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广西龙江河镉污染:未解的镉疑问(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15日09:41  三联生活周刊 微博
从1月中旬开始,龙江上游养殖区内的鱼类不断死亡,尤其是大眼鱼 从1月中旬开始,龙江上游养殖区内的鱼类不断死亡,尤其是大眼鱼

污染事故发生后,光下屯村民每天都要去领取政府发放的纯净水 污染事故发生后,光下屯村民每天都要去领取政府发放的纯净水

  被污染的龙江河

  “哪里还有死鱼!网上都是乱写!”一位自称是广西环保厅厅长的人气势汹汹地对我们说。地点是德胜镇光下屯,河池市为数不多的直接受龙江河镉污染影响的村庄之一。25岁的村民兰威在一旁小声嘟囔了一句:“我们家还有鱼死了。”“厅长”指挥手下人:“跟着去他家看看。”

  光下屯在拉浪水电站上游800多米处,兰威家的鱼塘在水电站上游约2公里。最终“厅长”的手下扛着相机和摄像机在村边对着澄清的河面拍了拍,离开了。“那些漂到岸边上的都是死了好几天的。”兰威划着船带我们去看,“还沉在河底的是新死的,没浮上来。”

  2006年初,兰威家承包了龙江河上的一片鱼塘。拉浪水电站上游的水域形成了几处岔道,河水在这里转一个弯,水流较缓,不需要网箱就能养鱼,于是全部承包给了附近的村民搞养殖。兰威家的鱼塘有260亩,是附近最大的一块,“河面宽、固沙多、洪水冲不到围栏”,承包费一年也不过2万元。兰威负责在家照料鱼塘,其父兰新军在德胜镇上与人合伙开工厂做化肥加工。“每月给儿子2000元工资,他即便在外打工也就挣这么多,不如留在家里。每年鱼苗费6万元,再加上承包费和电费,10万块钱成本就下来了。”兰家养鱼不需要投鱼食,只需要在水底装上灯泡,晚上用灯光吸引鱼儿吃周围富集的浮游生物即可。虽然鱼的长势比投料养殖要慢些,但节省人工和原料成本,每月电费不过四五百元就可搞定。兰新军告诉我们:“这几年每年的利润至少有40万元。”

  兰新军平时都住在镇上的厂子里,1月16日回家时,兰威告诉他鱼塘里不知道为啥死了好多鱼。兰新军说:“一般死鱼四五天才能浮上来,说明这些鱼12日就死了。死的大多是大眼鱼,把死鱼捞上来处理很麻烦,污染太大,我索性找了一些编织袋,装进去沉到水底算了。”这时他并未在意,1月20日在电视上看到新闻,才知道龙江河水被污染了,23日政府派人来村里进行调查。

  当地水产部门要走了兰家往年的养鱼数据作为计算赔偿数额的标准。兰新军说,他每年放的鱼苗里,最多的是大头鱼,3万条;其次是鲢鱼,1万条;两种鱼的成活率大约为80%。这两年鱼的收购价普遍偏高,大头鱼每公斤11元,鲢鱼6元。底层鱼成活率在60%左右,往年草鱼大约能捕4000斤、鲤鱼2000斤、鳞鱼4000斤。其中利润最高的是青鱼和丁桂鱼。青鱼鱼苗每条4元,每年成活约600条,产量3000斤左右,每公斤30元。丁桂鱼养殖的数量少,每年收获五六百斤,但每公斤价格为70元左右。这次死得最多的是草鱼和丁桂鱼。

  “不捕鱼看不出水好坏。”兰新军说他从1988年就开始在龙江河上捕鱼,上世纪90年代,东江县开了一家氮肥厂,“每年冬天都有鱼死,尤其是大眼鱼和丁桂鱼,水一旦受污染就会先死”。2000年氮肥厂关停后,已经很久没有出现死鱼的现象了。在兰新军看来,龙江河的水质近几年在不断好转,“东江县建了一个污水处理厂,水质好了一些”。

