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里约峰会开幕 17岁少女恳请各国领袖扪心自问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6月21日04:59  南方都市报 微博
6月20日,17岁的新西兰女生布里塔妮·特里福德在“里约+20”峰会开幕式上发言。新华社/法新 6月20日,17岁的新西兰女生布里塔妮·特里福德在“里约+20”峰会开幕式上发言。新华社/法新

  当地时间6月20日上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里约+ 20”峰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开幕,包括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内的120多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齐聚一堂,共商全球可持续发展大计。联合国193个成员国有186国派出代表团参加本次会议。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巴西总统罗塞夫和巴西外交部长帕特里奥塔等先后在开幕式上致辞。在为期3天的峰会上,与会领导人和代表将围绕“可持续发展和消除贫困背景下的绿色经济”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机制框架”两大主题展开讨论,全面评估20年来可持续发展领域的进展和差距,重申政治承诺,应对可持续发展的新问题与新挑战。还将通过最终成果文件,重申里约原则,特别是“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开幕:17岁少女恳请各国领袖扪心自问

  20日上午10点,峰会正式开幕。此前关于会议的担心和争议,暂时被放到一边。

  据介绍,有超过120名各国领袖出席会议,包括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新上任的法国总统奥朗德、俄罗斯总统普京、伊朗总统内贾德、印度总理辛格等。美国总统奥巴马已表示,因忙于总统连任竞选,不会到场,由国务卿希拉里代其出席;而英国首相卡梅伦、德国总理默克尔也不在出席名单上。

  当天上午的会议,在完成各项程序工作后,进行了短暂的讨论。值得注意的是,在讨论进行之前,16-19日期间,在里约中心进行了多场边会活动的9个主要群组(M ajor G roups)分别作了发言。这也是自1992年里约地球峰会以来,联合国大会最主要的公众参与方式。

  会议开始是一段3分钟的视频。“地球的现状:欢迎来到人类世”,描述了自工业革命以来地球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所谓“人类世”,是许多科学家为当今地球所处的新历史时代所取的名字。这是从古希腊文转化而来的。

  然后,17岁新西兰少女布里塔妮·特里福德向各国领袖作了简短演讲:“我站在这里,心急如焚。对当今世界的现状,我感到困惑、愤怒。我们是来解决我们自己制造的问题的,为了确保我们有一个未来。”

  “我来这里是为了争取我的未来……我恳请你们,仔细想想你们为了什么来到这里,你在这里能做什么。我希望你们扪心自问:你们是来挽救自己的面子吗?还是来挽救我们?”少女以此结束了她的演讲。

  文件:最后一刻涉险过关

  直到峰会召开的前一天,即6月19日下午,参与各方谈判代表,才就大会最终成果文件达成一致意见,以掌声通过,这避免了各国领导人到里约后,仍要“边开会边谈判”的窘境。

  原本期望通过三次准备会议达成一致意见的大会成果文件《我们期望的未来》,在本月15日结束的第三次准备会上,未能实现预定目标。随后,该文本被移交给主办国巴西,巴西对该文本进行了技术性修改后,再次提交讨论,但18日达成协议的期望再度落空。

  直到19日下午,“里约+20峰会”新闻发言人帕斯卡尔表示,“我终于可以开心地向大家宣布,谈判取得了圆满结束,我们终于有了一个大会期间可以采用的文本”。

  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马朝旭19日透露,成果文件重申了里约原则,特别是“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避免了国际发展合作指导原则受到侵蚀,维护了国家发展合作的基础。关于绿色经济,文件要求尊重各国主权、国情及发展阶段,重视消除贫困问题,敦促发达国家提供外部支持;文件要求建立高级别政治论坛,为各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提供指导;文件要求启动透明、包容的政府间进程,就可持续发展目标进行广泛、深入讨论;文件重申要求发达国家履行承诺,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占其国民生产总值0.7%的官方发展援助,以优惠条件向发展中国家转让环境友好型技术,加强发展中国家能力建设,决定启动有关政府间进程。

  反应:环保界嘘声一片

  尽管经过数月漫长、密集的谈判,在峰会开幕前一天,终于产生了最终成果协议文本。但环保界却对这份文件嘘声一片,认为文本“没有任何重要意义”。“地球之友”政策总监克雷·本奈特说:“这份该死的文本,彻底说明里约峰会缺乏我们解决全球危机所需要的‘焰火’。”

  环保人士认为协议文本不够“给力”。尽管该文本呼吁对不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进行“紧急行动”,但并无给出具体细节、路线图或时间表。文本倒是再次确认了一些过去已经作出的承诺,如逐步淘汰“有害且低效”的石油补贴等。

  一位国际环保组织领导人库密·奈度表示:“我们期待的未来,今天显得又远了一点……经过漫长谈判,里约+20在平等、生态和经济各方面仍然是个失败的结果。本来唯一留有希望的拯救海洋计划,也被美国、加拿大、俄罗斯和委内瑞拉扼杀了,他们想不受惩罚地掠夺本应属于全人类的海洋资源。我们花数十亿去挽救银行,数十亿来补贴石油行业,这已经很清楚了:各国领袖们到底听谁的?他们只听污染企业的。”

