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化工冶金等排污大户重拳整治排污 产值不降反升

  核心提要:

  “牺牲环境谋求经济发展是本末倒置,即使经济上去了,也是一座死城。”2005年初,新上任的青白江区委书记孙建成经过反复调研后,把住了青白江的命脉。那时起,“打造生态工业高地”成为了青白江发展的不二法门。

  要生态,要环保。这在青白江,等于是要了企业的命!要知道,青白江因工业而立,160多家大型企业几乎是清一色的化工、冶金。户户是纳税大户,户户也是排污大户。

  治污,不但要忍痛割爱,还要铁腕政策才行。青白江做好了牺牲GDP的准备,大刀阔斧,一往直前,没有回头路。一场青白江史上空前的治污战役就此轰轰烈烈地打响。“来得迅猛,措手不及,但又甘愿配合。”一化工厂负责人说出了当时矛盾的心声。

  “生态携产业齐飞!”另一边,青白江又在谋求企业发展的新途径。当又一个与时俱进的决定出台,不出两年,青白江不但摘下“污染大户”的帽子,2008年GDP增速稳居全市第一,又一大批企业纷纷抢滩青白江……

  算旧账:关停并转

  治污第一刀

  大小企业都有“大动作”

  “停产整顿,每天损失几百万,谁不心痛?!”企业万般无奈,痛定思痛,很快投入巨资进行排污整治。攀成钢共投入6000余万元,在新老厂区建设废水综合治理、回收利用装置等,实现污水“零排放”;川化集团投入1.6亿元,在厂区内修建了12个废水收集池、缓冲池和污水处理系统,使全厂污水实现稳定达标排放;成都华明玻璃纸公司当年就投入2270万元修建治污设施,减少废水排放量的同时降低了COD排放浓度……

  一批小企业却无法进行这样大投入的整治。青白江鼓励小企业进行重组整合,形成大企业后再进行综合治理。企业在利益面前打起了退堂鼓,几十台类似的机器放在一起,怎么处理?谁来当老板?利益怎么分?“既然企业不愿整合,那么就必须达到环保要求,否则就关停!”面对铁腕治污,56家工业污染企业被洗牌出局,33家再生纸厂和4家化工印染企业被下达了限期治理和停产转产通知。

  “有些措手不及。”在那次治污行动中被洗牌出局、如今是一家餐馆老板的张先生动情地说,“当时有些想不通。事实证明,青白江区委区政府的决策是正确的。”

  “其实谁也不忍心关停,面对环保和生态,不得不忍痛割爱!”区委书记孙建成回忆说,为了稳定局面,青白江向企业承诺,为那些污染企业转产发展提供最大最优惠的条件和服务。

  出新招:节能减排

  技术改革

  化工企业加强废物利用

  对青白江区而言,要真正扩大环境容量,就必须节能减排。青白江把引导企业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放在了重要位置,2007年初就启动了全区重点工业企业污染物减排工作,在环保设施技术改革、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等方面频频加大力度。很快,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带给企业巨大的综合效益。

  玉龙化工有限公司过去烧煤,现在改用蒸汽做燃料。技改前每吨合成氨耗天然气约1020立方米,技改后每吨合成氨耗天然气约820立方米,下降约200立方米,减少成本2000万元。废水排放量约为60万吨,远低于国家标准。

  青白江区2007年~2010年工业污染物削减计划是削减COD1104.63吨、二氧化硫4717.3吨,其中仅攀成钢公司COD削减量和二氧化硫削减量就占到全区削减计划的45.26%、94.33%。面对如此繁重的减排任务,攀成钢公司创新性地以工业废水、工业固体废弃物、煤气和余热等“四大闭路”循环为载体,实现了废水、废气、废渣的综合利用。

  作为以生产化肥为主的综合性化工企业,川化集团通过多次节能技术改造,利用废气可年产食品级二氧化碳1.5万吨、双氧水1.8万吨、亚硫酸氨8000吨;利用已建成的水处理设施及多套回收利用装置,公司生产用水重复使用率已达到95%……

  如今,青白江生态工业园区已被列为国家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攀成钢、川化两家企业也被列为省级工业循环经济试点单位。

  转结构:生态工业

  调整产业定位

  淘汰高耗能产业

  青白江对工业和产业结构进行了无声的调整转变,全区产业定位由“冶金、化工、机械、建材”调整为“冶金、建材、制造业及相关性服务业”。同时,对新引进项目严把投资立项审批(包括核准、备案)关、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关、节能减排评估关,严格控制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新项目进入区内。引导中小企业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淘汰高耗能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同时加强重点用能单位的节能管理,对年耗能5000吨标煤以上的18户重点用能单位进行重点节能管理监督。

  正是青白江生态立区的大手笔,生态工业建设进程中,一组组鲜活的案例和数字跳跃在世人眼前:

  ●2009年,全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31天,优良率达90.9%,居全市前列。

  ●四川省的第一个铁路新建项目、亚洲最大的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成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正式投入使用!

  ●攀成钢连轧管机组配套石油管、巨石四期、天马精密大型轴承生产线、台玻镀膜玻璃、望晖热轧无缝钢管车丝生产线等重大产业化项目先后竣工投产。攀成钢公司成为全市首个主营业务收入突破百亿元的工业企业。

  ●总投资36.5亿元的鼎鑫国际生态房屋、顺美国际复合材料、圣道投资西部汽车汽配及五金机电城,以及总投资38亿元的银犁冷藏物流、福建华亚集团有限公司、成都锦鑫物流有限公司等一大批企业与青白江成功签约。

  记者 李卫平 摄影 李杨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我要评论

用户名   快速注册新用户
密 码   忘记密码?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