国海军与海监渔政今日在东海演习维权
  • 体育NBA季前赛-三巨头三节51分热火大胜活塞
  • 娱乐台湾电视台播出淫魔富少不雅照遭处罚
  • 财经消息称日化巨头将对洗发水洗衣粉提价10%
  • 科技摩托罗拉移动每况愈下:吞噬谷歌利润
  • 博客官员名片特殊作用 朝鲜的幸福家庭
  • 读书高瞻远瞩:邓小平给中国领导人十忠告
  • 教育揭秘富二代教育问题:贵族式留守儿童
  • 育儿宝宝没奶喝哭闹不休90后老爸报警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