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举报垃圾坑已清除
探访北京水源地——密云水库
◎本刊记者 朱艳 翟建伟
作为首都,两千多万北京人的用水是个大工程,本刊与北京市环境保护宣传中心合作的以“北京环保”为主题的系列报道,继“追霾”、“治污”(垃圾处理)之后,本期再推出“问水”专题,探究北京的水源地保护、污水处理等问题。密云水库是北京市唯一的地表饮用水水源地,是几千万北京居民的“生命之源”。所以,今年2月“水库旁边出现垃圾坑”的消息一传出,立即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6月26日,《环境与生活》记者驱车来到密云水库了解水源水质情况,并到被居民举报的“垃圾坑”现场一探究竟。
昔日垃圾坑已成杨树林
密云水库建成于1960年,面积180平方公里,最高蓄水量为43.75亿立方米,相当于67个十三陵水库或150个昆明湖。
2月19日,有密云水库附近居民向北京市环保投诉举报咨询中心举报称,水库上游不老屯镇兵马营村西侧出现一个垃圾坑。该垃圾坑位于牤牛河畔,可能危及水库水质。这条消息出来后引起关注。很快,北京市水环境检测中心密云水库分中心公布了检测结果:密云水库水质符合国家地表饮用水二类标准,可以放心饮用。
据了解,密云水库上游来水主要靠白河和潮河两条河流。白河起源于河北省沽源县,经赤城县、延庆县、怀柔区,流入密云水库;潮河源于河北省丰宁县,经滦平县自古北口入密云水库。
举报者说的兵马营村离密云县城约40公里,记者来到兵马营村,进入视野的只有一条干涸的河道,上面长满了杂草。当地村民介绍,这就是牤牛河,已经干涸20多年了,年初被举报的垃圾坑现已被清理干净,“不知道垃圾被拉到哪儿了。”
在村民指引下,记者拐进一条土路,穿过牤牛河床见到原来的大垃圾坑。据估算,垃圾坑长约60米,宽50多米,距离水库水域约6公里。一眼看过去,被清空的垃圾坑如今有四五米深,坑底种上了杨树苗,树林的高度约和地面平。坑边上的一垛砖墙暴露了这里曾堆放过建筑垃圾。
密云水库发言人胡明罡曾澄清,垃圾坑虽然位于密云水库上游流域,但从位置来讲,上游的半城子水库已将牤牛河水截流。而半城子水库向密云水库补水的通道完全是地下封闭暗管,并不受地表影响。不过,他也承认,这种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垃圾坑是存在污染隐患的。
河道附近不许住人
密云水库由于风景优美、空气质量良好,而成为人们休闲的好去处,水库分白河、潮河、内湖三个库区,环湖一周约110公里,乘车转一圈需3个多小时。环库公路和库区之间有天然的山林和护栏隔离,游人很难接近水库的水。路旁不时能看到提示保护水源的牌子。
记者从密云水库分中心工程师赵守彦处得知,密云水库实行的是封闭式分库管理,除了部分没办法围的地方,整个库区几乎都被围起来了,“大坝地区有水政执法人员把守哨卡,重要建筑物入口处设有武警。”今年6月19日,密云水库水政监察大队展开了水面专项行动,整治违法钓鱼、游泳等水事违法现象。
赵守彦说,库区水源的保护要从多方位入手,仅在人工保护方面,水库管理处与属地政府共同招聘了100多名保监员,专门保护密云水库的环境,如每天沿水库清理垃圾等。同时还成立了联合执法大队,管理处联合属地政府的各个部门,包括工商、税务、公安等,从各个不同渠道制止污染水环境的行为。
记者沿湖找到了上游水源白河,在一座名为“大关桥”的桥面上,可以俯瞰自东南而来的白河水,河水清澈见底。游人要靠近水面并不容易。在当地村民的指引下,取道一条隐蔽的土路直下,才得以接近白河的一段河流。河道两旁长着树和野草,河水晶莹透亮。当地一位村民说,水烧开了可以直接喝,用白河水煮鱼是当地的一道美味。
赵守彦说,根据水源保护的要求,接近河道的地方是不允许有种植活动和人类生活的。为了保证白河和潮河的来水量,北京市政府花费大量的财力补贴这两大水系的上游地区农民,如河北省张家口市和承德市的区县,鼓励当地农民“稻改旱”,很多曾经生产大米的地区,改种用水和农药较少的玉米类旱地作物,以节约灌溉用水供给下游。北京市水务局称,上游11万多亩水稻在2008年全部退耕后,每年节水5000万立方米,相当于20个昆明湖的储水量。
库底泥土也要监测
当然,仅仅从外表看,是不能判断水质好坏的。专门从事水环境监测的工程师赵守彦对库区水环境保护了如指掌。他说,水源保护首先必须有法律制度的保障,如库区水管理须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的相关要求,每月要对入库的水,即上游的水进行监测,监测的面要延伸到河北境内。对库区的水要分表层、中层、底层进行分层监测。对出库的水也要监测,密云水库的水通过地下管道直接进入北京市自来水集团第九自来水厂(北京人习惯称为水源九厂)。赵守彦介绍,一般出库水的取水口都设有自动监测站,“这个是实时的,包括水质预警和生物方面的监测。”
水质预警系统,是通过肉眼看不见的生物菌群,感知不同的水质环境,一旦水环境与它们正常生活状态稍有不同,它们就会有激烈反应,并通过计算机报警。而生物监测主要是把水库中未净化的水注入一个类似鱼缸的器皿里,器皿中放入一种生物敏感鱼,这种长度不到一寸的小鱼就是大名鼎鼎的国际医学用鱼——青鳉鱼。“这种鱼和家养的金鱼不同,它比较敏感,水质稍有变化它就受不了,甚至会死亡。”利用微型传感器密切跟踪拍摄青鳉鱼的活动,并通过三维数据传到计算机里进行分析。监测人员通过观察青鳉鱼的游动是否发生变化,就可以判断水质如何。
对水库水质的监测,除了常规监测,密云水库管理处还进行了加密监测,比如夏季会每周进行一次加密监测,以便更精准地了解水质状况。此外,管理处还对水库底泥进行监测,定期察看沉积物发生了什么变化,从而了解水质的变化。
北京市建立了水务系统、环保系统等8个监测单位联动体系,水库水质监测水平排在全国前列,“北京市各区县水源,如有突发污染事件,我们也会应要求去检测。各区县的水文监测都划分了片区,比如我们虽然属密云,但是也可以对怀柔区的水质进行监测。”
新浪警示:任何收费预测彩票会员等广告皆为诈骗,请勿上当!点击进入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