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对政治的定义是,“政治乃众人之事”。所以,政治不仅是代表委员们的事,而且是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参与的事。
如果你希望环境质量提高,如果你认为政府应该大力打击违法排污企业,如果你觉得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应该完善,就不要忽视了自己的力量。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就是最好的参政机遇,有了你的参与,就多了一分进步的可能,而你的参与方式,其实有很多……
中国环境报记者 陈媛媛
在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上,来自全国各地、各条战线的代表委员带着自己的提案议案前来参会。民间环保组织(以下简称环保NGO)和热心环保的公民也积极推动环保议题,希望通过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反映给决策部门。这些民间环保提案是如何形成的呢?这些提案议案是否能反映百姓心声?是否能推动相关议题的解决?
提案是这样出炉的
“短短30多年,全世界鱼翅贸易总量从不到4000吨激增至近1.4万吨。其中,中国大陆及香港、台湾3地鱼翅消费占据着全球鱼翅贸易和消费的95%以上。”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万捷和全国人大代表丁立国专门提交了《关于“制定禁止公务和官方宴请消费鱼翅规定”的提案》。
这份提案以一串精准的数据开头,开门见山地阐述了政府明确禁止公务和官方宴请消费鱼翅的意义。
“鱼翅消费导致公共资源浪费。”这份提案虽然只有800多字,却凝聚了万捷和丁立国以及他们身后智囊团的集体智慧。
作为提案人之一的万捷除了有出版企业老总的身份外,还有一个身份是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的理事。从2010年开始,作为一家由企业家组成的环保生态协会,阿拉善SEE生态协会联系国内多家民间环保组织和热心环保的民间人士,组成智囊团,运用各自组织专业所长,为协会中身份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企业家提供智囊服务。在提供智囊服务的过程中,环保NGO将本组织的诉求,成功地植入提案议案中,成为近年来环保NGO参与政府决策的一种新方式。
万捷委员长期以来关注和跟踪鱼翅消费和贸易问题。“去年提这个提案的时候,大自然保护协会、阿拉善SEE生态协会还有自然之友等很多NGO都参与其中。他们提供了自己做的各种研究,我们研究了美国华人比较多的地区,其中加州地区已经开始立法,禁止鱼翅的销售,华人能够接受不吃鱼翅规定,说明这一习惯是可以被改变的。”万捷说。
去年全国政协会议期间,万捷作为第一提案人,与杨澜、姜昆、冯骥才等45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交了《呼吁制定禁止鱼翅贸易法规》的提案。这一提案被转到商务部。之后,他们与商务部进行了很多次沟通。商务部表示,将与相关部门积极磋商,争取进入立法程序。
“从禁止贸易立法开始,提案办理流程较多,时间较长,反响不算太好。”在环保NGO和大自然保护协会北亚区总干事张醒生等人的影响和推动下,万捷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再次提交关于约束鱼翅消费的提案。这一次,他们改变了策略,不再以禁止鱼翅贸易为主攻点,而是转向希望政府出台禁止公务和官方宴请消费鱼翅的规定。
这一提案认为,目前世界各国出台了一些保护海洋,禁止捕杀鲨鱼或限制鱼翅贸易消费的法规,全世界禁止鱼翅消费和贸易将成为一种趋势。由于鱼翅价格不菲,公款消费在鱼翅消费中占据很大比例。在目前政府不断减少公务支出的大趋势下,有必要出台禁止公务和官方消费鱼翅的规定。
万捷认为,目前我国还没有明确禁止鱼翅消费的国家级法律和行政规定。如果相关部门明确禁止公务和官方宴请消费鱼翅,对保护海洋生态平衡、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提高食品安全水平,将取得一举多得的效果。
“相比较立法,通过全国政协,直接请国务院相关部门在限制三公消费里面把这一条加进去,反而更容易操作。”万捷说。
连续三年关注同一议题
相对于一般的政协委员,万捷算是一位高产提案者,每年他都会携带多条精心准备的提案赴会,提案无一例外都涉及环保。对于社会关注的垃圾议题,他连续3年提出相关提案。
