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报告称老挝湄公河大坝或致珍稀鱼类濒临灭绝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19日09:31  科技日报

  本报讯 (胡丽娟)日前,从世界自然基金会获悉,最新发布的《野生生物之河:湄公河里的巨型野生鱼类》报告指出,如果湄公河水力发电大坝计划进一步实施,湄公河标志性物种——巨型野生鲶鱼的种群数量将濒临灭绝。

  老挝计划修建的老挝湄公河水力发电大坝位于老挝北部,是湄公河主干下游上的首座大坝。它将对目前仅存下来的巨鲶群构成威胁,现已被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

  湄公河是世界第六大河流,流经中国、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在湄公河里生活的野生鱼类中,有四种属于全球十大淡水鱼,其中,黄貂鱼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鱼,身长近公共汽车的一半,体重600公斤,而排名世界第三的湄公河巨鲶,长3米,体重约350公斤。

  生活在湄公河的巨型鱼类比地球上任何一个地方都多。目前,湄公河下游水域的自由流淌为这些物种的保护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以一条湄公河大鱼的体形,将无法游过像大坝这样的障碍物,回到它们上游的产卵地。”世界自然基金会老挝分会的淡水生物学家罗杰·莫洛特表示,这将导致这些标志性野生物种种群濒临灭绝。

  科学资料表明,为了产卵,巨型鲶鱼会从柬埔寨的洞里萨湖出发,沿湄公河北上,抵达泰国和老挝南部地区,建在这些河流主干的水坝将成为它们前进路线上的阻碍。

  拟建于湄公河下游主干道的大坝,不仅影响这些巨型鱼类,还将造成进入湄公河三角洲的沉积物减少、海平面上升等情况,加剧这一地区应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

  为确保能够全面评估该工程所带来的积极与消极影响,世界自然基金会支持推迟批准水坝建造。并将对已经建好的水力发电大坝区分优先次序,以应对当前的能源需求。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我要评论

用户名   快速注册新用户
密 码   忘记密码?
 

更多关于 湄公河 老挝 生态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