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国家在城镇化道路上,有作为前车之鉴的血泪教训,也有可供学习的绿色创举。
失地农民悲怆进城路
从历史上看,城镇化的动因既有吸引力——城市提供的各种诱惑,城市生活令人向往、公共交通便利等;也有推动力——农业生产水平提高造成劳动力过剩,还有耕地和牧场因退化、被侵夺、被污染及冲突等原因,使农民离开世代赖以生存的土地。
19世纪美国农业现代化蓬勃发展,在提高产量的同时,也对中小农场造成了消极影响,很多农业人口不得不离开农村进入城市。20世纪中期的日本农民进入东京,近些年来印度农民挤进孟买,均可以从上面的动因中找到答案。
《纽约时报》2012年6月的一篇报道从环境的角度写道,即使有的农村人生活好于城里人,但他们由于农村基础设施的缺乏和受到干旱、洪水、瘟疫等环境的威胁要远大于城市人群,所以还是会进城。该报道称,很多泰国农民认为“农村生活酷热难耐,使人精疲力竭,干得越卖力,挣钱越少”,所以他们进城了。但大量农民进城之后住进了贫民窟,接踵而来的是暴力、毒品等严重的社会问题。
所以,不想进入城市贫民窟的农民便起来抗争。印度的城市化速度落后于中国,因为一些农民起来捍卫自己的土地和生活方式,大大减缓了国家的城镇化进程。2010年的一则新闻就从一个血腥的视角,说明了农民进城的无奈:哥伦比亚4个月中有11名农民领导人在收复土地的斗争中遭到杀害。
这种城镇化模式一路充满血泪。
农民离开耕地和牧场进入钢筋水泥的城镇,也许路程只需要几个小时,但要真正融入城市却需要更长时间。农民进城后有了稳定的工作,才会过上有尊严的生活。2007年美国智库“世界观察研究所”的一份报告,列出了2000万人口的巴基斯坦最大城市卡拉奇的经验,当地市政府为裁缝们解决了数十万所廉租房,使当地的成衣业得到大发展。
日本小城重视节能
长期以来,很多人对城镇化存在误解,以为城镇化就是大家一股脑涌进大城市甚至超大城市谋生。诚然,高楼林立的大城市生活丰富多彩,但堵车、污染、房贵等大城市病也是有目共睹的。
在拉美、亚洲和非洲许多大城市里,城市居民普遍面临住房难、就业难和看病难的状况,社会治安差、环境污染严重和市政建设滞后,都直接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面对这些失望和苦恼,很多人开始关注中小城镇建设对于城镇化的重要意义,并走出了一路绿色的环保型城镇化道路。
日本地窄人多,城镇化长期面临地皮不够的局面,所以重视环保、积极利用可再生能源,成为日本中小型城市建设一大特色。日本爱知县的丰田市正在开发节能、智能交通城项目,包括在每个家庭安装太阳能装置,电动汽车可以把太阳能发电储存起来供天气不好时使用。电动汽车要求深夜充电,避开用电高峰,而在用电高峰、电力紧张时,电动汽车又可为空调、冰箱、电视、电脑等供电。
日本茨城县日立市的智能工业城实验,在节能减排方面与丰田市有异曲同工之妙,不同的是,日立市把用太阳能发的电收集起来,在节能管理系统的管理基础上供工厂、电动汽车、观光游览车使用,以求最大限度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
日本川崎市在战后城镇化过程中,将解决环境公害问题与产业发展规划结合,逐渐从重工业城市转型为以环保和节能技术为产业优势和城市品牌的绿色发展道路。川崎市政府发挥地方在环保对策上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制定和颁布了《川崎市公害防止条例》、《川崎市环境影响评估条例》等法规,引入了废气排放总量限定,建成公害监视中心,通过发生源大气自动监视系统,对大气污染情况进行自动监测。经过多年努力,川崎市发展了大量先进的环保技术和环保相关产业,构成了智能城市和环保生态城市的发展基础。
新加坡城市规划放眼百年
作为城市国家,新加坡政府十分重视城市发展规划的编制。在立国初期,新加坡就聘请联合国专家,历时4年高起点、高质量地编制整个新加坡的发展规划。
1969年,被称为“新加坡规划之父”的刘太格到政府建屋发展局(负责新加坡居住新镇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政府职能机构)工作,规划城市未来的年限长达100年。他说,城市化的背后有很多工作是看不见的,规划要做得合理,基础设施要做得到位,人民的生活、教育、就业的机会都要规划出来,只有在这些先决条件解决的基础上,才能谈如何塑造城市的形象。
