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家驳滇池暴发蓝藻传言 称整体规模已有所下降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06日06:28  云南网
目前滇池已采用机械除藻、放鱼吃藻、人工打捞等方法清除蓝藻。 首席记者 黄兴能 摄 目前滇池已采用机械除藻、放鱼吃藻、人工打捞等方法清除蓝藻。 首席记者 黄兴能 摄

  最近网上有帖称“滇池蓝藻暴发、水质成劣六类”,引起网民热议和昆明市民关注。为了核实信息是否属实,昨前两天,记者来到滇池沿岸实地察看“暴发”情形究竟如何,并就此采访了两位专家。他们表示,因为气温比较温暖,昆明在冬季还是会出现蓝藻。但是和四五年前相比,滇池蓝藻的整体规模已有所下降。

  地点:海埂公园

  见闻:蓝藻小块小块浮水面

  海埂公园是昆明人喜爱的湖滨公园之一,如果蓝藻暴发,会否影响公园的人流量?昨天下午,记者首先来到这里。水面上漂浮着一些蓝藻,在岸堤一些死角,绿色还颇为浓重,但放眼整个湖面,蓝藻呈现小块状,远端更只是星星点点。随细浪拍打岸堤,涌上的气味也不浓重。

  晴朗的天气,海埂公园游人如织。他们对蓝藻暴发之说感到莫明其妙:“要是蓝藻暴发了,这里早就坐不住了……”公园工作人员也质疑蓝藻暴发一说。

  地点:海埂大坝

  见闻:如果蓝藻暴发咋钓鱼

  下午3时,记者来到海埂大坝上,来钓鱼的人排成长队,十分悠闲。一位钓鱼的方先生介绍,前几年,他们从不来这个地方钓鱼,因为水太臭了。今年,他的朋友经常来这里钓鱼,一天能钓两三公斤。他昨日闲着没事,也跟着朋友来钓鱼,两个小时不到,他钓到了5条鱼。当问他是否知道滇池发生蓝藻暴发时,他说没有感觉,如果暴发了,不可能钓鱼了,光气味就受不了。

  地点:西山脚下龙门村

  见闻:几百平方米水面都有

  随后,记者来到西山脚下龙门村的一个湖湾。住在附近的方先生带着记者去寻找蓝藻。这里的蓝藻就比较集中,放眼望去,约有几百平方米水面上漂浮着蓝藻,颜色不是很浓,也没有太浓的异味。方先生说,除了这里,其他地方蓝藻不算多,都比较零星,这些蓝藻可能是被某一个风向的风吹在这里集中了。记者随后来到了白鱼口以及盘龙江入口处,这些地方也没有发现大面积蓝藻集中的情况。 <

  专家说法

  滇池蓝藻呈下降趋势

  那么,专家是怎么看待网上所谓的“蓝藻暴发”之说?昨天下午,记者采访了中科院水生生物所藻类生物学与应用研究中心主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项目“大中型浅水湖泊蓝藻水华暴发机理研究”首席科学家宋立荣和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李文朝。

  研究了十多年滇池蓝藻的宋立荣说,和四五年前相比,滇池蓝藻的整体规模已有所下降。

  对话:

  春城晚报:网上说滇池蓝藻暴发,但是实地察看发现蓝藻并无大面积集中。

  宋立荣:蓝藻有蓝藻的生长规律,狭义地讲,在富营养化水体中春末至初冬,都会出现大面积的生长、繁殖,它通常会随着风势,聚积在下风向,形成蓝藻水华。冬天发生蓝藻,这是很正常的。出现一点蓝藻就用暴发来形容,是不恰当的,也不准确。

  春城晚报:如何界定蓝藻是否暴发?

  李文朝:这个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有一个大致的范围。界定蓝藻是否暴发,一方面是和往年对比,规模呈明显上升趋势;另一方面是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讲,达到每升水中蓝藻数量大于10的7次方,即1升水中有蓝藻1000万个以上,这才叫暴发。现在滇池中,只有几百平方米的蓝藻聚积在海湾中,只能说有蓝藻,不能说是大面积的蓝藻,更谈不上暴发。

  春城晚报:蓝藻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易于生长?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对付?

  李文朝:从某种程度上说,蓝藻不是衡量水质好坏的一个标准,只是反映水质是否适合蓝藻生长。从Ⅰ类水至劣Ⅴ类水体中都会有蓝藻存在,反而是在臭水河和污水中不会大量生长蓝藻。治理蓝藻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目前滇池采用机械除藻、放鱼吃藻等方法,在一定范围不失为一种标本兼治的方式。

  宋立荣:近年来,随着一系列综合整治措施的实施,滇池继续恶化的趋势得到一定的遏制,但滇池中的蓝藻要大面积消除,是一个长期性的问题,只能说现在比原来有所减少。

  记者 管弦(春城晚报)

转发此文至微博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滇池 蓝藻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