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台北垃圾分类经验:7万公务员驻守垃圾收集点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03日08:10  南方都市报 官方微博

  两岸人民同根同族,丢垃圾等生活习惯也是高度相似的,台北15年前也是把垃圾桶摆在小区门口,政府的清洁队夜间收运垃圾,暂存的垃圾恶臭阵阵,于是垃圾桶摆得离谁家近,谁家就怨声载道。广州或者说大陆的绝大多数城市都处于这个阶段。

  政策出台需连贯及时

  在台北近20年垃圾分类历史上,有三大政策不得不提。首先是上世纪90年代,台北市政府在中小学中开展的“太空宝宝”计划,引进一个卡通人物,用生动活泼的方式教孩子按照红黄蓝绿四色分类,再通过“小手拉大手”活动将垃圾分类概念渗透至千家万户。

  其次是1996年,台北推行“垃圾不落地”政策,取消原先固定放置在小区门口的垃圾桶,改由垃圾车定时定点收垃圾。

  再次是2000年,台北市政府决定不再单独收取垃圾处理费,而把垃圾处理费摊到垃圾袋中。这就意味着,丢垃圾越多,所要支付给政府的垃圾处理费越高,这也就变相地在鼓励垃圾分类,分类越仔细,产生的垃圾就越少。

  全体公务员参与推介新政

  目前不难看出广州市政府做垃圾分类达到垃圾减量的决心,值得注意的是,垃圾分类政策不能变来变去,后面的跟不上前面的铺垫就白做,政策一旦决定推行一定要坚强有力!2000年7月1日,台北垃圾处理费随垃圾袋征收的新政实施。7万官员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心态走上街头,派驻全市各个垃圾收集点,坐镇指挥。所有公务员怀揣垃圾袋推介新政,背后彰显的还是政府的决心。

  听说广州也进行垃圾分类推广多年但效果不大,我想说宣传并不是无意义的,重要的是政府配套政策要及时跟进。可以说政策连贯及时,环环相扣才能达到台北垃圾减量近百分百的效果。

  此外,政府同时要做好配套后续服务。像台北共有100多条垃圾收运线路,要求垃圾车像公交车一样准时,垃圾装车地点、时间等信息作为台北人生活中重要资讯,要及时、广泛告知片区居民。台北目前还保留有53个固定的垃圾投放点,路边密布的便利店也设有垃圾分类桶。一旦市民因为有事错过了垃圾车怎么投垃圾?这些都要为百姓考虑周全。

  奖罚并济激发商家积极性

  如果政府的配套服务做得不够到位,往往引起市民怨声载道,还不如不做,台北比较有价值的经验是,先在素质较高的文教区推广,磨合成熟了再逐步在全市推开,千万不能操之过急。

  在台北,如果你随便丢弃一袋垃圾在路边,环保部门一个稽查大队会专门处理此类事情。他们会认真翻检垃圾构成,如果里面有地址、电话等任何线索,他们就会循着线索找到当事人进行重罚,不使用政府提供的垃圾资源袋丢垃圾也会被罚。据悉,罚款从1200-6000元新台币(折合人民币256-1280元)不等。

  处罚的同时,政府还要对回收企业进行奖励和政策照顾。比如,厂商在生产过程中产生污染性物品,要扣污染税,政府同时再成立一个回收基金,等厂家做好回收利用再发奖金给它,这就能督促厂家自觉做回收。垃圾分类、垃圾回收是个系统工程,也是巨大的产业,除了民众、政府的参与努力外,还需要调动商家的积极性。而这一块可能是广州乃至大陆城市的共同软肋。

  □陈庆安(台北市政府参议、上海世博会台北案例馆馆长)

(编辑:SN027)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垃圾 分类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