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大气污染物排放超环境承载力 12地区联防联控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08日10:37  21世纪经济报道 微博

  中国的大气污染防治体系正在更新换代

  本报记者获悉,环保部已初步拟好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十二五”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现正在征求意见。

  “近日北京的灰霾表明中国大气污染防治形势十分严峻。”一位环保政策专家对本报记者表示,“在传统的煤烟型污染尚未得到解决的情况下,以臭氧、细颗粒和酸雨为特征的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十分突出。”

  该专家表示,靠单个城市进行大气污染防治的管理模式已经失效,因此国家借鉴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空气质量保障工作的经验,拟在大气污染严重的“三区九群”建立“统一规划、统一监测、统一监管、统一评估和统一协调”(以下简称“五个统一”)的联防联控工作机制。

  “根据环保行业专家测算,在联防联控上的投资需求大约为3000多亿元。”一位地方官员对本报指出,“但其最大挑战不在于资金,而在于协调机制是否有效。”

  大气污染物排放远超环境承载力

  环保部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大气污染物排放负荷巨大,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为2267.8万吨、2273.6万吨,均居世界第一,工业粉尘排放量为1277.8万吨,已远超环境承载能力。

  其中,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辽宁中部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武汉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成渝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等(以下简称“三区九群”)为我国大气污染突出的12个重点区域。

  在上述区域,城市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分别为0.038毫克/立方米、0.083毫克/立方米,为欧美发达国家的2-4倍;二氧化碳的平均浓度为0.034毫克/立方米。前述环保政策专家对记者介绍,“如果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发展中国家最宽松限制评估,我国有80%以上的城市空气质量不达标。”

  本报记者了解到,随着重工业的快速发展和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我国以细颗粒物、臭氧和酸雨为特征的二次污染日益加剧,而且城市间大气污染的相互影响,相邻城市间污染传输影响极为突出。

  “在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区域,部分城市二氧化硫浓度受外来源的贡献率达30%-40%,氮氧化物为12%-20%,可吸入颗粒物(PM10)为16%-26%,区域内城市大气污染累计过程呈现明显的同步性,重污染天气一般在一天内先后出现。”前述专家介绍。

  未来五年大气污染防治任务严重。根据预测,到2015年重点区域GDP将增长50%以上,煤炭消费总量将增长30%以上,汽车保有量增长80%,以目前的污控力度来看,将新增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工业烟尘、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分别为140万吨、220万吨、90万吨和220万吨。

  “既要削减存量,也要控制增量,挑战严峻。”一位地方环保系统官员对记者表示,“靠一个城市单兵作战已经远远不够,必须联合作战。”

  联防联控新机制

  具体而言,联合作战的思路就是在属地管理的基础上,建立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新机制,实现区域的“五个统一”。为此,国家将明确区域控制重点,实施分区分类管理。

  根据前述环保专家介绍,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山东半岛等区域为复合型污染严重区,应重点针对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等进行控制,珠三角、长三角还要加强酸雨的控制,京津冀、山东半岛和江苏还应加强可吸入颗粒物的控制。成都、辽宁中部、武汉及其周边、长株潭、海峡西岸城市群为复合型污染显现区,应重点控制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同时注重细颗粒物、臭氧等复合污染的控制,此外,成渝及其周边、长株潭还应加强酸雨的控制,辽宁中部城市群应加强采暖

  季燃煤污染控制。陕西关中、山西中北部、新疆乌鲁木齐城市群,以传统煤烟型污染控制为主,重点控制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污染,加强采暖季燃煤污染控制。

  “在三区九群的一个具体区域内,国家将进一步细分为重点控制区和一般控制区,并实现差异化的控制策略。”前述地方环保官员透露,“对重点控制区,将实行更严格的环境准入条件,在新建燃煤电厂、钢铁、石化项目与燃煤锅炉这些行业执行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制。”

  记者了解到,《规划》初步提出了联防联控的目标,即到2015年,这些区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工业粉尘排放量大幅下降,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工作全面展开;环境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光化学烟雾、灰霾、酸雨污染有所减轻,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达到或者好于国家二级标准的城市比例提高10个百分点,细颗粒物、臭氧污染得到初步控制;建成区域的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形成区域大气环境管理法规、标准和政策体系。

  资金需求约为3450亿

  根据环保行业专家介绍,联防联控需要开展工业污染治理、交通污染治理、面源污染治理和能力建设四类重点项目,其资金需求整体约为3450亿元,前述四类项目的投资需求分别为2450亿元、820亿元、90亿元和90亿元。

  “相比资金投入而言,联防联控难在机制。”前述地方环保官员对记者表示,“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中国少有治理成功的城市。”

  本报获悉,国家将在“十二五”尝试建立区域大气联防联控会议制度,负责协调联防联控工作。在京津冀、长三角、成渝等跨省区域,成立由环保部牵头、区域内各级政府领导参加的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领导小组;其他的城市群成立由主管省级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

  “在联席工作会议之外,国家还计划要求三区九群,实施区域大气污染源统一监管,建立重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会商机制、环境信息共享机制和区域大气污染预警应急机制。”前述环保专家对记者介绍。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重大项目的环评会商机制。环保部将组织对京津冀、长三角和成渝开展区域产业发展规划环评,其他城市群由省级环保部门组织开展,确定重点产业发展的规模和布局。对区域大气环境有重大影响的火电、石化、钢铁、水泥、有色和化工等项目,综合评价其对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并征求相邻城市环保部门的意见,作为环评审批的依据。

  “上述协调机制能否开展,其效果如何将决定联防联控的成败。”前述地方环保官员表示,“我对此并不乐观。”(王尔德)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