2010年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受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委托,万捷提出《科学规划垃圾焚烧设施,开展源头减量》,建议建立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及分类处理的全过程管理。
2011年,万捷再次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垃圾分类回收,提案吸收了北京阿苏卫居民、网名为“驴屎蛋”的黄小山设计的“绿房子”方案精髓,在与环保NGO进行了多次交流与讨论后,万捷提出《关于在全国推广垃圾分类的提案》,成为全国政协十大重点提案,全国政协提案委为此专门立项调研,并召开相关部委座谈会。
今年,政府大力推广垃圾分类,公众分类意识普遍增强。围绕垃圾分类后该做些什么?万捷与智囊团一起进行了商讨。针对垃圾分类后产生的二次污染问题,他们认为应切实推动资源回收及再生产业(静脉产业)发展。
提案建议完善产业规范和促进政策创新,推出针对“静脉产业”的详细技术规范,提高处理技术和工艺的科技含量,制定和执行严格的环保标准,在土地审批、政府采购、税收、金融等方面给予完善、配套的鼓励政策。同时,引导、鼓励并扶持“静脉产业”的业态创新。
对于目前与环保NGO合作撰写提案的方式,万捷很是满意。“以前我们的提案都有点‘拍脑门’,调研不充分,论据也不充实,有的提案质量不高。自从我们加入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以后,后面有一个专业的团队来研究问题,提供了大量的调研数据作支撑,同时有很多专家提供技术支持,这让提案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据阿拉善SEE生态协会NGO合作部主任郭霞介绍,从2011年开始,他们在运作垃圾分类提案的过程中,摸索出这种代表委员和民间组织合作的新模式。目前,这种模式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在提交提案之前,万捷跟全国政协提案委进行了充分的沟通,详细了解政协在提案内容、提案目的等方面的要求,在与智囊团的沟通中,大家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调整。
这样的提案被列为重点提案后,全国政协又组织全国政协的多个提案委的副主任,还有很多专家,包括多个NGO组织,阿拉善生态协会、自然之友,黄小山(驴屎蛋)等民间人士赴多个垃圾场、试点单位和小区进行现场调研,同时也召开了多场研讨会,研讨了垃圾减量化问题。
“过去这些官员对民间环保组织有些惧怕、拒绝,但是现在大家能坐在一起讨论,一起来研究,增进了相互之间的了解。一方面政府帮助民间组织进一步了解了国家制定的相关政策,另一方面,政府也进一步了解了民间组织为促进垃圾减量所做的贡献,促使政府把民间组织参政议政作为重要的力量。”万捷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我们跟政府之间的合作变成了良性的循环。
黄小山 建言献策找捷径
对于这种利用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力量推动垃圾处理的机会,环保公民黄小山很是珍惜。
一直以来,黄小山将垃圾处理作为自己参与环保的一个重要载体。2009年,黄小山参与了阿苏卫垃圾焚烧厂反建活动;2010年初,作为反对垃圾焚烧的市民代表,黄小山与政府官员一起赴日本、澳门考察垃圾处理。黄小山与政府、媒体、环保NGO、垃圾研究专家和相关废弃物处理企业积极探讨垃圾围城出路,2011年,他设计、制作并运作了社区垃圾分类平台“绿房子”工程,探索城市垃圾处理解决方案。
在全国“两会”召开前,万捷与黄小山所在的智囊团座谈时提出新要求,“我们看看能不能在垃圾分类方面提出一个新理念”。
在黄小山看来,垃圾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垃圾从源头的分类减量,到中间的分类收集、运输、后期处理,在诸多环节中,废品回收是一个重要环节。
可回收物品卖给拾荒者后,是如何处理的呢?黄小山开车跟着载塑料的卡车来到了河北,看到手工作坊洗垃圾、烧塑料所造成二次污染十分严重,这让黄小山对垃圾处理问题有了更深层次的思索。
“‘绿房子’搭建起来会给政府带来紧迫感,老百姓垃圾分得越细,那么我们就越需要尽快建立与之相匹配的末端处理设施。”于是,他提出,当前要克服一些浮躁的心理,从宏观角度建立垃圾分类管理的系统,建设静脉产业园,有效监管废品处理行业。