  唯有德胜镇的光下屯和拉仁屯直接饮用龙江河的河水,其他村落或者实现了集中供水,或者挖深井使用地下水。光下屯沿着河岸20米挖了深井,用水泵抽取龙江河河水使用,镉污染事故发生后,村民改为饮用镇上每天配送的纯净水,与龙江河的联系仅仅是妇女们偶尔蹲在河边的竹排上搓洗衣服。龙江河在东北方向围拢着光下屯,与之相比,水中远近散布的大小坡岭才与村民关系最为密切。大多数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是种甘蔗和养蚕,此时正是收割甘蔗的时节,村民互相帮助,用大卡车把各家甘蔗运输到糖厂出售。平均每家种甘蔗的土地都在六七亩左右,旱地每亩能产4吨,水田能产5吨,糖厂按照每吨500元的价格收购甘蔗,如果今年糖价增长,村民过后还可享受价格补贴。各家分的责任田差不多都是一亩水田,一亩半旱地,其余的土地都是在附近水域的坡岭上开荒而得。刨去成本,每户每年种甘蔗的收入不过几千元,养蚕相对利润更高,每年上半年、下半年各有6批次蚕蛹可供出售,根据市场供应量,蚕蛹售价每斤15~25元不等,如果蚕不得病,每家每批至少能产200斤蚕蛹,但糟糕的是蚕病时常会在各家传染,6批中常常有2批是血本无归的。

  下游柳州的应急

  糯米滩水电站是柳州消解镉污染的第一道关口,也是最重要的一环。“1月18日接到了河池的通知,真正开始实施是24日,污染团是这时候才流下来的。”柳州市柳城县副县长汤振国告诉我们。我们到达糯米滩水电站这天是2月2日,电站旁几十米处的高地上临时改造出一个蓄水池,围着口罩、戴着眼镜、身着防化服的武警官兵用刀划拉开水泥袋子,将其中橘黄色的粉末倾倒进水池,水池边有块小黑板写着:“速度:2.7袋/分。”“投放的速度波动起伏,这个速度算是比较快的,但并不持久,上级水利部门会根据实时的水文情况调整投放速度,总体上来说,污染的浓度在不断降低。”汤振国说。

  糯米滩水电站是龙江河柳州境内最大的水电站,水电站下游,龙江河与源自贵州的融江汇合成柳江——柳州市自来水厂的水源地。与河池相比,被镉污染的龙江河水更直接地威胁着这座城市的饮水安全。

  市民最初几日的恐慌早已过去,柳州市公布的三道防线安抚了社会的紧张情绪。龙江河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专家组组长许振成告诉我们:“我们主要采取了三项措施,一是在龙江重污染段采取投药絮凝沉淀;二是镉污染团进入柳江之后镉浓度已较低,采取调清水稀释的方法降低镉浓度;三是在柳州市区的自来水厂准备应急预案,在取水口出现镉浓度超标时进行降低镉含量处理。”

  糯米滩水电站采取的措施是对镉进行絮凝沉淀。大坝的上游投放烧碱,使河水达到pH值8.0的碱性环境。上游的河水通过管道输送到高地上的蓄水池中,武警战士投入混凝剂聚合氯化铝,另一条管道将蓄水池中处理过的水引到大坝的下游,排进即将汇入柳江的龙江河里,此时镉离子将以碳酸镉、氢氧化镉细小颗粒沉淀,而聚合氯化铝则能把这些细小颗粒混凝在一起,形成不溶于水的大颗粒沉淀。龙江、融江、柳江三江汇合的地点在柳城县的凤山镇,这里布置了第二道防线——软体导流坝。参与处置广西龙江河镉污染事故的专家、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张晓健告诉我们:“龙江和融江两条江都通过上游水电站控制水流量,清洁水和污染水的比例是3比1,融江本身有5亿多立方米库容的水量,据此计算出两条河合适的流量。在三江交汇处,龙江的水流量为80立方米每秒,融江的水流量是230立方米每秒。”为柳州市供给水源的是城西自来水厂,张晓健说:“目前自来水厂投放的酸和碱都是食品级的,该处理工艺已经在2005年12月广东省北江镉污染事件中被成功运用,当时北江的镉浓度超标六七倍,而当地自来水厂的条件与柳州相比差多了。”

