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方代表团团长在德班气候会议上怒斥西方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12日06:06  国际在线 微博

 

中方代表团团长在德班气候会议上怒斥西方

 

视频:中方代表在德班气候会议上怒斥西方来源:环球网

  11日,德班,因为通宵达旦的谈判,一些工作人员就躺在地上休息。当天,在谈判十余天后,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终于达成协议。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11日晨在南非德班闭幕。各国代表经过数十小时最后“加时冲刺”,到11日清晨,4份决议艰难降生。

  “马拉松”谈判14天

  当来自200多个国家和机构的代表经过一昼夜艰难磋商走出会场时,疲态尽显。这次原定于9日晚结束的大会因各方在部分焦点问题上分歧严重,只好拖延两天后结束。之前,各方已进行了近14天的“马拉松”式谈判。

  大会通过的4份决议,体现了发展中国家的两个根本诉求:发达国家在《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进一步减排;启动绿色气候基金。《议定书》1997年签署,是气候谈判进程中关于减排唯一一个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文件,第一承诺期将于2012年年末到期。

  不完美的“里程碑”

  大会要求《议定书》附件一缔约方(主要由发达国家构成)从2013年起执行第二承诺期,并在明年5月1日前提交各自的量化减排承诺。会议决定正式启动“绿色气候基金”,成立基金管理框架。2010年坎昆气候变化大会确定创建这一基金,承诺到2020年发达国家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至少1000亿美元,帮助后者适应气候变化。

  同时,大会也照顾到欧盟的主张,即成立“德班增强行动平台特设工作组”,负责2020年后减排温室气体的具体安排。不过,对于欧盟要求在最后决议中加入“有法律约束力的框架”等强硬措辞,大会主席建议采用更加灵活的词汇,如“进程”和“议定书、法律工具”等。最终,各方接受了这个妥协方式。

  南非国际关系与合作部部长马沙巴内坦言,这些决议“并不完美”,但它们是“里程碑式”的。

  环保者称“远还不够”

  分析师认为,尽管会议批准一揽子决议,但部分内容不够具体,而且措辞留有巨大漏洞,可能让某些国家得以逃避减排责任。如《议定书》第二承诺期期限,决议没有明确说明是5年或8年;对于绿色气候基金,资金来源和管理机制仍是空白;没有提及惩罚措施……

  世界自然基金会能源和气候部门主管史密斯说:“他们没有达成真正协议。他们弱化立场,以便所有人都能入伙。”

  环保人士认为,一揽子决议没能解决最紧急议题,在减排方面没能采取更迅速、更深入的行动。他们说,如果今后几年内无法扭转减排局面,全球可能陷入灾难境地。 (新华社专稿)

  气候大会协议细节

  减排第二承诺期

  发达国家从2013年起执行减排温室气体第二承诺期,并在明年5月1日前提交各自减排承诺。

  “绿色气候基金”

  会议决定正式启动“绿色气候基金”,到2020年发达国家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至少1000亿美元,帮助后者适应气候变化。

  特设工作组

  大会照顾到欧盟主张,即成立“德班增强行动平台特设工作组”,负责2020年后减排温室气体的具体安排。

  ■ 立场

  解振华怒斥发达国家:

  我们已经做的,你们还没做到

  在11日凌晨的最后一次全体大会上,中国代表团团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在发言时高声怒斥发达国家,赢得很多与会代表的鼓掌喝彩。

  解振华在发言中强烈批评一些发达国家拒不履行承诺、反而向发展中国家施压的做法。他说,“一些国家,我们不是看你说什么,我们是在看你做什么。一些国家已经做出承诺,但并没有落实承诺,并没有兑现承诺,并没有采取真正的行动。”

  说到这里,解振华的声调逐步提高,接连发出质问。

  “讲大幅度率先减排,减了吗?要对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你提供了吗?讲了20年到现在并没有兑现。我们是发展中国家,我们要发展,我们要消除贫困,我们要保护环境,该做的我们都做了,我们已经做的,你们还没有做到,你有什么资格在这里讲这些道理给我?!”

  解振华话音刚落,现场立即想起热烈的欢呼声和掌声。(宗和)

  印度称赞同决议“很不情愿”

  据新华社电 印度代表团11日在会议上呼吁,应对气候问题不能忘记公平原则。

  欧盟负责气候事务的委员赫泽高在全会上不断强调欧盟的“路线图”计划,并提出一定要有2018年生效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减排框架”。

  对此,印度代表团团长纳塔拉詹强烈反对,并激动地反驳:“公平在哪里?”她说,世界上已经有一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框架”,就是《京都议定书》,发达国家非但没有落实《议定书》所要求的减排指标,还要求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大国与发达国家一样总量减排,放到一个新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减排框架”中,这严重违背了公平原则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纳塔拉詹当天说,印方迫于不公正压力妥协,只能不情愿地赞同决议。

  ■ 内幕

  中印等四国“抱团作战”

  德班气候大会上,由中国、印度、巴西和南非组成的“基础四国”团结一致,在非洲集团等谈判方的支持下,在发展中国家最关切的问题上用一个声音说话,是德班能取得“里程碑式”成功的主要驱动力。

  事实上,四个发展中大国人口超过全球总人口三分之一,经济总量庞大,它们的共同声音对会议进程无疑会产生重大影响。

  大会期间,不断有谣言称“基础四国”已分裂,某些成员倒向发达国家的主张。对此,“基础四国”的代表团不仅用语言辟谣,更用行动证明团结。

  中国代表团团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对新华社记者说:“我们每天要碰头三四次,每个重大表态都经过协商。”

  会议期间,四国联合举行发布会;闭门磋商后,四国代表往往联袂而出;在11日的全会上,中国代表团团长解振华强烈声援印度代表团团长纳塔拉詹对“公平”的呼吁,使这一呼声的分量陡然加重,并为决议问世铺平了道路。 (新华社专稿)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