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美媒称奥巴马政府正破坏现有国际气候制度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02日13:21  新浪环保

  美媒:奥巴马的国际气候政策比布什更糟吗

  美国赫芬顿邮报12月1日发表题为《奥巴马的国际气候政策比布什更糟吗》的文章称,世界各国代表团集聚墨西哥坎昆,参加于本周和下周举行的国际气候谈判,而故事情节的发展,可能会使许多美国人感到惊讶。

  在解决国内气候问题方面,奥巴马总统的表现要比其前任布总统好的多。不过,在国际层面,奥巴马政府的姿态却变得非常退步,以至于人们要提出这样的问题:在国际舞台上解决气候变化问题方面,奥巴马政府的表现甚至比布什总统更糟糕吗?

  布什总统没有接受与其他国家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从很大程度上讲,布什政府对气候危机置之不理。当其最终决定参加国际谈判时,布什政府拒绝就为解决气候问题承担合理责任给出承诺。(与其他国家相比,美国向大气中释放了更多温室气体,因此其有责任带头寻找解决方案。)

  在国际谈判中,奥巴马总统的态度更加果断。不过,其却并非为了制定一个强有力而公正的气候协议,他的政府正努力破坏现有国际气候制度,让一个根本脆弱的制度取而代之。如果在坎昆谈判中,奥巴马总统不改变路线,那么事实就会证明,由其前任做法带来的伤害,要远远少于他自己。

  背景资料

  从2001年到2006年,布什一直都严肃地拒绝参加国际气候谈判。他对气候科学提出了怀疑,让人们意识到美国基本上反对《京都议定书》(它是针对发达国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要求的唯一有法律效力的公约),使事情就这样搁置下来。

  不过,到2007年时,布什的态度开始发生转变。他说:“近几年来,科学研究已经加深了我们对气候变化的了解,并且创造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可能性。”布什表示:“美国在认真对待这个问题。”

  那一年,布什政府参加了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联合国气候谈判,并帮助制订了《巴厘路线图》。由于美国已明确表示不会认可《京都议定书》,因此其他国家利用《巴厘路线图》制造出了一个与《京都议定书》相分离的特殊空间,在这个空间中美国可以许下自己对减排的承诺。

  2008年总统选举后,美国的气候相关事务便得以迅速推进。2008年11月底,新当选的总统奥巴马向由加州洲长阿诺·施瓦辛格主办的气候峰会的参加者送去了一份录音讲话。奥巴马告诉出席者:“等我就职后,美国将再一次有力参与这些谈判,并帮助领导世界走向气候变化全球合作的新时代。”两个月后,在发表就职演说时,奥巴马总统警告称,“那些与我们一样相对富裕的国家”,“不能毫无顾忌地消耗世界的资源。”奥巴马说:“世界已经改变,我们也必须随之改变。”

  不过,奥巴马政府并没有兑现其高谈阔论,成为气候变化先导,而是在谈判中拖延时间,并告诉世界其他国家,其必须等候国会的行动。在哥本哈根,美国谈判代表敦促各国团结在一个毫无约束力的“政治性”气候协议下,根据自愿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这远无法满足必要的科学性和公平性。至关重要的是,美国提出的新范式缺乏全球温室气体总减排量目标,使各国可按其喜好减少排放量,而不用考虑全球温室气体总排放量。

  在哥本哈根为期两周的谈判中,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避免就减排问题给出有力承诺,使谈判进程受阻。最后一刻奥巴马通过闭门方式推动大量有影响力的国家同意签署《哥本哈根协定》,推行美国支持的新范式。不过《哥本哈根协定》被公开后立刻引起一场轩然大波,因为这一协议的制定过程把会受气候变迁影响的许多国家排除在外,这令许多代表团深感不满,而且《哥本哈根协定》未能体现对科学或公平的要求。在经过彻夜继续谈判后,代表团最终投票以认知到《 哥本哈根协定》的形式,但并不会实际采用。

  比布什还要糟糕?

