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副市长谈治雾霾:市民3公里内尽量选择步行

2014年11月25日10:22  大河报 收藏本文
视频加载中,请稍候...
 
  昨日,郑州市副市长张俊峰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治理雾霾需要更多市民参与

  上午,郑州城区交通秩序综合整治会;下午,大气污染防治现场办公会……昨日,大河报记者在多个会议场合见到了郑州市副市长张俊峰的身影。他接受本报记者采访,介绍了郑州市大气污染治理和防治难点,以及通过媒体提倡市民减少小汽车使用率,多一些绿色出行。

  【谈治理】除热电联产项目外,不再新建燃煤发电项目

  郑州供暖已进入第二周,郑州由“蓝天模式”切换到“雾霾模式”。张俊峰表示,这几天的污染与集中供暖有一定关系,但主要还是全国性的大气候原因,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区多个城市已出现爆表情况,与前两天的大气环流有关系。郑州市空气质量具有显著季节性特征。大气污染物浓度冬春季节高、夏秋季节低,特别是经常出现静风、逆温等气象条件,不利于污染物消除和扩散,很容易形成霾天。

  他表示,下一步,郑州市雾霾治理将注重以下几方面工作。推动能源结构升级,除热电联产项目外,不再新建燃煤发电和其他燃煤项目。

  在交通整治、大气污染防治两个会场,他均向记者表示,有效控制机动车污染,分阶段实施黄标车限行,以限行促淘汰;根据国家统一部署,及时供应国五标准汽油、柴油,完成油气回收综合治理工作。

  【谈难题】产业结构调整是难点,将严格实施准入机制

  张俊峰向本报记者表示,截至昨天,郑州市区空气达标天数已达155天,已经超过去年全年127天,但与省里面定的任务还有一定差距。目前大气污染治理还有一些难点,其中一个方面就是郑州产业结构不尽合理。高耗能资源型企业,前几年占到70%,目前已下降到40%。

  他介绍称,郑州市也致力于调整产业结构。首先是对高污染企业进行治理,对电厂、水泥厂等进行脱硫脱硝改造,第二就是实行市场准入,禁止新建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高耗能、高污染项目,提高节能环保准入门槛。加快中心城区内大气污染物排放工业企业搬迁或关闭工作。

  张俊峰向本报记者提供的资料显示,在大气污染治理过程中,郑州市确实遇到了一些困难。比如锅炉改造,去年拆改了500多台,今年拆改了77台,这个速度还是比较高效的,但企业、单位“煤改气”供暖还需要协调管道铺设等问题,企业可能也会有自己的成本考虑。而在黄标车治理中,虽然查出了大量的黄标车,但因年代久远,找不到车主,增加了办结手续的时间。

  【谈建议】重污染公车停驶15%,落实“没问题”

  根据《空气重污染日预警应急工作方案(试行)》规定,48小时全市平均空气质量指数(AQI)在300以上500以下的严重污染日,规定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停驶15%公务车;同时,倡导市民少开私家车。

  有明文规定的公车停驶,有没有落实到位?张俊峰说,目前落实起来应该是没问题的。郑州市政机关事务管理局主要负责这方面工作,一旦启动应急预案,将会要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停驶一定比例的公务车。

  记者了解到,张俊峰是周围同事、朋友中的“绿色出行”倡导者,短距离出行经常会选择步行。他呼吁市民,路程在3公里以内尽量步行,6公里内尽量骑电动车,而6公里以外、时间比较充裕,则可考虑乘坐公共交通出行。

  在公共交通方面,郑州市下一步会研究公共自行车,相关部门已经有一些初步建议,将制定适应郑州市区的方案,目的是提高公共交通运用效率,提倡大家绿色出行。

  【谈联防】“外来霾”围城,郑州已建立联防联治“朋友圈”

  根据最新数据,PM2.5浓度受省外污染传输影响比例约38%,这意味着省内霾贡献率是62%。大气污染防治不仅是郑州一个城市的事。有专家研究表示,郑州市的大气污染,外来城市的贡献接近半数,要想治理雾霾需要跟其他城市建立联动机制。

  为防范突发环境事件,河南省以开封、洛阳、新乡、驻马店为依托,建设豫东、豫西、豫北、豫南四个区域性环境应急监测中心,与省环境监测中心等一起组成全省环境预警应急监测网络。

  同时,我省将以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安阳、焦作、三门峡和济源为重点防控区域,建立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大河报 □记者朱琨刘瑞朝文白周峰摄影

文章关键词: 大气污染 雾霾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清华博士当电工有何不可?

他的同学选择从事学术研究,和他选择到基层第一线工作,本没有孰优孰劣之分,不能说选择学术研究,就不接地气;选择基层,就很伟大。

AV成日本对付中国的软实力

如今AV女就犹如鸦片一样,更深层地在毒害中国的年轻人。老乔最后只能说一句,日本AV女应休矣,中国不是你们的天堂,更不是日本挑战中国的软实力。

九合一选举,最后时刻是关键

最后一周,到底什么可能是决定选情的关键呢?能不能强力催出自己阵营的铁票仍是重中之重。“奥步”防不胜防,最后时刻才是关键时刻。

国家公祭需要怎样的读本

这些年,日本一次次修改历史教科书,不断淡化那次屠城的血证,屡屡伤害中国人的情感,这都给如何记忆那段历史提出了新的要求。现在,南京将公祭读本变成中小学必修课,无疑是一次重要的文化选择。

  • 小年轻什么还没干凭什么住大房
  • 地震中学生踩踏事件值得震后反思
  • 孙科身陷绯闻错失副总统宝座
  • 金瓶梅里让人馋涎欲滴的小吃
  • 张杰筷子兄弟三傻大闹全美音乐奖
  • 优雅注视校花的8种特殊技巧
  • 自驾游以吸血鬼著称的国度(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