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内蒙古在黄沙统治之下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14日10:39  中外对话

  亚洲的一块沙漠每年都在向北京移动,与之越来越近,风沙遮蔽了天空,在内蒙古甚至整个中国都产生了环境难民和社会动荡。

  “沙漠化不是一项自然功能”,刘登立说,他是一位出生在美国的新闻记者、研究人员,他还是环境保护媒介教育中国项目(EEMP)的主任,这是一家位于北京的环保组织,已经成立10年了。“按照科学方法讲,目前正在发生的事情是,草原正在丧失水分自然渗透和保持能力,导致了呼吸作用和蒸发作用速度的改变。这影响了相对湿度,并且可能对其它地区的降水造成影响。”

  “从社会和政治上来说,你们正在讨论的是早些时候——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所作出的政策决定。而现在,这些错误正在使他们切实地遭受痛苦,”刘登立补充道,自1979年以来,他一直在中国生活和工作。“他们必须应对那些年里所作出的决定。在内蒙古,这些决定已经造成了一些可怕的后果。在这一地区的大片土地上,植物已经无法生长。”

  当北京正在为2008年8月举行的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做准备的时候,沙尘暴和内蒙古草原的环境恶化也已经成为了中国环境科学家和农学家所优先考虑的问题。

  7月的第一周,中国将在呼和浩特举办国际草地与草原大会,呼和浩特是内蒙古的首府,是一座拥有230万人口的高原城市。2008年大会的筹备委员会主席、草原科学家洪绂曾说,大会将使来自全世界3000名牧场专家集中关注内蒙古的环境、人口和工业发展趋势,这种趋势正在把内蒙古的草原变成沙漠。

  由于中国在推进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其土地、水、社会和人群面临着污染、垃圾和资源减少,而这些是地球上从未出现过的。简而言之,扬沙天气明显是由中国每天都在发生的不理智的发展与环境的冲突所导致的。

  中国是地球上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他一直是空气和水的质量最差的地区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中国每年由于污染导致的过早死亡人数大约为75万,大多数是老人和儿童。

  中国也付出了经济代价。今年早些时候,世界银行保守地估计,每年中国环境退化的代价为国内生产总值的3.5% 到8%。世界银行认为,每年水缺乏所导致的沙漠化的代价大概为31亿美元。虽然很多金融理论家预测,本世纪中国也许将成为发达的工业化国家,但是环境经济学家认为,为了维持如此高速度的发展,中国正在透支其自然资源能力,相反,中国将经历一场令人恐惧的生态崩溃。

  扬沙已经引起了中国各阶层环境拥护者的注意。陈继群就是其中之一,他是一个画家,专攻风景画和人物肖像画。1967年陈继群20岁的时候,他去了东乌珠穆沁旗,那里位于内蒙古东部,距中国首都以北6万英里。

  当时,内蒙古的风景有着惊人的美丽,未经开发。虽然总是刮风,土地干燥,但是大片的长草一直铺向地平线,像天空下翻滚的巨浪。夏季短暂且炎热。冬季严酷,其标志是大风雪和刺骨的寒冷。数以千计的蒙古人——一个强壮、坚韧的民族——沿着游牧道路,自由地放牧,从一个牧场到下一个牧场。

  陈继群在这里居住了13年,一边作画,一边从事着不同的工作。这些绘画记录了陈继群学生时代的草原:辽阔的土地,骏马疾驰在羊群之间,河水泛起涟漪,岸边的青草有一英尺高,牛羊在吃草。

  现在,这些记载着个人经历和记忆的绘画仅能存在于艺术幻想中了。内蒙古和中国其他北方省份的草原正在消失,变成小型沙漠,慢慢扩大、彼此相连,形成沙海。在内蒙古的某些地区,70%的草原已经变成了沙漠。据保守估计,每年内蒙古都有1500到2000平方英里(大概3900到5200平方公里)的土地沙化。

  草原沙化的速度快得令人吃惊。作为中国的第三大省,内蒙古从东到西延伸1500英里(2400公里),在某些地方由南至北超过600英里(965公里)。据中国政府机构的估计,就在20世纪60年代,内蒙古的四分之三还是草原。内蒙古稀薄的土壤、每年15英寸(381毫米)的降雨量、以及游牧者养育着地球上最生机勃勃的野生牧场之一,这块草原生态系统的面积接近法国的两倍。

  但是这一切都不再存在了。根据联合国估计,自从1980年以来,在中国北部,沙漠已经吞噬了200万英亩(81万公顷)农田、将近600万英亩(243万公顷)牧场、和1600万英亩(650万公顷)森林。几乎四分之一中国已经是沙漠了。中国北方持续的沙漠化已经把世界上发展最快的经济体、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推向了全球淡水危机的前沿。

  毫无疑问地,陈继群所描绘的内蒙古景色——奔驰的骏马和流动的牧群——大部分已经消失了,这是采用那些试图控制沙漠扩展的无效的、充满争议的政策的结果。中国政府的这些政策的核心是强制游牧者和他们食草牲畜停止游牧。

