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PM2.5数据时时报 市民仍呼看不懂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3月12日08:14  南方日报

  ■热议

  珠三角17个监测站点从3月8日起正式公布包括PM2.5在内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珠三角因此成为全国第一个按照新标准公布监测指标并评价空气质量的城市群。就在当天,佛山也同步公布了空气质量“新标准”,公布的内容除了原先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外,新增了一氧化碳、臭氧、PM2.5三项污染物监测。

  相关数据在“广东环境保护公众网”上,每小时更新一次,市民可以上网查阅。然而,不少市民表示看不懂PM2.5的数据;面对窗外一片灰暗,权威部门却显示空气质量仍处于优,实在不清楚这个“优”是如何得出来的。

  市民评估空气质量全凭感观

  连日来,由于冷空气补充,佛山PM2.5起伏不定,但仍属于达标天气。

  “最近佛山天气都是阴雨居多,天天都灰蒙蒙的,统计数据却显示佛山空气质量‘优’,也不知道怎么得出来的。”家住汾江路的佛山市民吴小姐说,“每天空气好不好,一般都是靠眼睛看、鼻子闻。比如,平时出街开摩托时,车多空气不好就会戴口罩”。

  “到底是10微克/立方米还是60微克/立方米,甚至更高、更低的数据,对于大多数市民来说,根本不清楚这意味着什么。反正,出门看见灰霾天就知道空气质量差了。”市民崔先生说。这种凭感观评判空气质量的方式在市民中普遍存在。

  博友@Easy_GZ也表示,PM2.5数据看不懂,只会用自己的鼻子直接感知。此前,就有网友质疑:“佛山354天的空气质量都是良是怎么统计出来的?我天天生活在佛山,很多天都是灰霾”。

  市民能否分辨PM2.5?

  “新标准”是以保障人体健康为出发点,“使公众对空气质量的感观与监测评价结果更接近。”佛山市环保局副局长李康文曾说。那么PM2.5作为“新标准”中的一项,能否为普通市民所感知呢?对此,李康文表示“一般不能”。

  尽管新标准中的臭氧和PM2.5浓度都与灰霾天气直接相关,但是市民仍不能仅凭肉眼观察判断PM2.5的浓度高低,“蓝天白云不一定就代表空气质量好,也有可能超标,还是需要专门的仪器监测”。

  减少PM2.5,市民该做什么?

  李康文进一步解释:“PM2.5是统计学上对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的统称,而不是某一种颗粒物。因此,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光化学烟雾等都会附着在这个尺寸的颗粒物上,PM2.5的成分各有不同”。

  因此,PM2.5的来源也各有不同,从时间上分为直接排入空气中的污染物和二次污染;从空间上分为本地产生和外来输送;从源头上分为工厂、机动车尾气、建筑扬尘等,甚至女性使用的化妆品也含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李康文呼吁市民:少开车,多选择公共交通工具或者环保出行,使用更清洁的能源,家庭装修时使用环保材料喷涂,并尽量少吸烟。

  佛山将怎样治理?

  日前,佛山市环保局局长潘志文表示,佛山下一阶段将加快淘汰黄标车,到2014年佛山中心城区将禁行黄标车。据悉,佛山目前有黄标车20.5万辆。黄标车的高污染对环境破坏极大,其污染物排放量是绿标车的14倍。

  市民自己如何防护?

  记者昨日从市第二人民医院了解到,近日空气质量差,呼吸疾病的病人明显增加,建议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老年人尽量不外出,若外出可戴上口罩。

  市二医呼吸内科胡佩村医生介绍,PM2.5主要来自机动车尾气尘、燃油尘、硫酸盐、餐饮油烟尘、建筑水泥尘、煤烟尘和硝酸盐等,对人体和环境伤害很大。“空气中的PM2.5吸入人体后,经过人体的循环代谢系统,最终会进入血液,对血管尤其是最内层的血管内膜层造成损伤,日积月累,由此会产生血管内膜增厚、血管狭窄等一系列高血压症状。细颗粒物还像一辆辆可以自由进入呼吸系统的小车,其他致病的物质如细菌、病毒,搭着‘顺风车’,来到呼吸系统的深处,造成感染。比如致癌物多环芳烃的有机物通过吸附在细微颗粒物上,进入人体体内。也就是说,空气中细颗粒物越多,人体接触致癌物——多环芳烃的机会就越多。”

  南方日报记者

  夏小荔 李晓玲 尹辅华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