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政协委员称广东蔬菜基地土壤重金属超标率达60%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1月16日07:59  南方日报
一名委员在席上当起了“摄影师”。李细华 摄        一名委员在席上当起了“摄影师”。李细华 摄     

马光瑜委员在发言。 李细华 摄 马光瑜委员在发言。 李细华 摄

赵健委员在发言。 李细华 摄  赵健委员在发言。 李细华 摄

潘莎莎委员在发言。 李细华 摄 潘莎莎委员在发言。 李细华 摄

  南方日报讯 (记者/赵杨 实习生/何瑞琪)昨日上午,省政协十届五次会议大会进入发言环节。马光瑜代表省农工党在发言时说:“广东土壤重金属污染区域惊人!”他说,广东是全国14个重金属污染防治重点省份之一,清洁土壤只有11%。该党派和提出同主题书面发言的省民建都呼吁:政府要将土壤修复提上议事日程。

  珠三角总体超标率达40%

  马光瑜引用了省科协一个专题报告会披露的数据,广东的清洁土壤只有11%,轻度污染占总耕地数量的77%,重度污染土壤占总量的12%左右。广东许多地区的耕地污染情况较为严重,主要表现为重金属污染面积逐年增大,农药残留与难降解的有机污染正在加剧。全省土壤环境质量普查点中8种重金属元素超标率近30%,珠三角总体超标率高达40%。尤其是采矿区、重污染企业、畜禽养殖场、垃圾处理场地、交通干线两侧等地点的超标情况更为严重。

  “据不完全统计,我省蔬菜基地土壤重金属超标率高达60%。另外,由于农药和化肥的不当使用,导致蔬菜中农药残留现象也很普遍。”马光瑜说。

  某矿区附近村4年内250人患癌去世

  “矿区污染已经对当地群众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马光瑜说。据省环保厅在2005年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广东20%的农田灌溉水源都受到汞的污染。某地由于镉污染,污水灌溉造成新江、翁城2个镇的土壤污染,受害人口13000多人,稻田10000余亩,鱼塘1000余亩,令粮食减产,作物重金属含量超标,进而引起皮肤病、肾结石、肝癌等病高发。据有关部门对粤北某矿区下游50多公里的调查结果显示:水体、土壤、水稻、蔬菜的主要重金属总超标率分别达85%、75%、82%和61%。从2005年至2009年,位于该矿区附近的某村已超过250人罹患癌症去世。

  另外,省民建的大会书面发言也同样关注这一问题:珠三角土壤的重金属活动性很高,而且地下水、地表水也受到污染,最后被植物吸收进入食物链而危害人畜。

  监测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还未形成

  马光瑜说,在环保产业发达的国家,土壤修复产业所占环保产业的市场份额高达30%—50%。我省虽然土壤污染的形势已经非常严峻,但是党政部门都还没有把修复土壤提到议事日程,防治土壤污染的法律还是空白,监测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也未形成。

  省农工党和省民建都提出,我省要尽快实施土壤污染防治战略,查明农产品产地、污灌区土壤污染程度和范围,评估土壤污染对农产品质量、生态环境的风险。在此基础上,明确土壤环境功能区划,为土壤污染防治和土地的合理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建立健全土壤污染监测网,建立土壤污染事故预防和应急体系;以产业转型的工矿污染场地为重点,探索污染场地管理模式和适用修复技术,并将最具风险和亟待开发的污染场地优先修复;进一步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严控农作物产地周边工业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等对土壤的污染,合理控制化肥、农药和农膜施用量,完善农业主产区土壤环境保护的补偿机制。

  最后,马光瑜代表省农工党说:“为了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健康,我们强烈建议:把环保和治污作为地方政府的主要考核指标之一。”

  ●热点

  粤去年进口奶粉或超10万吨,生鲜奶自给率仅约50%,委员建议

  为奶牛养殖规划“安全区”

  南方日报讯 (记者/林亚茗 曹斯)牛奶已成为消费者日常生活的重要食品之一。然而,我省本土生鲜奶的自给率仅为50%左右,而人们跑到港澳抢购奶粉成了口岸一景,2011年全省奶粉进口量或超10万吨。欧壮喆、陈维信、林映才等14名省政协委员联名提案建议,为保证向群众提供放心奶的供给,广东应扩大奶牛养殖规模,并为奶牛养殖规划“安全区”。

  现状??粤奶产量仅占全国0.4%

  奶牛对饲料蛋白质的转化率高达26.3%。许多发达国家都把奶业视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10多年来,我国奶业高速发展,去年牛奶总产量约3670万吨。但广东的牛奶总产量仅为13.96万吨,仅占全国总产奶量的0.4%,人年均占奶量仅为1.34公斤,在全国排名第29位,这显然严重偏低。

