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浪环保独家观察:里约谈判政治压力不够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6月19日15:25  新浪环保 微博

  一天后,百余国家的政治领袖将抵达巴西里约,出席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尽管国际媒体对此次大会关注逐渐升温,但最终文本的谈判进展仍与各界预期差距甚远。

  15日晚,此次大会最后一次筹备会议正式结束尽管闭幕会议拖到午夜才召开,但文本草案中315个段落中仍有199个段落未达成一致意见。大会同时决定,16日起谈判进程主导权移交主办国巴西政府。在密集磋商后,16日傍晚,巴西政府拿出50页的谈判新文本,并以此为基础开始新一轮的非正式磋商,民间组织等被拒之门外。巴西政府立下誓言,必须在18日晚完成谈判。

  然而,这份充分体现“灵活性"的文本,显然是政治雄心对谈判时间的妥协,对于南北国家集团各自的要求都有所淡化。例如发展中国家此前呼吁的可持续发展基金(Fund),在新的文本中弱化为启动一个讨论可持续发展融资策略(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inancing Strategy)的进程。而在有关可持续发展治理框架的章节中,欧盟等集团要求建立一个专门委员会,建立世界环境组织,七十七国集团则要期望成了一个高级别论坛,强化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巴西政府的新文本基本采纳了后者的立场。如此种种,各个议题上的文本甚至不及三天前的高度,里约谈判已经成为巴西政府挽救颜面的最后努力。像瑞士等国直接表示,眼下的文本难以接受。

  谈判如此艰难,各国自然可以用宏观政治经济危机等理由来找开辞,然而另一重要原因,是民间压力的缺位。数万名民间组织在里约的参与,被融入了太多桑巴舞的狂欢色彩,让此处真正成为了一处思想汇集的大酱坛,而却忽视了对政治谈判本身的直接压力。以至于谈判代表都开始说,感觉不到公民社会的参与,青年与更多民间团体应该提高自己的声音。

  巴西政府也许早就预料到,此次里约谈判难以再续二十年前的辉煌,各国难以达成真正有力的决议。因此,大会伊始,巴西与联合国都浓墨重彩地强调“官民联动”。除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企业论坛、市长论坛等活动,此次峰会的重头戏之一,就是手机各个国家、大城市、大公司、学校与NGO等部门,自主自愿的可持续发展行动承诺。

  而已经提交的承诺,其实再简要不过的寥寥百字目标,实在难以看出后期可以跟进落实,并得到监管或支持。更重要的是,如果仅仅依靠各自自下而上的努力就能改变人类的进程,试问联合国这几十页的文本又有何用,诸多框架、体系、委员会又有何用,数万名参会代表千里迢迢来到里约又有何相干?

  里约峰会同样重头的活动是可持续发展对话,数千名参与代表在三天时间里对十个重要议题,展开跨界讨论。尽管参与讨论的嘉宾让活动精彩纷呈,亮点颇多,但其体现出的精神与在海滩边热闹的人民峰会,相同之处在于,强调在地实践者的经验和行动,强调通过人民自己来改变世界的“力量”。然而这些热闹的对话、展览以及文艺表演,与谈判是完全相互隔离的,丝毫没有转化成谈判代表肩上的政治压力。而此前吹嘘的全球投票产生的百条建议,此刻也不可能进入谈判文本。更可笑的是,在政府承诺的部分,积极的只有多米尼加和斐济这样的较不发达国家,国际大国却似乎毫无兴致。

  交流与协作,上下互动的方式自然重要。但政府间谈判的意义之一,就是要降低国际合作的成本,加强技术扩散与资金支持。眼前的例子,莫过于中美之间的太阳能光伏板贸易摩擦,以及中欧之间的航空碳费争端。而又试问,离开这些联合国漫长的谈判,那些非洲国家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工作,又能够得到多大程度的支持?

  短短十日里约峰会,民间热闹的交流活动,没有能形成足够有力的政治压力,却分散了与会者对各国政府的压力,落入“调虎离山”之际。人们习惯于质疑联合国的作用,却忘记了要把我们真实的担忧和切实的政治建议,最集中地传递到正式会场和,带到外交磋商的小圈子里。五天后,巴西与联合国仍然庆祝峰会的成功,但这究竟是否让政府意识到眼前的危机,真的转轨驶向我们期望的未来,却有赖于在里约见证人,给出清醒的评价。(那拉荣泰)

分享到:

 

相关专题 里约地球峰会

更多关于 里约 地球峰会 环保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