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熊猫守护使:宣传大熊猫保护大自然没有句号

  经过一个月时间的工作,今日下午,六位大熊猫守护使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履职就将画上句号。加入野生动物保护组织、举办讲座、撰写书籍……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守护使会将大熊猫的保护以及繁育知识通过多种途径加以宣传,让更多人关注包括大熊猫在内的濒危动物以及我们生活的环境。

  做公益

  回去加入野生动物保护组织

  说到即将离开熊猫基地,离开自己照顾了一个月的琪琪,Ashley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很不舍的样子,“我在这里度过了一生中最难忘的一个月。”Ashley说,不是每个熊猫迷都有这样的机会,“很多嫉妒的眼睛都盯着我的,所以这一个月我很努力,也学到了很多东西。”虽然只是一些皮毛,但Ashley觉得正是这些入门级的知识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爱护熊猫的行列中来。

  “回到美国以后我会加入野生动物保护组织,将我在这里的经历和所学到的知识与那些致力于保护野生动物的人分享。”Ashley告诉记者,“我也会组织一些志愿者帮助我宣传。”为了珍惜在基地的每分每秒,Ashley昨日上午还来到基地训练大熊猫妮妮,“我现在已经习惯早上起来给熊猫打扫兽舍了,我也希望将来有机会再回基地,继续履行大熊猫守护使的职责。”

  办讲座

  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做宣传

  和Ashley有同样志向的David除了准备回国以后加入到世界自然基金会,还准备通过演讲的形式宣传爱护动物以及环保的理念。“我有朋友在动物园工作,回去以后还可以在那里办讲座。”David认为,去动物园的人绝大多数是喜爱动物的人,“我相信我的演讲一定会和他们产生共鸣,有了更多志同道合的人,环保工作的开展将会更为有效。”

  同样准备投身“演讲事业”的还有瑞典小伙子Ali。在之前的期末考试中,Ali已经将自己的演讲大纲公之于众。“我会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听众设置不同的演讲风格,对于小朋友我会尽量用欢快的讲解方式来激发他们的兴趣。”Ali说,如果听众是成年人,可能讲座的形式就会严肃、专业一点。

  Ali告诉记者,自己的演讲将会依托自己的亲身经历,如何打扫兽舍、怎样制作窝窝头、给熊猫洗澡时应注意什么,这些都是他演讲的内容,“当然在成都的所见所闻,特别是成都的小吃我也会详细介绍的。”

  写小说

  讲述熊猫与人的感人故事

  王郁文告诉记者,回到台北以后将开始着手自己的这本讲述“大熊猫与人类之间的感人故事”的小说。“这部小说大概10万字,整个大纲已经出炉,这几天除了照顾熊猫我一直在基地里找素材。”王郁文认为,只是写一些专业知识很多人也许接受不了,“特别是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一些感人的故事更能吸引他们的眼球。”王郁文说,这样深入浅出的形式应该会有助于读者“吸收”。“出版商我已经联系好了,希望这本书尽早与大家见面。”

  本报记者 张晨曦 摄影 谢明刚

转发此文至微博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我要评论

用户名   快速注册新用户
密 码   忘记密码?
 

相关专题 我爱大熊猫

更多关于 熊猫守护使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