  委员们表示,广东本土生鲜奶的自给率仅为50%左右,液态奶产品所需奶源本地的自给率不足40%,其余需从广西、福建等地调入,供应短缺已成常态。此外,尽管全省奶粉生产工厂有7到8家,但生产奶粉所用的原料100%依赖进口。因本地奶源供应不足,2010年全省进口洋奶粉7.13万吨,占全国进口总量的17.2%,2011年全省奶粉进口量或超10万吨,香港和澳门的奶粉市场多次出现被抢购一空的现象,走私和网购奶粉的数量成倍增长。

  广东的奶牛养殖业布局也不尽合理。据欧壮喆等委员介绍,目前,广东现有的5万多头奶牛,主要分布在广州、深圳和惠州,而北部、东部与西部的奶牛养殖业明显滞后,大量可供作奶牛饲用的玉米秸秆、牧草植物无法充分利用,造成饲料资源的浪费。

  原因??养殖户多是“临时经营”

  广东为何将面临“断奶”的尴尬?欧壮喆等委员表示,这与我省至今没有一个市划出畜牧养殖专用地或“保护区”不无关系。据介绍,现有的牧场用地均为临时使用,导致奶牛养殖户都抱着临时经营的想法。

  委员们还在调研中发现,部分地方政府对发展本地奶业持两种“极端”态度。一是只准乳品加工企业进入,而拒为奶牛场开办设置不切实际的准入门槛;二是反其道而行之,零地价准许超大规模牧场进入开办。据提案披露,清远市日前已许诺准许在英德开办4万头超大规模牧场的计划。委员担心,大型牧场的牛粪将给农田带来污染,甚至饮用水源也遭到污染。

  同时,随着城市建设扩张,人与牛争地,牛得让地,而新地又难寻,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奶牛场只能将奶牛当作肉牛杀掉。提案透露,如今仍在城市圈内饲养的奶牛大约还有1.5万头,均面临着搬迁甚至关闭的命运。不仅如此,由于全省规模养殖水平不够高,平均每户不足100头,分散经营不利于监管,牛奶质量安全难以控制,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建议??划定奶牛用地“保护区”

  提案认为,稳步扩大我省的奶牛养殖业规模,进一步提高本地奶产品的自给水平十分必要。欧壮喆等委员建议,广东要出台《关于促进奶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见》——近期目标是保持现有的5万头奶牛养殖规模不缩小,妥善处理好目前在城市圈内的1.5万头奶牛的搬迁安置问题;中期目标是力争“十二五”期间,全省奶牛养殖规模达到8万—10万头,生鲜奶自给率提高到70%左右;远期目标可以发展到20万头左右。

  提案还建议,广东要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划定未来我省奶牛养殖业的主要发展区域,有计划地引导奶牛养殖业向主要发展区转移,确保奶牛养殖业的用地需要,使养殖场能够做到长期经营,有利于污染的集中治理。“根据我省农业、生态发展总体规划和主体功能区规划,未来我省奶牛养殖业的主要发展区域应放在粤西和粤东地区,”欧壮喆等建议,在奶牛养殖主要发展区域内,可划定一定范围的奶牛用地“保护区”,其他产业和项目不得随意占用。

  在发展养殖业的同时,也必须考虑到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委员们建议,单个牧场的存栏规模以2000头—3000头为宜,最高以5000头为限,这在保证合理经营规模的同时,也不会让环境负荷严重超载。与此同时,通过建沼气池,开展废弃物综合利用,推广种养结合的生态农业模式等措施,实现排放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比如,牛粪作为新生物能源来开发,这是一个有发展前途的产业,建议省有关部门积极推动。

  博物馆不一定都建成宏大建筑

  委员建议广州建“文化博物馆群”

  南方日报讯 (记者/雷辉)昨日,在省政协十届五次会议大会发言环节,省政协委员、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赵健代表文艺界发言,指出:“要转变观念,不一定要将博物馆建设成为标志性的宏大建筑。”他们建议,在广州城市新中轴线南延线,建立“文化博物馆群”,集中展示和保护“非遗”项目。

  “非遗”多处偏远地区难以保护

  赵健说,目前“非遗”保护工作面临不少困难。因“非遗”项目的发源地,往往是偏远或欠发达地区,当地财政实力较弱,保护经费大多杯水车薪,保护的力度很弱。

  此外,“非遗”所在地大多山高水远,信息闭塞,这使大家了解和利用“非遗”非常困难。“非遗”保护事业,形成“领导重视、专家着急、价值游离、实施困难”的局面。

  赵健表示,广东“非遗”与文化强省息息相关,可作为文化强省建设“主战场的中心城市”,尤其是广州和深圳,则少有“非遗”的文化内容。“这对我省传统与地域文化保护和利用极为不利,是一个亟需打开的结。”

  博物馆不一定是标志性宏大建筑

  鉴于此,赵健建议在广州城市新中轴线南延线上,集中建设能覆盖广东地域传统、岭南文化、非遗项目的“博物馆群”。以40余所大大小小的博物馆,小馆数百平米亦可,或者数个小馆合并建设等。