  未解的镉疑问

  镉污染事件发生后,媒体纷纷报道,泄漏入龙江河的镉含量为20吨。由于迟迟没有召开新闻发布会,河池市并不承认这种说法。20吨镉意味着什么?河池市国土资源局局长韦继武给我们一组数字:“1吨锡矿石中,镉的平均含量为1000克左右。锡矿石中的镉含量已经是矿石中相对较高的。河池市最大的有色金属大厂矿区里,以锡矿石为主的105号矿脉为例,镉的含量估计在0.1%左右,就镉而言,工业品位要达到至少0.2%才可作为镉矿石开采。”

  “这次泄漏的镉含量到目前为止只是粗略的估算,在每个监测站取水样测密度的计算方法并不准确。”韦继武说。截至发稿为止,调查组没有给出污染量的判断,而另一方面,他们将排污嫌疑锁定在两家企业身上。

  其中一家是金城江鸿泉立德粉材料厂。这家企业在2001年成立时,原本是一家造纸厂的分厂,2006年重新申报为立德粉厂,生产装修用的立德粉。污染事件发生后,调查组发现该企业实际上不生产立德粉,而是购买其他企业冶炼锌之后的矿渣进行再冶炼。“实际上它是一家再冶炼厂,也可以叫综合回收厂。它主要是提取矿渣中的铟,铟的价格很高,每吨至少400万元人民币,最高可达1000万元人民币。”韦继武说他参与了对这家企业的排查,这家位于龙江河岸边65米处的小厂,占地不过山边的8亩土地。“乍一看它的排污系统很像回事。一个四周闭合的矩形沟槽,里面插着很多水管,看起来是一套闭合的循环系统。监管人员最初都以为是通过水管排污的,看不出有什么其他破绽。调查组围着排水沟槽看了半天,看来看去觉得沟槽一边用混凝土覆盖的一块方形区域很可疑,最终破开一看,混凝土下面竟然连着一个溶洞,溶洞深度差不多有10米,冶炼的废液其实是从这里通过溶洞直接排到65米外的龙江河里的。”韦继武说,最初地质专家判断排污的通道在另一个较小的溶洞,“但那个溶洞里有一些纸屑垃圾,比较干,不像排污的地方”。之后才最终发现了这个肇事的溶洞。这家企业的老板已经闻风而逃。

  另一家涉嫌肇事的企业是广西金河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孟凡似乎很有信心洗清嫌疑,他告诉我们,问题出在厂区内渣场堆放的5万多吨矿渣。“政府来检查时说我们没有做必要的防渗漏措施,有可能造成镉向下渗漏,但这堆矿渣里镉含量不过100多公斤。”1991年,该企业的前身广西人民机械厂,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员勘察队为其完成了一份“技改工程渣场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这份报告中认定,渣场及其附近无暗河通过,库区覆盖着相对隔水的淤泥质粉质黏土和极弱透水的粉质黏土层,库区不存在渗漏通道。“渣场当时是符合标准的,没有污染能渗透到地下河。我们承认按照现在的环评标准来说,厂里的很多指标都不达标,但我们一直都是清洁生产,并接受过环保部门的清洁生产审批。这次被质疑的5万吨矿渣是采用浸出法冶炼金属后的浸出渣,我们在之后会进行二次回收,进入回转窑再烧结一次,回收出锌、银,剩余的煤和铁作为很好的水泥辅助材料可以被完全回收利用。”

  “现在镉这么值钱我们怎么会放走了呢?”李孟凡说。事实上镉的用途很多,镉镍合金是飞机发动机轴承的理想材料,镉可以用做电镀防止铁、铜外表腐蚀,镉还可以用做原子能反应堆的控制棒,控制核反应堆的反应速度,镉本身呈现黄色,可以在油漆和荧光棒中使用。