  然而,沙漠和沙尘暴仍在增加。陈继群的目标是帮助他认识的牧民找到解决沙漠扩张的方法。他相信,牧民有办法,这些方法是建立在数百年来所积累的土地和当地环境的知识的基础上的,而不是过去40年中北京所颁布的技术理论,其中理论很多失败了。

  在土地已经焦干的地区,降水模式的改变导致了淡水严重短缺,这在沙漠化的扩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种观点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是,在根本的社会经济动力上达成一致并解决问题方面,中国的科学界、以及政府和人民之间却形成了分歧。人们努力采取各种方法来固定沙丘,包括飞机播种并种植了一道树木的绿色长城,它占地7400万英亩(3000万公顷),长达2800英里(4500公里),从东北穿过内蒙古一直到达远东地区的新疆。

  中国官员采取的相应政策也是五花八门,有时候甚至互相矛盾。1994年,中国加入了新成立的联合国防治沙漠化公约(UNCCD)。两年之后,它发表了一系列管理计划,号召中国种植9500万英亩(3900万公顷)的草、灌木和树木,以在2050年前实现在19000万英亩(7700万公顷)土地上改善沙漠环境。

  几乎没人相信这种方法能够保土固沙,陈继群对此尤其表示怀疑。“科学家们用篱笆隔开草原来进行他们的试验,但那是不自然的,所以在现实世界里不会起作用。”

  虽然他承认中国的科学家们已经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是回忆起过去政策时他很痛苦。“他们到处种植白杨!草原没有树,那么他们怎么能认为白杨就是合适的呢?而且,在一个地区起作用的经验常常被作为模范经验,到处推广,不管降雨量、土壤和气候是否相同!”

  其他政策影响了人类的行为,其中一些引起了强烈的争论。争议最大的是“生态移民”项目,该项目2001年在内蒙古启动,要求64万蒙古族、哈萨克族和藏族牧民从内蒙古、新疆和西藏的草原迁移到城镇中来。

  政府表示,这项强制运动的目的是减少过度放牧给草原造成的压力。但是蒙古人认为这项政策具有歧视性,其目的是保证中国汉族的企业和移民更方便地利用水、矿产和土地。

  这个迁移项目已经导致了频繁的抗议活动,有时甚至是暴力的。然而,目前几乎所有的评估都显示,技术项目和政策项目都不能阻止沙漠,甚至中国政府的评估也是如此。每次回到内蒙古,陈继群都能看到更多曾经长有草的土地暴露出来。沙地在扩张,小型湖泊和河流干涸了。

  1998年,陈继群感到他必须有所行动了。“我不断地看到草原上有新的事情发生,但是这些从不曾从蒙古牧民的观点出发过。实际上,人们总是把牧民们当作造成沙漠化的凶手,而非受害者,”他说。

  陈继群开始利用他的艺术热情,不仅是他积攒的感情、智慧和愤怒,还有专业视角和交流技巧。换句话说,他拥有一名活动家的素质。陈继群能够流利的使用中文和蒙古文。他文笔流畅,绘画娴熟。面对内蒙古人民的痛苦和环境的退化,他的第一个反应是开创一个蒙古文和中文的双语网站——曾经草原,来发表蒙古牧民的意见。

  “曾经草原”是一家形式自由的网站,发表图片和简短文字报道,介绍所发生的事情,其中充满了牧民的轶事,很多出自陈继群之手。这个网站引起了“自然之友”的注意,这是一家教育和宣传组织,1994年成立于北京,是中国第一个合法的、专门研究环境问题的非政府组织(NGO)。

  梁从诫是中华文化书院的教授、自然之友的共同创始人和会长,他本人对陈继群用文字和图片来描述内蒙古环境退化的工作很感兴趣。陈继群的报道和图片使他很快成为了内蒙古沙漠化问题的一流专家之一。

  到2002年的时候,陈继群本人已经在组织由中国的学生、积极分子和感兴趣的市民组成的草原旅行团了。他还研究了涉及财产权、草原和沙漠化的法律。利用来自旅行团的收益和他自己的钱,陈继群开始翻译这些法律并发表在“曾经草原”上。

  “当人民连法律都不能读懂的时候,中国怎么能成为一个法治国家呢?”陈继群说。最后,他在网站上加入了英文翻译,以提高国际上对内蒙古形势的关注。他频繁地在内蒙古旅行,其间向牧民散发了法律文本。

  “沙漠化是复杂的,我们必须听取各方面的意见,”陈继群说。“但是,人们还没有听过蒙古牧民方面的意见。我希望人们从牧民的观点来了解蒙古草原的历史,因为如果我们不理解这些,草原就没有未来。” 

  W·查德·弗特勒尔是美国康奈尔大学发展社会学专业的在读博士。最近,他完成了历时两年的关于采取跨国环境合作来阻止沙漠化并保护东北亚湿地的实地研究。

  本文摘自“蓝色圆圈”发表的《黄沙统治之下内蒙古》一文。“蓝色圆圈”是太平洋研究所的一个项目,致力于研究地球上逐渐减少的淡水、清洁水的供应。本文获许在此转载。

    文章摘自中外对话、新浪环保联合推出的电子月刊《中国草原的过去与未来》 点击下载 中文版 英文版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