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百亿污泥生意: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14日08:09  南方周末 微博

  这是一个臭气熏天,让很多人敬而远之的行业,但很多西装革履的投资人却对其青睐有加。不过,这个号称数百亿市场规模的污泥处理行业真正井喷,还待政策破茧。

  捏着鼻子去投资

  “打工皇帝”唐骏做了一笔个人的新投资,但却建议不要在饭桌上讨论,因为这话题可能会让你很倒胃口。

  过去一年,但凡去过污泥处理厂调研的风险投资人回来都有和唐骏一样的感受,“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混合着西瓜和肉腐烂后的恶臭。”

  让这些衣着光鲜的风险投资人纷纷扎堆偏僻且肮脏的污泥处理厂的原因,是他们想抓住一个正在崛起的新兴产业机会——污泥处理。

  跟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污泥不同,这里的污泥是污水处理厂的最终产物——一种看起来“稀稀拉拉”、摊在地上却又出不了水,同时还散发着臭味的黑色胶状物质。

  据中国水网《中国污泥处理处置市场报告》统计,污水处理厂每处理一万吨污水就会产生5-10吨污泥,中国每天都会产生17.5万吨湿污泥,截至2010年,中国年产湿污泥达到了6387.5万吨。

  这些含有大量重金属、病原体和细菌的污泥并没有得到妥善处置,90%的污泥流出厂后被随意弃置,二次污染形势严峻。

  “中国以后每个市每个县都会建污水处理厂,随之产生的污泥处理市场巨大,而国内还没有多少人做,这就是机会。”正是看到这些市场前景,唐骏在第二次和创业者见面时就决定向一家名叫格瑞特的污泥处理公司投资100万美元。

  这个简单的道理不只唐骏懂。

  过去一年,包括红杉资本、联想投资、青云创投、启明创投、德同资本、凯旋创投等在内的多家风险投资机构也都闻风而动,纷纷布局污泥处理产业。络绎不绝的风投开始频繁穿梭于中国各个省市臭气熏天的污泥处理厂。

  不仅如此,房地产老板、海归创业者、科学家等不同背景的创业者都源源不断地涌入这个环保新疆域,他们相信,身陷其中的收益将远大于心理上的厌恶。

  “污泥处理已经处于产业爆发前夜,市场规模比新能源还要大,甚至可以跟LED产业的潜在市场媲美。”一位从2011年初开始考察了十多个污泥处理项目的投资人说,“这是一个令人激动的新领域。”

  跟政府做生意

  这门生意发轫于一项政策的出台——2010年底,环保部下发《关于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

  该“通知”明确要求,污水处理厂新建、改建和扩建时,污泥处理设施应当与污水处理设施同时规划、同时建设、同时投入运行。不具备污泥处理能力的现有污水处理厂,应当在该通知发布之日起两年内建成并运行污泥处理设施。

  按照住建部统计,截至2011年9月底,全国设市城市、县累计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3077座,同时还有约1300个项目正在建设。

  “北京、上海每天产生的污泥量几乎跟整个欧洲的量相当,如果中国全国的污泥都处理,这该是多大的商业机会?”一位青云创投的投资人说。

  这意味着污泥处理完全有望成为环保产业的新增长点。

  从2009年开始,以北控集团、金隅集团、上海排水集团为代表的国企拿下了位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主要污泥处理项目;苏伊士集团旗下的得利满技术公司、威立雅公司等外企也先后获得了重庆、青岛等二线城市的污泥处理项目;中科博联、山西沃土、中持环保等小型民营公司则多集中在河北秦皇岛、江苏苏州等三线城市。

  不过,要从这些又脏又臭的泥巴里赚到真金白银,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最主要原因是:这是一门跟政府做的生意。

  目前,污泥处理企业的收入主要来自政府的污泥处理费,“赚多赚少全靠谈,企业的政府关系决定了其拿单能力。”上述投资人说,“再说政府也不会让你太赚钱,回报有限。”

  “污泥”风投临门观望

  “污泥处理投资机会肯定是有,但还得再看看。”德同资本一位负责人的话代表了眼下大多数投资人的心态。

  2011年,在把全国已有的污泥处理项目都“地毯式”地匆忙排查过一遍过后,绝大多数的风险投资最后选择了继续观望。

  让投资人对污泥处理仍态度犹豫的直接原因是,现有的污泥处理公司并没有稳定、持续的收入来源,盈利能力仍有待验证,污泥处理企业的商业模式和产业链也存在诸多问题。

  目前全世界污泥处理的方式主要有三种:焚烧、填埋和堆肥。日本、美国、德国等国污泥焚烧的比例在逐步下降,资源化利用已成为行业共识。但中国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长期混同处理,所有污泥都含有重金属而难以用于堆肥。