  有色金属之乡的尴尬

  河池地处广西西北边陲,是著名的有色金属之乡。保有储量居广西首位的有锡、铅、锌、锑、银、铟、镉、硫、砷等9种。其中,锡金属储量占全国1/3,居全国之首;铟金属储量名列世界前茅;锑和铅金属储量居全国第二。此外,钒、铜、镓、金、铁、石灰石、大理石、煤的储量也极为丰富。矿产资源总价值约400亿美元。河池境内一条丹池成矿带沿着东西方向延伸,南丹县境内形成了两大矿区,大厂矿区和芒场矿区;金城江区有五圩矿区;环江县包括北山矿区和都川矿区;罗城县境内拥有宝坛矿区,其中大厂矿区是由国家规划开发的矿区,由国土部颁发采矿许可证。

  2001年南丹矿难后,河池市对境内的几大矿区进行了整改,严格了采矿许可证的审核和颁发。在80平方公里的大厂矿区内,原本有302个拥有采矿许可证的企业可以进行开采,整改后迅速缩减为7个,即南丹五一锡矿、五一亢马矿、茶山矿、猫鼻梁矿、拉么矿、铜坑矿和高峰矿。北山矿区原本26个采矿许可证缩减为3个,五圩矿区由15个减少为5个。

  国土局局长韦继武说,前期采矿环节的整改已经非常完善,河池市有色金属行业的主要问题来自后期的选矿、冶炼等薄弱环节。“很多矿种的选矿冶炼技术,河池是国内最先进的,所以在河池选矿、冶炼的企业都比较多。但我们这里大多数企业采用的原材料都是从外地甚至外国进口的,主要原因是前期采矿和后期环节的相脱节。比如在大厂矿区里,原本是中国有色金属集团公司下属的大厂矿务局享有采矿权,由于是一家中直企业,河池市不享有管辖权,大厂矿务局有自我处置权,将冶炼厂分布在来宾、柳州等地,分别冶炼锡和锌,只有冶炼铅和锑的小冶炼厂在放在金城江区。河池市比较大的南方冶炼厂、和原冶炼厂都是从外地进口原料的民营企业。同时河池境内的有色金属深加工能力还比较薄弱,大多数企业还仅仅停留在冶炼环节,能耗是相当大的,矿产是伴生的,多选一种矿产进行深加工,盈利就多一些,否则有些企业都是在亏本经营。”韦继武承认,河池境内由于地下溶洞太多,相关部门对安全生产的监管力度很有限,“没有废水坑、废水厂,直接通过溶洞排到地下暗河也很难发现”。

  河池境内主要河流有红水河和龙江河,以及635条大小河流,河流总长度近5130公里。其中红水河是珠江的干流,集水面积13.087万平方公里,全长1130公里,在河池市境内459公里,多年平均流量为2020立方米每秒,径流量为630亿立方米,主要支流有曹渡河、纳益河、布柳河等。龙江河是柳江的主要支流,集水面积1.69万平方公里,全长390公里,在河池境内长222公里,多年平均流量为395立方米每秒,径流量为130亿立方米,主要支流为大环江、小环江和东小江。龙江河汛期水质均达Ⅱ类(89公里)、Ⅲ类(104公里)至Ⅳ类(97公里),非汛期有137公里达Ⅱ类,133公里达Ⅳ类,20公里为劣V类水质标准,主要污染物为铅、溶解氧。

  河池境内地下水源丰富,共有162条地下河,地下水点1326个,主要为岩溶水和基岩裂隙水,2008年全市用作居民生活用水的地下水量为3618万立方米。河池市水利局水政水资源科科长黄左贤向我们介绍道,全市完全使用地下水的区域包括金城江区、罗城县和东兰县,其中金城江区共有4个地下水点。“地下水净化的成本比较低,而龙江上游有一些厂矿企业,作为饮用水不太理想。宜州市利用土桥水库作为居民用水来源看,有落差,可以实现水库水自流。完全使用水库供水的包括宜州、南丹县和天峨县。能够使用自流水供水为最佳选择,其次为地下水,最后才是地表水,因为它极容易受到污染。龙江河水主要用途是农业灌溉、黔桂铁路和几个水泥厂的工业用水。柳江和融江是被用做饮用水源的,柳州没有地下水可供使用,融江水量大,上游又都是农业大县,融水、柳城境内没有工业,水质较好。”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相关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