  随着本周在坎昆另外一轮谈判的开始,奥巴马政府正寻求破坏“巴厘岛行动计划”--布什政府曾同意该计划。

  奥巴马总统气候变化谈判专家托德·斯特恩和乔纳森·珀欣正在谈判中采用“要么听我的,要么走人”的谈判方式,坚称其他同家同意《哥本哈根协定》是谈判唯一的出路。美国声称不对《京都议定书》表态,但其在《哥本哈根协定》中采取的“基于承诺”式立场,却事实上是旨在其利用一个更为虚弱的协议取代《京都议定书》。

  这种做法存在问题,因为《京都议定书》的第一个减排承诺期到2012年时才会期满。通过持续推动一项以《哥本哈根协定》为基础的协议,并淡化温室气体总排放量承诺的重要性,奥巴马总统的气候变化谈判代表正在破坏其他国家向第二个减排承诺期迈进的努力。这就意味着,多数目前受法律约束限制减排的国家,会在2012年看到这些法律约束的消失。

  美国恃强凌弱,推动其在谈判中的所作所为。美国气候变化特使托德·斯特恩威胁阻止全球气候基金的设立--该基金会为贫穷的国家提供气候援助--除非主要发展中国家做出更多让步。与此同时,在解决气候变化问题方面,美国的付出远远低于其应该承担的责任,其威胁称要截留贫穷和脆弱的国家需要用来对抗气候变化影响的资金。在某些情况下,这威胁到了他们的生存。

  这一立场与布什总统遵循的做法形成了对比--布什政府同意“巴厘岛行动计划”,而且同意保持《京都议定书》的完整性。通过这样做,奥巴马政府事实上做出了较布什总统更多的行动,以在国际层面上妨碍气候变化谈判进行。实际上,奥巴马政府正在引领一个最小化减排承诺的竞赛,与此同时,其还就交付气候基金问题在发达和发展中国家挑起争端。

  确实,在国内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奥巴马政府表现得更为出色。奥巴马总统支持《清洁空气法案》,他领导的环保局正使用这一法案来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而布什政府拒绝这样做。而且,奥巴马总统还是《复兴法案》中鼓励发展清洁能源的重要支持者:承诺未来10年内投资1500亿美元,促进风力、太阳能以及地热产业(还有并非那么清洁的水力发电及生物能)的发展。这远远超出了布什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所采取的行动。

  不过要想评估奥巴马总统的行动,仅在国内层面上比布什做得好显然起点太低。毕竟,气候危机是一个全球性问题,不是仅凭在美国国内采取行动便能解决,它需要的是国际社会积极参与的承诺。因此,人们迫切需要联合国的谈判取得进展。而奥巴马政府必须停止阻碍这一进展的行为。

  奥巴马政府如何才能挽回声誉?

  本周及下周举行的谈判,为奥巴马政府提供了重回正轨的机会。

  首先,奥巴马政府必须支持在科学基础上确定全球减排目标。在减排问题上,奥巴马政府必须停止将世界其他国家拖入极低水平抱负的企图,因为应对气候危机需要的是来自所有发达国家的更高的抱负。此外,奥巴马政府不得妨碍全球气候基金的设立。它必须支持将这个基金纳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内--而不是世界银行。

  美国还应该坚持到底,更多地履行承诺,在贫穷国家发展更清洁经济、应对气候变化影响的过程中,为他们提供资金支持。在先前的气候谈判中,美国一直将提供此类资金的条文作为筹码,迫使其他国家听从自己的吩咐。然而,就美国而言,这样的资助不应被编造成一种慷慨的行为,它应该被视为对履行现有义务的补偿。作为历史上最大的温室气体的制造者,美国担负着一笔“气候债”:面临气候变化问题的发展中国家是美国的债主,因为在受气候变暖污染的大气中,美国需要为远超其正常份额的部分负责。

  对于奥巴马总统而言,坎昆气候谈判意味是时候要做出一个决定了。他是会为国际谈判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还是继续沿着当前路线前进,做出比布什总统更糟糕的举动呢?

  原文网址:

  http://www.huffingtonpost.com/erich-pica/is-obama-worse-than-bush_b_789915.html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转发此文至微博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我要评论

用户名   快速注册新用户
密 码   忘记密码?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