  这导致一些已经建成的污泥处理项目,采用了国外昂贵的技术设备,处理之后的“干净”污泥却无处可去——这些处理的“有机肥”被农业部禁止进入农田,只能用作绿化土、填埋土、路基土等。

  “原来大家以为作为有机肥料可以卖给农民,企业还能有另一部分收入,现在看太不现实了。”中持环保副总经理邵凯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让邵凯感到困惑的还有行业乱战。邵凯说,现有的厌氧消化、好氧发酵、焚烧等技术路线都存在各自的明显利弊,并不存在一种处理成本又低、速度又快、占地面积还小,在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方面都具有优势的污泥处理技术。

  2011年3月,住建部也曾发文推荐厌氧消化、好氧发酵等几种主要技术,但这种均衡兼顾的方式却被一些从业者批评为“推荐等于没推荐”。实际操作中,地方政府并不知道采用哪种技术路线“才能得到国家认可”,投资人则认为押宝任何一种路线似乎都是种冒险,他们的耳边更多是这些不同技术路线拥护者之间的互相攻击。

  除了商业模式和产业链的不确定性,污泥处理企业自身运营也让风投头疼。一家著名风投曾看上一家“巧妙规避了行业普遍问题”的污泥处理企业,但到财务审核阶段才发现,根本不可能上市。

  “股权结构乱七八糟,回扣、发票、偷税漏税……除非重新做三年。”上述投资人感叹,很难在污泥处置行业找到像新能源企业那样相对清晰、干净、竞争力明确的创业公司。

  正因如此,过去一年,除了中持环保获得了北极光创投和启明创投的一笔融资外,李晓东创办的格瑞特获得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一笔3000万元的投资,就成为污泥处理产业屈指可数的融资案例。

  钱景美好,无人埋单?

  “你们看起来,我左手边是大市场,右手边是大投资,我该过得相当舒服,实际上两手一抓,空的!”浙江一家污泥处理公司总经理感慨道。

  这代表了大多数污泥处理公司的尴尬现状——在缺乏清晰的行业付费机制情况下,一切被热炒的市场预期和投资预期并不能根本改善污泥企业的生存困境。

  尽管2010年以来涉及污泥处理的政策文件已经出台不少,但多集中在污泥处理技术指南等细节性政策上,在目前条块分割的行政管理体制下,污泥处理产业的主管部门仍不明晰,责任散落在环保部、农业部、住建部等部门,这也导致决定行业整体发展方式的核心政策至今仍是空白。

  按照即将出台的《“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十二五”期间,中国拟新增污水处理及相关投资额约4210亿元,其中污泥处理和处置设施投资312亿元。这个被媒体和券商热炒的数字并不能让污泥从业者感到兴奋,因为没有人知道谁能为这数百亿元的投资埋单。

  “关键的问题不是要投资多少,而是谁来付这312亿元。”从事了多年污泥处理技术研究的河海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朱伟说。这关系到谁是污泥处理处置服务的甲方,谁是污泥处理处置服务的付费主体。

  长期以来,业内就污泥处理的责任主体问题一直存在争论。一种声音认为污泥是污水处理厂的产物,理应是污水处理厂的责任;另种声音则认为污泥作为危害环境的物质,跟处理垃圾一样应由政府埋单。近年来,埋单者应是政府的观点已逐渐成为业内共识。

  尽管如此,“污泥处置产业没有引起政府的足够重视”仍是很多污泥处置从业者抱怨最多的问题,他们眼中的解决方法在外界看来甚至有些荒唐——出现全国性影响更大的污泥污染事件,“才会出台政策”。

  这个政策就是涨水价,由全社会来承担污泥处理的费用。按照业内专家的计算,如果在目前的水价中增加2毛钱的污泥处理费,“污泥处理产业会一下子爆发”,但涨水价短期并不容易实现。

  也有折中的办法,就是污泥处置企业向地方政府争取“一事一议”的财政资金支持,但这种模式下产业难以大规模发展。

  “付费机制一天没有,这个产业就不可能转起来。”朱伟说。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