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中东部地区近期大雾频发 气象专家详解原因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01日06:37  人民网-人民日报

  自10月28日早晨开始,我国中东部地区大雾天气迅速发展蔓延。受其影响,中东部多地交通运输受到影响,出现航班延误、高速公路封闭的情况,并且发生多起交通事故。

  中央气象台10月31日18时继续发布大雾预警,不过预警级别由最高等级的“黄色”降为“蓝色”。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马学款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场大雾属于辐射雾,是由于地表辐射冷却作用使地面气层水汽凝结而形成。11月2日起,受冷空气和降水影响,大雾天气将明显减弱并趋于结束。

  部分地区能见度不到百米

  28日早晨在辽河平原及华北中南部初露端倪的大雾天气,短短几天时间里迅速蔓延,一度覆盖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几乎占据半壁江山。

  “30日和31日,是这场大雾天气中最严重的两天,一些地区的能见度甚至只有50—100米。”马学款说。

  大雾预警只有“蓝色”和“黄色”两个级别。10月29日下午和30日下午,中央气象台连续两天发布了最高等级的大雾黄色预警。

  10月31日18时,中央气象台将大雾预警级别降为蓝色,这意味着,未来24小时,大雾天气将呈减弱趋势。中央气象台预计,10月31日夜间到11月1日上午,辽宁、华北、黄淮、江淮、江汉、江南等地有轻雾,其中,京津地区、河北中南部、山东西北部和东部、河南中部、安徽南部、江苏北部、浙江西北部以及辽东半岛等地有能见度不足1000米的雾,部分地区能见度不足500米。

  马学款介绍,11月2日起,受冷空气和降水影响,中东部地区的大雾天气会明显减弱并趋于结束。

  辐射雾形成要有三条件

  近期我国中东部地区为何大雾频发?

  中央气象台专家介绍,在水汽充足、微风及大气层稳定的情况下,接近地面的空气冷却至一定程度时,空气中的水汽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水平能见度下降,这种天气现象即为雾。雾的种类分为辐射雾、平流雾、混合雾、蒸发雾等。

  马学款说,最近中东部地区遭遇的是辐射雾,即由于地表辐射冷却作用使地面气层水汽凝结而形成的雾。其形成条件主要有三个:近地面空气相对湿度比较高;夜间晴朗少云,利于夜间辐射降温;地面风速小,为静风或弱风。

  辐射雾在北方深秋、冬季和初春等季节比较常见。主要出现在晴朗、微风、近地面、水汽比较充沛的夜间或早晨。随着太阳的升高,地面温度上升,辐射雾也会逐渐蒸发消散。所以,早晨出现辐射雾,常预示着当天有个好天气。民间“早晨地罩雾,尽管晒谷物”、“十雾九晴”的说法就是指辐射雾。

  “任何天气都是有利有弊,目前来看雾天弊大于利,对交通运输、人体健康、电力设施等都会带来不利影响。”马学款说。

  中央气象台专家表示,雾有较强的吸附性,雾中含有的各种酸、碱、盐、胺、酚、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的比例,比通常的大气水滴高出几十倍。这些有害物质刺激人体的敏感部位,容易诱发或加重气管炎、咽喉炎、结膜炎等一些过敏性病症,雾中的一些病原体还会导致头痛,甚至会诱发高血压、脑溢血等疾病,对于年老体弱者可能危及生命。因此,大雾天气应尽量避免或减少外出,如需外出应采取戴口罩等防护措施。

  马学款提醒说,我国从秋季后段直到第二年春季前段的“冬半年”,是雾的高发期,主要出现在四川盆地、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地区等地。今后几个月,这些地区仍会经常遭遇大雾天气,有关部门和公众应注意预防其不利影响。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52)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