  他阐述,广州城市新中轴线的北段,生动记载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广东改革开放的足迹;中段珠江新城区域,见证着90年代以来广东全面拓展的坚实步伐。那么即将开始建设的南段(广州塔以南),理应书写从十七届六中全会开始,广东以岭南文化为平台,以产业转型为契机,大步迈向文化强省的脚步。

  同时,赵健也指出了“博物馆群”建设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首先应转变观念,不一定要将博物馆建设成为标志性的宏大建筑。其次,要根据条件分期建设,例如濒危及抢救性项目先做,影响大的先做。

  粤400万留守妇女

  30%担心丈夫有外遇

  委员呼吁给予她们更多关怀和扶助

  南方日报讯 (记者/赵杨)昨日上午,代表民革广东省委发言的潘莎莎在广东省政协十届第五次会议上发言呼吁关注农村留守妇女。2011年,该委对广东农村留守妇女生存现状问题进行调研。调研结果显示,目前广东全省约有近400万农村留守妇女,占全省农业劳动力的25%左右,主要分布在经济不发达的粤东、粤北、粤西地区。

  潘莎莎称,广东农村留守妇女现状急需解决。她们多承担繁重的农业生产劳动,由于劳动技能差,不懂机械操作技术,从事科技含量的种植业较为困难。留守妇女基本上处于31-50岁年龄段,由于丈夫长期离家,精神生活贫乏。69.8%的留守妇女经常感到烦躁,50.6%的留守妇女经常产生焦虑,39.0%的妇女心理压抑。一些治安差的地方,她们还可能会遭遇人身安全问题以及性骚扰。

  据悉,留守妇女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是丈夫外出打工赚的钱,占家庭收入来源的87.2%以上。没有自己独立的经济收入,给她们带来了婚姻的不安全感,近30%的妇女担心丈夫有外遇。

  解决农村留守妇女问题,最根本最彻底的办法是消灭“留守”。但留守妇女仍然是现在和今后相当一个时期内重要的社会问题,需要引起全社会关注,特别需要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卫生、医疗、妇联等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营造出关爱农村留守妇女的社会氛围。

  潘莎莎代表民革广东省委员会提出建议:一是各级地方政府对所属留守妇女给予更多更直接的关怀与扶助。加强对农村留守妇女各种知识技能的培训,逐步提高留守妇女自身素质和致富本领;为农村留守妇女建立档案,着力解决她们在住房、赡养老人、子女上学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二是建议政府加大医疗改革的力度,进一步完善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除在参保面上进一步扩大外,在医疗条件、报销比例上有所改变和调整,解决农村医疗门诊报销问题。

  三是发展县域经济,吸引和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吸引农民工就近就业创业。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政府降低创业门槛,为他们提供减免税收、小额贷款、市场信息服务等方面的帮助。政府牵头、发动社会力量投入,建立镇、村扶贫基金,为村民发展种植养殖业和自主创业提供小额信贷支持,有效缓解他们创业贷款难问题。

  ■言论

  目前常住广东的台湾同胞近30万人,很多台胞在粤常住超过20年。他们在这里投资创业、工作求学、安家立业,广东的民生问题与他们也密切相关。因此,广东省要积极引导常住台胞在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框架下参与公共管理,包括拓展其参加人大、政协活动的渠道。

  ——省台联

  科研不完全等同于科技,一些研究是基础性的,可能短时间产生不了效益。这类研究人员要耐得住寂寞。前些年,我省在科研体制改革过程中,给科研院所“断奶”,令不少科研人才流失。我省今年要花8.5亿元从国外和省外引进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但也要采取措施稳定原有的人才。

  ——省政协委员李中铎

  我省生物医药产业在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挑战,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生物医药产业的规划、引导和扶持,包括在我省设立辐射华南地区药品检验检测研究中心,同时,在珠三角、粤北地区及东西两翼设置分中心,建立起公正、权威、科学、高效的药品检测研究网络体系,助力我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省政协委员陈曦、朱必凤等

  如今滥用超生户征收的社会抚养费现象,在我省各地时常发生。建议每年从社会抚养费中提取15%,建立生育关怀基金,实行专款专用。其用于帮扶独生子女意外伤亡的家庭,开展群众的生殖健康服务,独生子女贫困家庭的助学,帮扶基层计划生育贫困工作者等。

  ——省政协委员巫奕琦

  公益广告是润物细无声的,只有坚持,才能水滴石穿。我省应出台可操作性强的公益广告地方性法规、条例,适度使用税收杠杆,鼓励企业等参与公益广告活动。公益广告要面向社会不同的阶层,进行针对性的廉洁宣传教育,以及传递文明和良好的社会风尚。还要向农村及边缘地区倾斜,比如关注农村孩子上学和农民就诊困难的问题。

  ——省政协委员潘莎莎

  南方日报记者 赵杨 雷辉 曹斯

  实习生 何瑞琪

  本版统筹 林亚茗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更多关于 土壤 污染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