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8日,“绿色发展指数系列报告发布会”在首都北京央广新媒体大厦举行。由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院长、哈佛大学访问学者李晓西教授领衔研究出版的《2014中国绿色发展指数报告》(中英版)、《2014人类绿色发展报告》(中英版)、《中国绿色金融报告》在京发布。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卢中原,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曹文炼,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创始人王辉耀,日本东京经济大学教授周牧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伏军,香港电讯社首席经济学家江濡山等嘉宾出席。发布会由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和央广新媒体共同主办。
发布会上,系列报告总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院长李晓西教授介绍了“绿色发展指数系列报告”的写作背景与各自特点,并发布《2014人类绿色发展报告》。该报告从“吃饱喝净、健康卫生、教育脱贫、天蓝气爽、地绿河清、生物共存”6个人类绿色发展的初级目标和基本条件出发,选择极端贫困、饮水、教育、卫生、健康、收入、空气污染、气候变化、土地、森林、生态、能源12个领域的指标,构建了人类绿色发展指数指标体系,综合测算了123个国家的人类绿色发展指数。瑞典、瑞士、斯洛伐克、德国、拉脱维亚、日本排名前六位。排名结果表明:人类绿色发展水平与国家经济发展阶段高度相关,排名前列的国家主要为发达国家,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类绿色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排名后10位的国家几乎均为非洲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位列第86位,表明中国的绿色发展任重而道远。报告由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和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合作完成。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博士发布《2014中国绿色发展指数报告——区域比较》。报告以“绿色体检表”的形式展示了省市绿色发展的进展与变化,公布了我国30个省(区、市)和100个城市的绿色发展指数排名。绿色发展水平排名前五位的省区分别是:北京、青海、海南、上海、浙江。排名前五位的城市分别是海口、深圳、克拉玛依、无锡、青岛。城市绿色发展公众满意度排名前五的城市分别是克拉玛依、银川、西宁、厦门、重庆。该研究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支持项目,由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和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合作完成。《中国绿色发展指数报告》从2010年开始,今年是连续第五年推出中国绿色发展指数系列报告。
李晓西教授发布《中国绿色金融2014报告》。他介绍了课题组对我国绿色信贷、绿色证券、绿色保险、碳金融等主要绿色金融产品发展现状的分析,以及“绿色金融发展水平评价体系”的初步评估和测度。该报告是国内第一部全面介绍中国绿色金融的年度报告,系统阐述了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基本情况,综合评价了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阶段与程度,指出绿色金融对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经济转型的推动作用。绿色金融是我国金融领域和环保领域的新话题,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在我国也逐步兴起,是解决目前环境问题与金融问题可行的路径与方案之一。报告由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和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合作完成。
最后,参会嘉宾针对此次“绿色发展指数系列报告”展开了简短讨论。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卢中原对系列报告寄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2014人类绿色发展报告》是中国学者对全球问题的研究,中国学者站在世界学术研究的前沿,李晓西教授团队做的这个贡献是非常值得肯定和赞叹的。”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曹文炼对《2014中国绿色发展指数报告》数据收集和处理的实证研究方法表示称赞。香港电讯社首席经济学家江濡山认为:“绿色系列报告理念前卫、方法求实、成果实用。探索性研究《2014中国绿色金融报告》是亮点,期待此研究未来有更大突破。”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任、哈佛大学访问学者王辉耀提出在绿色人才培养方面的相关建议。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伏军提出建立绿色制度,凝聚政府、企业、社会的三种力量,使绿色经济发展在我国未来制度化进程中做出实质性贡献。
新浪警示:任何收费预测彩票会员等广告皆为诈骗,请勿上当!点击进入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