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新闻中心记者 李禾
从2004年开始,一直从事环境保护和科技领域的采访和报道。参与并报道了全国两会、全国环保大会、全国环保科技大会、淮河污染治理、圆明园铺膜事件、“环评风暴”、区域限批、绿色经济新政策试点、渤海溢油事件、血铅污染事件等,报道几乎覆盖了国内外环保领域的所有大事。
空气中PM2.5污染是公众关注的焦点,在2011年-2012年,集中对PM2.5污染产生的原因、健康危害、空气监测站设置问题、国家空气质量新标准解读等做了全方位报道。其中,《调整空气监测站,人为增加蓝天数?》等报道引起有关部门和公众的关注。
生态破坏造成的慢性危害,比污染排放造成急性破坏的效果更隐蔽,但后果更严重,修复也更困难。她暗访了湖北省咸宁市,发现当地“砍烧掉原本茂密的原始林,竟然是为了原地再造一片森林”。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湖北等地上演了一幕令人费解的“造林工程”,发表的《令人费解的“造林工程”》一文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思考。“为打造园林城市,实现‘绿化大跃进’,一些山林里的古树被‘斩首’‘截肢’后进城安家”,她对湖南“大树进城”现象进行暗访,挖掘将农村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树龄的大树、古树倒卖到城市里的产业链……
迄今为止,她共发表作品20余万字,其中,很多作品产生了强烈反响。除上述作品外,《如何使废弃物“起死回生”》一文,揭露了我国废弃物回收、储存和再利用等方面问题,引起了中宣部等中央部门的关注,并专门发文表示“科技日报刊文披露废物治理问题值得重视”;还有大量作品被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选用以及被其他报刊及网站转载。
至今,她本人和作品多次获得各类国家级奖项。2012年获第九届“地球奖”(新闻组)、第六届中国可持续能源记者之星特别报道奖(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能源基金会、世界自然基金会),2011年度、2010年度、2008年度、2007年度优秀环境新闻记者(中国环境新闻记者协会),“2011年度环境好新闻奖” (中国环境新闻记者协会),2005年度“杜邦杯环境好新闻奖”2等奖(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