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普通节能灯的含汞量约5毫克,仅够沾满一个圆珠笔尖,但渗入地下后会污染1800吨水。节能灯废弃后,无人管理,竟成隐形杀手,但上海目前并没有为使用后的“节能灯”设立专门的“收容站”。
这几年上海大力推广节能灯,每个家庭都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上海的常住人口有2000多万,若按三口之家每家有10只节能灯计算,总量达到7000万只。由于现在不少家庭购置的节能灯价廉物不美,一般使用寿命不长,损坏的比较多,坏了就随手丢进垃圾箱作为普通生活垃圾处理。
近日,农工党松江区委专职副主委马蒙恩关注到这一问题,向市政协提交社情民意,建议快速建立含汞节能灯定点回收中心,强制相关企业实行回收处理。马蒙恩解释说,由于汞的沸点低,常温下即可蒸发,废弃的节能灯管破碎后,瞬时可使周围空气中的汞浓度超标上百倍。而一旦进入人体的汞超标,就会破坏人的中枢神经系统,而人体一次吸入2.5克汞蒸气即可致死。这样身带剧毒的隐性杀手大量地被简易处理,犹如一个个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
记者在一家大型超市发现,出售的节能灯型号虽然多样,但包装上并没有对节能灯的丢弃方式作出说明,也未对“灯管含汞”作出任何警示,只有一家国际品牌的节能灯,在外包装上印有“可回收”、“勿丢入垃圾桶”等图片标识。
废弃灯管不丢入垃圾桶,回收至何处?马蒙恩说,我国对废旧节能灯的回收体系还处于空白,现在国内的节能灯厂家仅有三家设有回收处理装置。巨大的回收成本使得企业不敢动回收的念头。他介绍:“节能灯的回收处理线每条造价约为1000万,大企业一般需要两到三条线,由于回收处理旧节能灯的成本很高,又没有政府补贴,因此一般生产企业都不回收处理。”
马蒙恩介绍说,2008年颁布的《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新名录》也把节能灯挡在了专项回收的门外。在这本名录里,家庭废荧光灯管被列入可不按照危险废物进行管理的范围里,这意味着同属荧光灯的节能灯也得不到针对性的无害处理。
据介绍,国外对节能灯的回收处理工作十分重视。美国环境保护法规定,废弃物的原主人要对自己的废弃物永远负责。不少大公司已经建立废弃高强度气体放电灯的回收工厂,以购买新灯为代价,免费为消费者做出处理。日本北海道的方法是93%通过民间环保组织回收,7%通过厂家回收。瑞典和德国的回收则是采用销售体系回收和社会回收两条渠道,禁止节能灯放到常规的垃圾中,一年中还有特定时间处理废弃的节能灯。
马蒙恩建议,上海可借鉴回收旧电池之路开展废弃节能灯的回收工作,在各个社区、居委会设立回收点和专用箱;强制生产企业实行回收处理,鉴于企业回收成本高昂,可建立定点的废旧节能灯回收、处理中心,政府予以补贴;鼓励民间组织积极参与回收、处理,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予以鼓励。本报记者刘力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