目前,刘太格担任了约30个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的顾问。他认为,中国的城市管理者往往不理解什么是合理的城市规划,过分注重形象工程,规划城市发展的年限太短。这将对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产生不利影响。
以农业定位的巴西城市
巴西与中国一样,都是经济迅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该国圣保罗、里约热内卢的贫民窟让世人印象深刻。但该国在城镇化方面,也有一些亮点,里贝朗普雷图市就是其中之一。
该市是巴西最富有的城市,是全世界最大的乙醇和糖的生产基地,以农业为支柱产业的定位使这个中等城市名满天下。每年5月,世界规模最大的农机展销会在此地举行。该地的糖厂在榨甘蔗时,会产生大量的蔗渣(每吨甘蔗产300公斤蔗渣)。为此,当地建有以蔗渣为燃料的火力发电厂,可为生产糖和乙醇提供必要的电力和蒸汽等,用蔗渣发电不但自给自足,还可向社会供电。此举对保护环境,缓解温室效应意义重大。
英国小城夺得“最佳工作城市”
英国虽是近代以来城镇化的发轫之地,早已完成了城镇化的进程,但个别中小城市仍处于城镇化过程中。40多年前,米尔顿凯恩斯还是个落后的英国小镇,1971年开始进行建设,如今已成为24.88万人口、88.4平方公里的现代化城镇。在英国最佳工作城市的调查中,小城米尔顿凯恩斯力压伦敦、曼彻斯特等大城市。
小城在发展中注重吸引大型跨国公司,40多年来,有5000多家新企业来到该城投资,发达的服务业和大量能创造就业岗位的企业的存在,使城镇化过程非常顺畅。而且该城一开始就非常重视环保,不断注意增加绿色空间。公园占地面积超过城市总用地的1/6。
即使在米尔顿凯恩斯的大型购物中心,也有精致的室内花园,各种自然公园和人造湖泊为居民提供了重要的娱乐休闲场所,环绕城镇的是茂密的森林。这些立体化地构成了米尔顿凯恩斯的绿色环境,让城镇可以在宜居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快速前进。
德国弗莱堡建设无汽车社区
2012年,德国纪录片《鸟瞰德国》风靡互联网,该片述说的事实让人很意外:尽管德国的城镇化程度名列欧洲前茅,但只有30%的德国人生活在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中,备受青睐的居住地是大城市旁的小城,人口在5万到10万之间。小城可以兼得大城市的便利与乡间的惬意。
小城弗莱堡的沃邦社区名闻天下,因为整个社区没有汽车,孩子尽情地在街道上玩耍,居民日常出行以自行车为主。家家户户屋顶都有太阳能发电装置,发电量甚至超过了自己所需。2010年弗莱堡出现在上海世博会的城市最佳实践区,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可持续发展的魅力。
瑞典马尔默靠语言教育接纳移民
瑞典南部小城马尔默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主要依靠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的方法,化解城市发展空间不足的问题,包括修建更多高层建筑,以及建设地下隧道、轨道运输等发达、便捷的城市交通系统,摆脱对传统重工业的依赖,实现以高科技、低能耗产业为特征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一个1/3人口为外来移民的城市,马尔默通过开设语言培训课程、在学校提供多语种教育等方法,力图打破语言造成的文化壁垒;另一方面,马尔默政府正着手建立一套国际学历与工作经历认证标准,以帮助外来人员依靠在其他地区的教育或工作背景找到工作。
这些积极接纳外来人口的举措,被国际上视为城镇化的典范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