  潘基文:峰会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相对于环保界的悲观,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开幕式上的发言,显得比较乐观。“我们现在是在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让我们不要浪费这个机会。全世界都在看着,看口号是否能转化为行动。我很高兴谈判取得了一个成功的文本,我也很感激巴西总统在此中帮了大忙。我提议由巴西总统担任本次峰会的副主席。自从1992年里约‘地球峰会’以来,我们这是有了第二次机会。里约+20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联合国认为,协议文本的成就包括:开始建立可持续发展目标;指出绿色经济如何能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工具;提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地位;开始使用其他描述国家财富的方式来取代G D P。南都特派记者谭万能 孙莹发自巴西里约热内卢

  观察

  里约,20年的轮回

  故事始于20年前的里约,如今,又回到了里约。

  20年前的1992年,在巴西里约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那是迄今为止最成功的一次讨论全球环境的大会。有108位各国领袖,以及来自社会各界的2.5万人来到里约,参加那次为期两周的历史性会议,并见证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诞生。

  然后,是1997年的日本京都协议;是2002年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是2007年印度尼西亚的巴厘路线图;是2009年寄予厚望后失望的哥本哈根;到2010年的坎昆、2011年的南非。2012年,这个全球各国聚集一堂讨论环境的大会,在经历20年轮回后,又重回里约。

  “那次会议改变了世界,”世界上最大的环保基金“全球环境基金”(G EF)自然资源部部长G ustavoFonseca称。不仅是近年来气候变化系列谈判的起点,也是多个国际公约和宣言的签署地,比如“可持续发展”。

  此次“里约+20”峰会,联合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环境会议,会给世界带来怎样的改变?“自从1992的地球峰会以来,政策制定者面临的主要挑战其实没怎么变。变化的是这些挑战的规模和复杂程度,”Gustavo Fonseca表示。

  文本会否有效有待观望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说:“可持续发展是我最重视的事情。里约峰会标志着一个至关重要的机会,给人类和地球提供解决方案。”

  “里约+20”峰会被认为是“共建绿色未来的历史机会”,但尚未开始就已烽烟四起。美联社报道称“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联合国峰会,尚未开始就可能失败”。美国总统奥巴马表示,因忙于总统连任竞选,不会到场,由国务卿希拉里代其出席;而英国首相卡梅伦、德国总理默克尔都不会出席。

  “里约峰会要讨论的话题无疑十分重要,”《基督科学箴言报》报道称,“但目前各种征兆都显示,很有可能不能产生有约束效力的协议,简言之,说多做少。”

  对里约峰会,环保界普遍表示希望不大。人们似乎对确定此次会议的清晰目标缺乏热情。

  期待惊喜出现

  “里约峰会应该是关于执行、关于信守承诺,”G ustavo Fonseca提出,里约峰会也许会给悲观者以惊喜。“所谓全球环保议题,似乎就是一年到头不停开会。根据非官方统计,每年有超过240天都在召开关于生物多样化、气候变化、沙漠化的正式会议。世界厌倦了‘讲多过做’的、越来越跟不上问题发展严重程度的所谓协商。这些会议都倾向于只许诺不兑现。所以当人们对一个会议没什么指望时,我就觉得很可能会有惊喜。”

  在里约,距峰会前六个星期,住宿选项就已经扩大到简易旅馆、客厅沙发和沙滩宿营……“为什么这么多人会渴望参加一个没有希望的会议?实际上,正因为没有那种‘一定要产生一致协议’的压力,各国也许能发现更实际的解决之道。”

  G ustavo Fonseca是参加过1992年“地球峰会”的“老人”。“尽管很多观察者仍然对里约峰会保持怀疑,我倒是开始感受到与1992年同样的活力和激情,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一起来讨论人类的根本利益。”

  G ustavo Fonseca回忆说,20年前,公民社会的全球论坛曾在里约的沙滩上宿营了整整两周。寻找帐篷睡觉的人们,可以轻易加入一个陌生的谈话小组———你会遇到美国副总统候选人,硅谷IT巨人的创始者,一个即将就任巴西政府部长的世界著名音乐人,身为商业巨贾的环保主义者———共同讨论计划要在亚马孙河上建设的大坝。就二氧化碳排放而言,巴西的能源体系一直是世界上最清洁的,但取代传统能源的代价———建大坝用水力发电,也有环境隐忧。实际上,当年在那些非正式讨论中提出的解决方案,今天已经成为现实。还有“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一些最早的元素就成形于里约的沙滩、咖啡馆、酒吧和餐厅里。

  今年,参加里约峰会的人数将是20年前的两倍。“政治分野也不会再像20年前那样让人分心。而且,今天我们还有社交媒体,全球比20年前更加紧密地联结在一起,这个活动绝不仅是在里约。”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