“垃圾问题一定是一个系统,这就需要政府、民间、专家的共同努力。我们希望通过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建言献策,引起政府对建立整个垃圾处理系统的重视,我觉得这是一条捷径。”黄小山说。
沈尤 环环相扣补短板
今年全国“两会”,人大代表杨兴平和陈杰对《环境影响评价法》法律条文中存在缺陷提出修改的建议。这份建议主要是由成都观鸟会负责人沈尤参与推动。
沈尤是一个容易“较真”的人,他在关注鸟类生存的同时,也关注鸟类所处的生态环境。他还参与推动了很多环保议题的讨论。在参与的过程中,他发现很多没有法律明文规定的地方,最容易扯皮,比如工程性项目的审批权属于哪个层级?环评怎样公示才规范?环境影响评价依据的本底值该由谁来测量……
在仔细研究了一些环评案例后,他发现,现有的环评法对环境指标有一些规定,但对生态整体方面缺乏规定。很多环评报告中,只是从环境范畴对项目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了评估,而对生态环境所造成影响的评估往往比较少,且没有根据相关规定做出必要的评估。
因此,他建议对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敏感区及国家重点保护的生态区域规划及建设项目除遵照环评的基本规定外,还必须对其生态功能、生态敏感程度及生态保护进行针对性的基础数据准备和评价方法研究及指标体系完善。
沈尤除了民间组织的身份外,还有一个身份就是在致公党成都市委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和公众参政议政,对如何提出高质量的提案及议案有比较丰富的经验。
“我们探讨话题在法律的层面是很多的,假如说我们修法的目标实现了,下一步我们会关注司法。现在我们更关注修法这个角度,去年我们提了一个关于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修改意见,今年我们提环境影响评价法修改,这两个是环环相扣的。”沈尤说。
三言二拍
呼声紧连民众心声
陈媛媛
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备受全国人民瞩目,围绕“两会”的话题也在持续升温。今年,环保依旧是代表委员关注的话题之一。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全国“两会”更注重收集民意。
代表民意、回应关切的前提是对民意的广泛征集。在全国“两会”之前,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就以召开座谈会、下基层调研等多种方式,广泛征集意见。很多代表委员深入基层调研,倾听公众呼声,撰写出质量高、有针对性的议案提案。
在收集民意的过程中,网络成为代表委员与公众沟通的又一重要渠道,全国政协办公业务资源信息系统工程赶在全国“两会”前全面竣工,新建的委员网络办公平台在帮助政协委员履行职能的同时,也为公众了解大会进程提供便利的信息服务。
据调查,有超过五成的代表委员使用互联网了解社情民意。网民与代表委员的交流互动、思想交锋,也大大丰富了参政议政模式。一些网站提前做了“两会”民意调查,从近几天媒体披露的代表委员的提案和建议中,我们可以发现,两者有着惊人的契合度。这说明代表委员们的呼声和民众的心声越来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每年两会,代表委员们和公众都会把眼光放在如就业、医疗和环保等热点民生提案议案上。近年来,政府也回应民众之愿,大力推进节能环保提案议案的落实,将这些领域作为未来一年的重点工作。
综观这些年的全国“两会”,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建言献策正逐渐变成现实的政策和措施。加大节能减排力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这一件件实事的推进,让老百姓看到了政府大力推动节能减排的决心,也对“两会”寄予了更大的希望。
当民之所思,成为代表委员心之所系,国之所忧。从民意到政策的路途被缩短了,民心自然汇聚到一起。当一份份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提案议案踊跃而出,“两会”代表委员们表达出的保护环境之心,一定会感染更多的人。当全民环保意愿汇聚在一起,我们更有理由相信,环保的春天不远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